债券的种类有哪些?

如题所述

你好,债券一般可以分为利率债和信用债。
(一)利率债
利率债是指直接以政府信用为基础或是以政府提供偿债支持为基础而发行的债券。由于有政府信用背书,正常情况下利率债的信用风险很小,影响其内在价值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利率或资金的机会成本,故名“利率债”。在我国,狭义的利率债包括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国债由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以中央财政收入作为偿债保障,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由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或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和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其特征是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收益稳定、享受免税待遇;地方政府债是指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以地方财政收入为本息偿还资金来源,目前只有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机构一般认为,广义的利率债除了国债、地方政府债,还可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票据、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铁路总公司等政府支持机构发行的债券。
利率债信用风险小,但不一定是对于信用违约绝对“免疫”,也有可能出现本息兑付延期乃至实质性违约的情况。例如,欧洲债务危机期间,希腊等国家的主权债务就曾出现过违约。
(二)信用债
信用债是指以企业的商业信用为基础而发行的债券,除了利率,发行人的信用是影响该类债券的重要因素,故名“信用债”。我国债券市场上的信用债包括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债券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信用债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注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具体品种有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等;二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的企业债,具体品种有中小企业集合债、项目收益债和普通企业债等;三是证监会核准或证券自律组织备案的公司债,具体品种有普通公司债(包括可交换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等。其中普通公司债按照发行对象的范围不同,又可细分为面向所有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俗称“大公募”),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人数没有上限的公司债(俗称“小公募”),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人数不超过200人的公司债(俗称“私募公司债”)。金融类信用债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8

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债券可分为不同种类。主要的划分方式有12种,对应的种类如下。

一、按发行主体划分

1.政府债券

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债。

2.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3.公司(企业)债券

在国外,没有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划分,统称为公司债。在我国,企业债券是按照《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发行与交易、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监督管理的债券,在实际中,其发债主体为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信用。

二、按财产担保划分

1.抵押债券

抵押债券是以企业财产作为担保的债券,按抵押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一般抵押债券、不动产抵押债券、动产抵押债券和证券信托抵押债券。

2.信用债券

信用债券是不以任何公司财产作为担保,完全凭信用发行的债券。政府债券属于此类债券。

三、按债券形态分类

1.实物债券(无记名债券)

实物债券是一种具有标准格式实物券面的债券。它与无实物票卷相对应,简单地说就是发给你的债券是纸质的而非电脑里的数字。

2.凭证式债券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

3.记帐式债券

记帐式债券指没有实物形态的票券,以电脑记帐方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

四、按是否可转换划分

1.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转换成普通股的债券,它具有债务与权益双重属性,属于一种混合性筹资方式。

2.不可转换债券

不可转换债券是指不能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又称为普通债券。由于其没有赋予债券持有人将来成为公司股东的权利,所以其利率一般高于可转换债券。

五、按付息的方式划分

1.零息债券

零息债券,也叫贴现债券,是指债券券面上不附有息票,在票面上不规定利率,发行时按规定的折扣率,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债券。

2.定息债券

固定利率债券是将利率印在票面上并按期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的债券。

3.浮息债券

浮动利率债券的息票率是随市场利率变动而调整的利率。

六、按能否提前偿还划分

1.可赎回债券

可赎回债券是指在债券到期前,发行人可以以事先约定的赎回价格收回的债券。

2.不可赎回债券

不可赎回债券是指不能在债券到期前收回的债券。

七、按偿还方式不同划分

1.一次到期债券

一次到期债券是发行公司于债券到期日一次偿还全部债券本金的债券。

2.分期到期债券

分期到期债券可以减轻发行公司集中还本的财务负担。

八、按计息方式分类

1.单利债券

单利债券指在计息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的债券。

2.复利债券

复利债券与单利债券相对应,指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的债券。

3.累进利率债券

累进利率债券指年利率以利率逐年累进方法计息的债券。累进利率债券的利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利率比前期利率更高,呈累进状态。

九、按债券是否记名分类

1.记名公司债券

在公司债券上记载持券人姓名或名称的债券。

2.无记名债券

没有在公司债券上记载持券人姓名或名称的债券。

十、按是否盈余分配分类

1.参加公司债券

债权人除享有到期向公司请求还本付息的权利外,还有权按规定参加公司盈余分配的债券,为参加公司债券。

2.不参加公司债券。

债权人放弃使用参加公司盈余分配的债券项目,为不参加公司债券。

十一、按募集方式分类

1.公募债券

指向社会公开发行,任何投资者均可购买的债券,向不特定的多数投资者公开募集的债券,它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转让。

2.私募债券

是指向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少数投资者募集的债券,其发行和转让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私募债券的发行手续简单,一般不能在证券市场上交易。公募债券与私募债券在欧洲市场上区分并不明显,可是在美国与日本的债券市场上,这种区分是很严格的,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

十二、按能否上市分类

1.上市债券

可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债券,为上市债券。

2.非上市债券。

没有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债券,为非上市债券。

扩展资料

尽管债券种类多种多样,但是在内容上包含了相同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具体包括:

1.债券面值

指的是债券的票面价值,是发行人对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到期后应偿还的本金数额,也是企业向债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

债券的面值与债券实际的发行价格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发行价格大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小于面值称为折价发行,等价发行称为平价发行。

2.偿还期

指的是指企业债券上载明的偿还债券本金的期限,即债券发行日至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公司要结合自身资金周转状况及外部资本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来确定公司债券的偿还期。

3.付息期

指企业发行债券后的利息支付的时间。它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或1年、半年或者3个月支付一次。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付息期对债券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有很大影响。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其利息通常是按单利计算的;而年内分期付息的债券,其利息是按复利计算的。

4.票面利率

指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率,是发行人承诺以后一定时期支付给债券持有人报酬的计算标准。债券票面利率的确定主要受到银行利率、发行者的资信状况、偿还期限和利息计算方法以及当时资金市场上资金供求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5.发行人名称

指明债券的债务主体,为债权人到期追回本金和利息提供依据。

注意:债券票面的基本要素在发行时并不一定全部在票面印制出来。例如,在很多情况下,债券发行者是以公告或条例形式向社会公布债券的期限和利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债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05

一、按发行主体划分

1.政府债券

2.金融债券

3.公司(企业)债券

二、按财产担保划分

1.抵押债券

2.信用债券

三、按债券形态分类

1.实物债券(无记名债券)

2.凭证式债券

3.记帐式债券

四、按是否可转换划分

1.可转换债券

2.不可转换债券

五、按付息的方式划分

1.零息债券

2.定息债券

3.浮息债券

六、按能否提前偿还

1.可赎回债券

2.不可赎回债券

扩展资料:

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征:

1、偿还性

偿还性是指债券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债务人必须按期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2、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转让债券,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实现投资收益。

3、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的利益相对稳定,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变动,并且可按期收回本金。

4、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债券能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入,即债券投资的报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债券

第3个回答  2021-04-06

高收益并非来自押对几个宝,而是在于很少会犯错。一般来说,市场利息下降时,债券价格通常会上涨;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通常会下跌。所以找好这个时间点去埋伏最划算,不要在利率爬升的过程之中去投资债券。

为什么债券的价格与市场利率呈相反走势呢?看完下面这些内容,你就能完全明白了。(全文大概2600字)

1什么是债券?(四个基本要素)

2债券的三大种类(长债、短债、国债、地方债、公司债、企业债、可转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利率债、政策银行债、信用债……一文便知)

3债券的风险有哪些?(本质上的两个风险)

4理财新宠“固收+”产品之一(债券也属于固收类产品)

 

1什么是债券?

债券,又称为固定收益证券,通俗点来讲可以理解为债券是投资者定期获得利息、到期归还本金及利息的证书。债券最大特点在于债券是国家、地方政府或者企业直接融资的产品,凭借的是国家、政府或者企业的信用。一般债券多为一年期以上,收益会因为发行主体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

在债券身上,主要包含债券面值、债券价格、债券还本期限与方式、债券利率这四个基本要素。

债券面值是指债券的票面价值,是发行人对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到期后应偿还的本金数额,也是企业向债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

债券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的价格,从理论上来说债券的面值就是它的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发行者的种种考虑或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利息率的变化。(债券的市场价格常常脱离它的面值,有时高于面值,有时会低于面值,债券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价格却经常变化。)

债券还本期限是指从债券发行到归还本金之间的时间,不同债券还本期限长短有所差别,有的只有几个月,有的长达十几年,还本期限应在债券票面上注明,债券还本期限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发行者对资金需求的时限、未来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和证券交易市场的发达程度等因素。

债券还本方式则是指一次还本还是分期还本,还本方式也应在债券票面上注明。

债券利率则是指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率,是发行人承诺以后一定时期支付给债券持有人报酬的计算标准。

 

2债券的三大种类

相信很多投资者在看债市相关的资讯时,经常会感到一头雾水,长债、短债、国债、地方债、公司债、企业债、可转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利率债、政策银行债、信用债……债券的种类的确是让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的一个话题。但将其进行分门别类来认知,会发现其实可以划分为利率债、信用债、可转债这三种债。

利率债是利率水平较为接近无风险收益证券,是由国家或国家相关的机构发行的,有国家信用作为担保,不会出现违约风险的债券,如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政策银行债,这些债券一定不会违约,因为即使还款有压力,也可以通过发行更多的货币去偿还债务。由于利率债没有违约风险,具有避险的属性,往往受到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的追捧。

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国债的发行主体是财政部,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安全性极高,一向被视为无风险收益。地方政府债是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向市场发行的债券,从2020年各地发行的地方政府债看,发行期限较长。

公司债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为筹措资金以发行债券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的债券,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

企业债是指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发行期限从3个月到10年期不等,收益因为发行主体差异较大。

信用债是指政府之外的主体发行的、约定了确定的本息偿付现金流的债券,其收益率在无风险收益率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溢价,这些债券通常是由私人公司、国有企业、商业银行等机构发行的。溢价程度取决于发债主体的信用,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与资产支持债券等都属于信用债。

可转债本质上也属于信用债,但它和股票市场具有高度相关性。可转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转换为股票的债券,通常为上市公司为实现再融资目的而发行,同时具备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因此一般可对应至相应上市公司的正股。其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属性,它也被称之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理财。

 

3债券的风险有哪些?

要想投资债券基金,必须先明白债券基金的风险有哪些,从本质上看,债券基金的风险来自于债券本身,但也有部分风险来自于债券基金的规模和基金经理等因素。总体而言,债券本质上主要具有两个方向的风险:

第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交易对方风险或履约风险,指交易对方不履行到期债务的风险,可以理解为别人借你的钱最后还不上了。一般而言,利率债的发行人基本都有中央或地方政府信用作背书,可以认为它不存在信用风险,但除利率债以外,包括信用债和可转债,它的发行人主要是政府之外的主体发行,需要考虑信用风险的存在。

第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投资者投资债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通货膨胀比较高的环境下,这个风险会相对较高。利率债主要受利率变动影响,包括长短期利率、宏观经济运行情况、通胀率、流通中的货币量等。这也决定了利率债、信用债、可转债这三者当中,市场价格波动相对低的是利率债,而信用债和可转债的波动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非常高的。私募排排网免认购费。

4理财新宠“固收+”产品之一

“固定收益”策略的好处是以债券投资为主,争取相对稳健的收益。即便遇到的不是A股的熊市,而是债券熊市,投资的这部分债券也能以持有到期的方式得到票面收益。

什么是固收+?

近年来,“固收+”一跃成为理财圈的热词。“固收+”大约出现在2016年,在资管新规逐步实施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理财需求亟需新型的投资工具来对接——既是净值型产品,又能较大可能的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

“固收+”其实是一种投资策略,即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在争取基础收益的基础上,寻找多种策略中确定性较强的机会,以达到提高固收+策略下整体收益的目的。换句话来说就是,这类策略下的收益主要分成两部分,即“固定收益”和“+”收益。

躺赚时代一去不复返!货基跌穿2%,股市低迷不振,“固收+”成为理财新宠?

第一,固收打底。“固收+”里的固收,全称是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是按预先规定的利率支付的收益,固收+里的固收通常指相对收益确定性更强、风险更小的债券类资产。就类似投资于中短久期利率债和精选的信用债等纯债基金,这部分资产相当于一个基本盘,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健的基本收益。

第二,“+”的部分,就是基于固定收益之上的“弹性收益来源”。“+”什么其实比较多元,具体看基金经理制定的详细投资策略和他们本人擅长的弹性领域。“固收+”策略主要面向追求稳健的投资者下的产品形态通常以稳健投资者爱好者为主,为此“+”的部分,基金经理会在控制回撤的同时尽可能捕捉确定性较强的获利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的部分既是收益,同样也是风险。债券层面之外,可以加的投资策略也不少,具体比如股票投资、打新、定增可转债、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等,只要能增厚收益的机会,都有可能成为固收“+”部分的策略。不同基金公司的不同的“固收+”产品,其背后“+”部分的策略会存在一定的区别。

因此,所谓“固收+”,简单来说就是用债券打底,再加上其他资产来增厚收益,例如投资可转债、投资股票等,保持稳健的同时追求更高收益。

相关理财知识:

大跌上热搜,春春、坤坤顶流基金经理也中招,为什么我还是建议你买基金?


暴躁!居然等了四天才买上?基金申购渠道、费率、份额确认时间全在这了

第4个回答  2020-06-09

财经小牛一家,为君解惑,普罗大众;宣企之品,耳熟能详;留国传承,造福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