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抽样包括几种方法

如题所述

①属性抽样

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性抽样。

目标: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次数)

②变量抽样

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

目标:估计总体金额或者总体中的错误金额。

③双重目的抽样

在审计实务中,经常存在同时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双重目的抽样。


扩展资料

审计抽样的特点:

1、抽样审计不同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

而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抽样不能等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无严格要求。而审计抽样作为一种审计方法,需运用统计原理,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抽样方法的要求实施。

3、抽样审计一般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等审计程序,也可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审计师在进行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时则不宜运用审计抽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抽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3

抽样方法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一、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

1.随机选取样本项目;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这是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但统计抽样又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统计抽样要求单个样本项目符合统计要求,这些也可能需要支出额外的费用。

二、非统计抽样

不同时具备统计抽样两个基本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使用非统计抽样时,也必须考虑抽样风险并将其降至可接受的水平,但无法精确地测定(控制)抽样风险。不管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两种方法都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设计、选取和评价样本时运用职业判断。

如果设计适当,非统计抽样也能提供与统计抽样方法同样有效的结果。

注册会计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

三、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在审计中最常见的用途是测试某一设定控制的偏差率,以支持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

在属性抽样中,设定控制的每一次发生或偏离都被赋予同样的权重,而不管交易的金额大小。

四、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抽样方法。变量抽样在审计中的主要用途是进行细节测试,以确定记录金额是否合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3
抽查法指从被审单位被审计对象中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借以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其基本特点是:根据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审计目的,经过判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相对重要的项目作为样本,或者从被审查资料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然后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正确性,或推断其余未抽部分有无错弊。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抽取样本,故又称为抽样审计法。现代审计多用此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6
一、按照审计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样本及样本量,进而随机选择样本,并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样本规模和选取样本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简单易行,二是能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
二、按照审计抽样目的不同划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确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属性抽样目的是检查内控有效性。

变量抽样目的是查报表的错报。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7-11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