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庭不愿生、不想生或不敢生孩子了?

如题所述

一是担心自己没办法给予孩子最好的爱,二是担心孩子的成长,三是两个人的家庭生活的很好。虽然有很多不愿意生孩子的,但是不可否认现在不能生却想生的依然很多,看生殖科医院就知道了。大家都很苦,生活都很累,所以生或者不生全看自己,不用顾及别人的眼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6
1、讲究孩子质量的时代来了

以前我外婆那一代喜欢生孩子的原因:1、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2、通过增加家里的劳动人口数量来提升整个家庭的收入;3、医疗条件落后,以及天灾人祸(比如战争、洪涝、干旱)给孩子带来的致死率过高。而且那个时候大多数人是没有学可上的,父母大多只要保证孩子的温饱即可,特别是乡下主要培养男性。

2、生存压力太大

现在生活的压力远比之前大多了,房价的不断攀升,医疗保障还不齐全,还有车贷,各种分期贷。有人说花呗和信用卡毁了我们这一代。可是如果没有这些支撑着,按传统的思想,那一定累死累活全为了孩子,然后最后什么都没享受到。中国的消费指数是在不断提高,但是幸福指数却是不断下降的。

3、育儿成本不断提高

如果您在传统封建家庭中生活的话,生个孩子,大家的感觉,孩子能花多少钱,不就是多个人吃口饭的感觉。如果孩子会读书的话,那么就给孩子多读点,如果孩子不太会读书,那么就不读了,读个中专或者大专就出去工作了。孩子后面也很难跳出父母的局限。但是如果在城市里那就不一样了。从奶粉,到纸尿裤,到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各种花销,到各种培训班,到课外活动,到五花八门的游学,还有旅行、度假......哪里不花钱?这还不包括人力的投入。一个孩子最高培养成本达到800万,一线城市里,普通的280多万。这叫那些二三线城市里怎么负担得起。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孩子起跑线就是输了。

4、不在推崇养儿防老

中国的文化属性也是在一点点变化着的,以前觉得生儿就是养老的,现在慢慢的这种思想也在变化着的。因为父母也慢慢觉得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硬把这种负担交给孩子,也是自私的。况且久病床前没孝子,还要药神里说的那句经典台词,4万一瓶的药,吃了一年,房子没了,也拖垮整个家,国家应该更加注重医疗这块和保障。

5、担心自身的原因遗传给孩子

无论是国家,还是自身都会愿意优生优育,很多父母的基因,本身也会带有一些遗传性病体,多少回考虑一下,毕竟孩子是一条生命。那也是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如果生下来弃之不顾,无论是道德上还是法律上都无法接受。慎重考虑下来的亲,出于对孩子的负责,最后决定不生。

6、自身思想的变化

“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道路总是很容易有很大的跳跃,不论是父母还是自己,永远都是找个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然后帮孩子买房买车,帮忙带孩子
第2个回答  2018-12-26
社会负担太重了,你知道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嘛!在一个二线城市起码也要两百万吧!教育医疗,结婚,很多都是要用钱的,而且现在国家开放二胎,但是家庭社会压力太大了,所以有很多人不想生,生不起!
第3个回答  2018-12-26
比如说我现在就碰到这么个问题了,刚结婚,但是并不准备马上要孩子,房贷车贷如果再加上孩子,真的压的喘不过气了,听前辈们说孩子的奶粉、日常用品(尿不湿等)买起来连心疼的时间都顾不上,所以想等两年,等我们的经济更富裕了,等我们的家庭更完美了,等我和她都准备好了,再来迎接新生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2-26
现在生一个孩子负担太重了,经济上的压力,人力都不是谁都能承担起的,不像过去一家好几个孩子也没有现在一个孩子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