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冰山理论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一、什么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1、只叙述,不解释,也不抒情。语言很简单,都是日常对话,高中生也能看懂。但是意蕴丰厚。

2、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

二、有哪些应用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的小说

1、塞林格的《九故事》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书故事大多都是这样的,前边几个人聊聊天,做做家常,很鸡毛蒜皮。人物的经历他不直接告诉你,而是在对话里旁敲侧击地提一下。

然后结尾突然来一剂猛药,主人公要么失控,要么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图穷匕见,故事戛然而止。

2、比如第一篇故事《捕香蕉鱼的好日子》

先是一个女生跟爸妈打电话,聊到她丈夫有点精神障碍。然后镜头一转,一个小女孩去找沙滩上找一个男人玩,我们马上知道这就是前文那个丈夫,他说话是怪怪的,似乎别有深意,但没到精神病的程度。

丈夫给小孩讲了一个香蕉鱼的童话,两人戏了会儿水,然后男人就回去了。回去以后他看着自己熟睡的妻子,掏出枪,寻短见了。就这么一个故事。

三、再细读一遍,就会发现暗藏的玄机

1、男人深受战争创伤,却不被包括妻子在内的所有人理解、接纳。

他给妻子送诗集,希望她理解自己,但是妻子只关心时装上的亮片,岳父岳母只在乎他在公共场合表现得正不正常。

2、他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集中体现在香蕉鱼的比喻上

这种鱼会找到某个长满香蕉的山洞,然后像猪一样狂吃不止,吃到鼓胀的肚皮再也钻不出洞口也不罢休,直到一种叫做香蕉热的疾病致它于死地。

3、这说的是人的欲望物欲、权力欲、控制欲,人们就是在贪得无厌中戕害自身。

它是一种得了就不会好的病,唯有死亡才能摆脱。

文中的Glass如同塞林格本人的化身。在现实中,他痛失爱人、自己饱受战争摧残。他选择了一条比寻短见更孤绝的路:用《麦田的守望者》的稿费买下一块地,50年的余生与世隔绝。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我是重玄,欢迎关注。了解更多高效工作技巧及职场实用干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3

1、“冰山原理”

冰山原理”是现代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他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因此,海明威的小说情节中心极为突出,毫无枝蔓;叙事客观,不加任何解释和议论;修辞质朴,一般不用富丽的比喻和形容词;多用简短而潜台词丰富的人物对话。

2、简析

冰山风格体现在结构上:即反对传统的史诗式的小说结构,他的小说往往只是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时间点,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历史事件,至于历史的经过和历史背景,则当作“冰山”的八分之七隐匿在洋面之下,但他又让读者强烈地感到它的存在。例如:他在谈到《老人与海》的创作时指出“本来可以写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一个人物,以及他们怎样谋生、怎样受教育、生孩子等等一切过程。”但小说却被浓缩到只有五万字,小说仅集中描写老人在海上捕鱼的惊心动魄的三天。

3、冰山原理应用

 海明威的“冰山”风格体现在他的作品结构上.海明威反对传统的史诗式的小说结构,他也从不写恢宏的长篇巨著,他的小说往往只是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历史事件,至于故事的经过和历史背景,则当作“冰山”的八分之七隐匿在洋面之下,但他又要让读者强烈地感到它的存在.他在谈到《老人与海》的创作时指出:“《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怎样谋生、怎样受教育、生孩子等等的一切过程.”但结果小说却被浓缩到只有五万多字,小说仅集中描写了老人在海上捕鱼的惊心动魄的三天.《丧钟为谁而鸣》堪称海明威最长的长篇,但事件发生的时间极其有限,只限于三天之内的几十个小时里,但小说却生动地展现了西班牙内战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这一宏伟的历史画卷,其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人物的复杂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其它一些短篇小说如《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杀人者》等都是采取这种非常集中的时间模式来写的,而这种海明威式的时间模式又与他的电报式文体风格交相辉映,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海明威作品中的“冰山风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23

自领域里所提出过的“冰山理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传布于世。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又不能太压抑.与超我、自我、本我,相对应的是他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划分,基于这种划分他提出了人格的三我,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如此等等。所以弗洛伊德把他的精力主要用于对人的无意识的研究,这点也受到了后来人的批评。见图。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第3个回答  2017-11-23

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传布于世。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又不能太压抑.与超我、自我、本我,相对应的是他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划分,基于这种划分他提出了人格的三我,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