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列传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1. 班超投笔从戎文言文翻译

原文编辑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

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后汉书·班超列传》。2译文编辑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他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节,但在内心孝敬父母,办事慎重,在家中每每从事辛勤劳苦的粗活,不把干劳苦低下的事为可耻。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

(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他便和母亲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

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效仿傅介子和张骞出使外国立功,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抄抄写写的事情呢?”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后来,他出使西方国家,最终立下功劳,封了侯,最后遇见一人,这人对他说:“尊敬的长者,你虽是一个平常的读书人,但日后定当封侯于万里之外。”

班超想问个究竟。这算命的指着他说:“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样的头颈,燕子会飞,虎要食肉,这是个万里封侯的命相。”

过了好久,明帝有一次问起班固:“你弟弟现在在哪里?”班固回答说:“在帮官府抄书,以此所得来供养老母。”于是明帝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因犯了过失而被免官。

班超到了鄯善后,鄯善王广礼节非常周全地招待他,后来忽然就变得马虎怠慢起来。班超对他的从属官员说:"难道没有觉察出广对待我们礼节疏薄了吗?这一定是有匈奴的使者来了、他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的原因。

聪明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就能觉察出来,何况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呢?"于是把西域的侍者召来,诈他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西域侍者惊恐万状,把具体情况全部交代了。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最好的办法,只有借着夜色用火攻击匈奴人,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兵力,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

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人就吓破胆了,我们就大功告成了。"众人说:"好。

"刚入夜,就带领着官兵直奔匈奴人的营地。正遇上大风呼啸,班超让十个人带着鼓藏到敌人住房的后面,跟他们约定说:"看到大火烧起来后,你们一定要一齐击鼓大喊。

"其余的人全部带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班超于是顺风放火,房前屋后的人一齐击鼓呐喊。

敌人惊吓得乱了营。班超亲手杀了三人,官兵们斩杀了匈奴使者和部下三十多人,其余的一百多人全被大火烧死。

班超于是召见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头颅拿给他看,鄯善全国上下震惊惧怕。3词语解释编辑1、戎:军队。

2、扶风:汉朝郡名。3、平陵:汉朝县名。

4、徐令:徐县县令。徐县,汉时属临淮郡,今江苏泗洪县一带。

5、彪:;指班彪。6、修:讲究,重视。

7、内:内心。8、孝谨:孝敬父母,办事谨慎。

9、执勤苦:干辛苦的事。10、不耻劳辱:不以干劳苦低下的事为可耻。

耻:形容词作意动用,以。为耻。

11、涉猎:广泛的阅读。12、固: 指班固,《汉书》的主要作者。

13、诣:到、往。14、校书郎:官名,负责校勘书籍,订正错误。

15、为官佣书:给官府雇佣抄写书籍之类。16、辍:停止。

17、它:其它。18、志略:志气谋略。

19、傅介子、张骞:西汉人,均因出使西域立功封侯的人。20、安:怎么,哪里。

21、研: 同"砚"。22、小子:对对方轻蔑的称呼。

23、竟:最终。24、除:授予官职。

25、坐:犯罪。26、使:派遣。

2. 文言文《投笔从戎》的翻译

翻译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志向,不拘小节。但在家孝顺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能言善辩,粗览历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到洛阳。家里穷,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来养家。

长期的劳苦,(班超)曾经停下活,扔笔感叹:“大丈夫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应该模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在异地,来获得了封侯,怎么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班超出使了西域,竟然立功被封为定远候。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出自南朝宋时期·范晔的《后汉书·班超传》。后汉书班超传是选择《后汉书》的一篇传记,讲述班超的生平。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节。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作者简介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3. 班超传的前半篇

班超(32~102) 中国东汉外交家,军事家。

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父班彪。兄班固。

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随窦固伐北匈奴,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有功。随后又出使西域南道,先到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

适遇北匈奴也遣使者来鄯善,班超定计,消灭了匈奴使者,鄯善遂专心臣服于汉。超升为军司马。

班超复受命出使到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于阗也听从了他的命令。十七年,班超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

疏勒王兜题为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所立,非本国人,班超废除兜题,另立疏勒前王兄子忠为王,深得疏勒国人拥护。章和元年(公元87),班超率于阗诸国兵大破莎车,莎车降,超威震西域。

贵霜王遣使奉献,并求娶汉公主,超拒绝他的请求,因此怀怨。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贵霜王遣副王谢率兵越过葱岭攻超。

班超坚壁清野,谢粮尽援绝,即遣使请罪,超放其生还,许其撤退,贵霜王此后不敢再侵犯汉朝。三年,龟兹、姑墨皆降,汉廷以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境。

六年,超率龟兹、鄯善诸国兵讨焉耆,大破之,斩其王。西域遂平,50余国都遣质子臣属于汉。

七年,封超为定远侯。九年,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抵达安息西境,未到大秦而还。

十二年,班超 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不耻劳辱。

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汉明帝永平五年(62),班超的兄长班固被召入京中任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随着迁居洛阳。

由于家境贫寒,班超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班超每日伏案挥毫,常辍业投笔而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汉书·班超列传》)?旁人皆笑之。

班超说:“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列传》)!于是,他就去找相者看相,相者说:“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后汉书·班超列传》)。班超问其故,相者说:“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后汉书·班超列传》)。

过了一段时间,明帝问班固:“卿弟安在”班固说:“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后汉书·班超列传》)。明帝于是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掌管奏章和文书。

然而,没过多久,班超又因为小过失被免了职。永平十六年(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

假司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军旅之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

他率兵进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试牛刀,斩俘很多敌人。窦固很赏识他的军事才干,派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经过短暂而认真的准备之后,班超就和郭恂率领三十六名部下向西域进发。班超先到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

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礼敬备致,后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了。班超凭着自己的敏感,估计必有原因。

他对部下说:“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着邪”(《后汉书·班超列传》)。

于是,班超便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后汉书·班超列传》)?侍者出乎意料,仓猝间难以置词,只好把情况照实说了。班超把侍者关押起来,以防泄露消息。

接着,立即召集部下三十六人,饮酒高会。饮到酣处,班超故意设辞激怒大家:“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柰何?”众人都说:“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有部下说:“当与从事议之”班超大怒,说:“吉凶决于今日。

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后汉书·班超列传》)!部下一致称是。这天天刚黑,班超率领将士直奔匈奴使者驻地。

时天刮大风,班超命令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驻地之后,约好一见火起,就猛敲战鼓,大声呐喊。并命令其他人拿着刀枪弓弩埋伏在门两边。

安排已毕,班超顺风纵火,一时,三十六人前后鼓噪,声势喧天。匈奴人乱作一团,逃遁无门。

班超亲手搏杀了三个匈奴人,他的部下也杀死了三十多人,其余的匈奴人都葬身火海。第二天,班超将此事报知郭恂。

郭恂先是吃惊,接着脸上出现了不平之色。班超知道他心存嫉妒,便抬起手来对他说:“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后汉书·班超列传》)?郭恂喜动颜色。

班超于是请来了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王大惊失色,举国震恐。班超好言抚慰,晓之以理,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汉朝,并且同意把王子送到汉朝作质子。

班超完成使命,率众回都。

4. 帮个忙,谁有班超文言文《绝域请还疏》的全文,跪谢

《绝域请还疏》出自《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班超》。

原文:

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闲,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蛮夷之俗,畏壮侮老。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昔苏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谨遣子勇随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

释义:

我听说,姜太公封于齐国,五世而归葬于周。狐狸死的时候,头总朝着它出生的土丘,代地的马依恋北风。周和齐同在中国,相距不过千里,何况我远居绝域,怎能没有‘依风’、‘首丘’的思想感情呢?蛮夷的风俗,害怕年壮的,欺侮年老的。我班超犬马之齿日减,常恐年老体衰,倏忽死亡,孤魂漂泊于异域。昔者苏武滞留匈奴只不过十九年。现在我持符节,捧印玺以监护西域,如年寿将终,死于驻地,那也没有什么可遗恨的。然而我恐怕后世或许有人把我死于西域的事实记载下来。我不敢望到酒泉郡,只愿活着进入玉门关。我老而多病,身体衰弱,冒死上言,谨派遣我的儿子班勇随带进贡的物品入塞,趁我活着的时候,让班勇回来看一看中国。

5. 《东观汉记·班超传》的原文

东观汉记记载东汉光武帝至灵帝一段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因官府於东观设馆修史而得名。它经过几代人的修撰才最后成书。

汉明帝刘庄命班固、陈宗、尹敏、孟异等共撰《世祖本纪》。班固等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

这是该书的草创时期,著书处所在兰台和仁寿闼。安帝时,刘珍、李尤、刘騊駼等奉命续撰纪、表、名臣、节士、儒林、外戚等传,起自光武帝建武年间,终于安帝永初时期,书始名《汉记》,写作地点从此徙至南宫东观。

此后伏无忌、黄景等又承命撰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和南单于、西羌传,以及地理志。桓帝时,又命边韶、崔寔、朱穆、曹寿撰孝穆、孝崇二皇传和顺烈皇后传,外戚传中增入安思等皇后,儒林传增入崔篆诸人。

崔寔又与延笃作百官表和顺帝功臣孙程、郭镇及郑众、蔡伦等传。至此,共撰成一百一十四篇,始具规模。

灵帝时,马日磾、蔡邕、杨彪、卢植、韩说等又补作纪、志、传数十篇,下限延伸到灵帝。 范晔《后汉书》问世前,该书影响较大,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人多诵习。

范书流行后,才逐渐被人忽视。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全书一百四十三卷。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一百二十七卷,可见唐代官方收藏本已减少十六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八卷,已散佚殆尽。

清姚之骃曾辑集佚文八卷,所据之书限於《续汉书》十志刘昭注、《后汉书》李贤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五书,遗漏很多。乾隆时修《四库全书》,馆臣以姚辑本为基础,参以《永乐大典》诸韵所载,又旁考其他各书,补其阙失,所增达十分之六,厘订为二十四卷,其中包括帝纪三卷、年表一卷、志一卷、列传十七卷、载记一卷、佚文一卷,刊入《武英殿聚珍丛书》。

该辑本比姚辑本完备,但仍有一些脱漏,如《稽瑞》、《开元占经》、《事类赋》、《记纂渊海》等书所引的某些条目没有采入。由於辑者使用的《北堂书钞》是陈禹谟的窜改本,所以被陈禹谟删去的《东观汉记》条目,该辑本也没有收录。

6. 《后汉书》班梁列传 中一段文字的翻译

天一黑,班超就带领兵士奔袭匈奴使者营地。

正好当天刮大风,班超吩咐十个人拿了军鼓隐藏在匈奴使者屋后,约定说:“见到火焰燃烧,都应擂鼓大声呼喊。”其余人都带上刀剑弓弩,埋伏在门的两旁。

班超于是顺风点火,前后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惊慌。班超亲手击杀三人,官兵斩杀匈奴使者及随从人员三十多颗头,剩余一百多人都被烧死。

次日,才回去告诉郭恂。郭恂大惊,一会儿(由于思路变换而)脸色改变,班超看透他的心思,举手说:“你(掾:属官的统称)虽未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揽(功劳)呢?”郭恂于是高兴起来。

班超于是把鄯善王广请来,将匈奴使者的头给他看,举国震恐 多给点分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