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如题所述

罗杰斯的什么理论也许是人本主义模式最著名的一种
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一、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强调协作学习。与建构主义不同,它更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强调情感教育。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五大观点:即潜能观、自我实现观、创造观、情感因素观与师生观。  1、潜能观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与工作上人人都有潜在能力。可惜的是这种潜能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教育本身就要努力去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所以人本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在于怎样通过教育来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这个观点出发,人本主义一方面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重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这个主导作用在于怎样去发掘学生的潜能。  2、自我实现观(也叫自我发展观)  人本主义理论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人价值观;强调学生自我实现(发展),把学生的自我实现作为教学的目标。但由于人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同,所以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发挥,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让学生认识自身价值,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3、创造观  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一样在知识与能力之间,崇尚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把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罗杰斯指出:人人有创造力,至少有创造力的潜能,人应该主动地发展这些潜能。并认为:不应该把创造力看成某些专家的特权。而布鲁姆也认为应该研究大多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4、情感因素观  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创造力都有密切关系。对这一点,人本主义给予特别重视,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 *** )。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但涉及认知能力,而且涉及情感、行为等等方面。学生对学习兴趣很浓,目标明确,是十分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充分吸引到学习的情境中来,并长时期坚持下去。这种情感因素的创造,一要教师积极引导,二要积极进行鼓励,三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5、师生观  人本主义更重视师生定位观;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以情感为纽带,维持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感到压抑或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学得主动积极和生动活泼。教师由主宰者、权威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变成真正的自主参与。  二、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内涵与启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内涵体现在教学理论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首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其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和产生好奇心,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去探究任何未知领域,意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发展的。  再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教而是促,允许学生自由学习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信息交流的融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从单一化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即在注重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创造才能和创新才能的发挥。在这样的形势下,重新认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本思想价值,相信对我国人才模式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对于当前时期人才培养......>>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回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著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你好,人本主义心理学即题主所说的人本主义,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流派。马斯洛、罗杰斯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卡尔·罗杰斯的个人理论
罗杰斯对教育心理学也带来了重要的冲击,他的观点在教育心理学中被普遍赞誉为人本主义观点。他同时也发展出体验性学习的理论,这个理论与他所称的认知性学习是相对的。罗杰斯“全功能的人”的观念,牵涉到以下诸种质素,它和佛家思想有相似之处。对体验的开放对世界中,他人的感觉及体验,能有精准的感知能力。存在性的生命活在当下,而非活在过去、或活在未来。有机的信任(Organi *** ic trusting)对他人的想法和感觉,信任其为真。并且,别把别人的感觉或想法视为理所当然。(其含义为,每个感觉或想法皆其来有自。想法或感觉信其为真,但应追索其思考及感受之脉络)体验性的自由认知到个体的自由,并对个人的行动负责。创造力对世界的完全参与,包括对他人生活的贡献。
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 主 义 心理学源于02世纪05年代的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与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程序教学

运动和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学科结构一起,被称作20世纪的三大教学运动。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人本 主 义 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认为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反对

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强调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这同以往的精神

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相对立,因此也被称作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

人本 主 义 心理学家根据人类自身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

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我国的素质教育强

调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尤其强调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人。尽管人本主义教育与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背景和理论依据有差异,但二者所

倡导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人本主义教育与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从

教育的培养目标到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等都强调以人为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以及潜能的发挥,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同时,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师生关系和谐、

平等,并重视意义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因此,有西方教育学者认为,

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之主流,未来教育之趋势。在教育教学内容上,

人本主义教育主张不仅要重视智育、德育、美育、体育,而且要重视学生的情感

和意志的培养教育;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人本主义教育主张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如自我教育法、陶冶教育法、暗示教育法、活动教育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的理论与马斯洛的理论有何联系和区别?
马斯洛与罗杰斯是对人本心理学贡献最大的两位心理学家,简单说:罗杰斯、马斯洛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马斯洛在基础理论上的建树更重要,提出了更具奠基意义的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等理论,但他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较少。罗杰斯把人本心理学落实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上,在偿床的实际操作做出极大贡献,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创立"求助者中心疗法",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
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1、人性本善论

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它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动物在向人进化的过程中,就显出人性的自然性的一面即友爱、合作和创造等潜能。

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现为中性。人性的恶是由于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罗洛·梅还认为人性既善也恶。正是因为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等积极与消极的这种两极辩证关系才使人生有了动力和深度。另外,马斯洛还提出爱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健康的感情关系,需要双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论(need hierarchy theor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动机理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只有最为强烈的需要才形成人们的主要动机。

马斯洛还将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基本需要(basic needs),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类需要是人的低层次需要,经历著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产生新的高一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就停止需要;第二类需要是心理需要(psychological needs),包括人的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不同的是,这类需要越被满足就越产生更强的需要,没有严格的等级高低关系。马斯洛龚张,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各层次需要的产生与人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3、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论(self-actualization theor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个性发展理论的核心。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完满人性(full humanness)的实现和个人潜能(personal potency)或特性(feature)的实现,前者是作为人类共性的潜能的自我实现,后者是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是以人的生理需要等基本需要为物质基础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成为自我实现论的心理动力学基础。他还提出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的概念,它是人们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高峰体验是通向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另外,罗杰斯通过研究还提出了教育改革论,主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样的人本主义思想还体现在他的心理治疗方法上,与精神分析心理学不同,他认为应通过患者的自我理解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达到纠正不正常行为的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