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染与免疫的重要性(越多越好)

如题所述

免疫学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

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人体有一个完善的免疫系统来执行免疫功能。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身稳定.免疫应答依据其识别特点,获得形式和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识别,活化增殖和效应三个阶段.具有特异性、耐受性和记忆性三个特点。

免疫应答是把双刃剑:异常免疫应答可导致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免疫诊断已成为临床各学科中诊断疾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乃至消灭传染病是免疫学一项重要任务;免疫生物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

免疫学是在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经验免疫学时期是从我国16世纪种痘开始的.18世纪末人们发明牛痘苗预防天花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成就。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的研制推动了科学免疫学时期免疫学的发展。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克隆选择学说和免疫网络学说三大学说的产生.确立了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井使人类对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开始有了全面的认识。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免疫学的发展.以分子免疫学为棱心的多个免疫学分支学科的形成.推动了免疫学进入现代免疫学时期,抗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遗传学基础得到阐明,并促进了T缏胞抗原受体的基因克隆。MHC的基因结构以及编码的蛋白分于的结构和功能的阐明,不仅对深入了解免疫应答本质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推动了移植免疫的发展。现在.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以及信号转导的研究已成为了现代免疫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免疫学在21世纪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免疫学已经远远超越了疫苗的制备,预防传染病的范围,成为人类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进入21世纪,免疫学将更加深入的揭示免疫细胞识别自我和非我的本质,排除非自我,并保持自我的机理。在21世纪,免疫学各种成就的应运会更加的广泛,会消除人们的疑虑,推动已有希望的免疫产品的开发应运,在跟高层次上调节集体应答,恢复健康为基础的免疫制剂的世纪和规模生产必将问世。

对学习免疫学的认识

通过这段时间对免疫学的课堂以及课下学习,我对于这一门课程学习的本身有一个很深的体会:觉得书本上的知识有大量的细节内容,比较难于记忆,但是这些知识对于免疫学的学习的重要程度,却有些把握不准;第二点就是由于免疫系统是一个网络系统,涉及不同的组分以及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错综复杂,比较难找到一个深入学习的入手点。古语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在学习课本、课件并且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我也一直在努力地去把课本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比如将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想象为要打开一个保险柜的一把特异性钥匙和一把公共钥匙等等,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和概念。希望通过努力,自己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尽快对免疫学及相关内容建立一个更系统更准确的认识。

免疫系统的第一个水平是整体水平。人体本身包括了很多生理系统,比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等等;每个系统之间既是具有独立功能、各负其责的,又是相互联系、配合作用的,这样构成了一个复杂精密的体系。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与免疫相关基因组成,是生物,特别是脊椎动物和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防御机构,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的生理系统。它拥有的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也是相互协调的,其中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能通过准确地识别“自我”和“非我”物质,通过免疫应答机制,执行免疫效应,排除异物并自我耐受,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免疫系统还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互构成严密的分子网络,这也是当前免疫研究的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其次是器官水平,60 年代胸腺及其功能的发现,明确了免疫细胞的起源和演化。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和腔上囊(鸟类),是T细胞和B 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阑尾等,是成熟的淋巴细胞识别外原性物质后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器官与淋巴组织以特定的分布方式构成免疫系统的主体,无数的淋巴管遍布身体各处,与血管共同构成了机体的管道系统。免疫细胞发育、活化、分化过程中细胞间信号(如细胞因子、表面识别信号及受体等)转导通路的研究,可以揭示抗原刺激等介导细胞活化的机制。淋巴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机制,更清楚地揭示了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的机理。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揭示了免疫细胞功能表达的多样性,这对于免疫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不成熟的免疫细胞的MHC限制性凋亡,还有抗原排除后的“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等机制的研究,也为细胞的癌变和肿瘤克隆的起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抗体多样性遗传基础的阐明,揭示了几乎可以与自然界存在的所有抗原结合的,数以百万计种类的抗体的合成机制。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小分子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等),调节多种生理功能,是机体内部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分子,众多的细胞因子在功能上互相协同或者拮抗,形成一个非常复杂却十分精密的调节网络,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个基因或一个分子不能够脱离开机体单独起作用,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2007年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医学奖的“基因敲除”技术的相关知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查阅一些资料后,我了解到,利用这一技术,我们可以认识某一基因或某一分子在体内的生理功能,这实际上是把整体的生命活动细微地分析至单个基因和分子,再从单个分子对整体影响的综合表现上来分析这些分子的功能和作用,这样与基因组学相结合的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从一个多维空间来研究各种分子机制,将成为未来系统生物学的研究趋势,自然也会对免疫学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免疫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它的各个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精细的配合和相互调控,这其中的很多机制已经揭示出来,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的功能仍然像“雾里看花”一样不是很清楚,有待于我们共同努力去发现。而且它的复杂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通过抗原识别与应答的方式与外界进行密切的信息交流,使这个系统时刻处于高度的适应、变化之中,以应对自然界种类繁多的抗原,这对于物种的稳定与进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也使得我们的研究注定要跟上生物演化的“脚步”。目前免疫组学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相结合,拓展出环境免疫组学等相关学科及方向。免疫组学的发展将在防治癌症等恶性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人类生殖控制以及延缓衰老等方面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对高新技术产业(如新型免疫药物的开发)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这里特别要提及免疫学与生物科学中其他学科的协同作用,在系统基因组学的基础上,将免疫机制与遗传、发育和进化有机地整合,进一步揭示生命的最本质的问题,将会极大地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当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进程,并可成为当代系统生物学中的一个前沿学科。随着这些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免疫学课程的相继深入,将使我在迷茫中越益清晰地勾划出关于对免疫学认识的基本框架。

参考资料:浙江万里学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