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经验: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如题所述

安全生产的事故可以预防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避免的。现代企业安全的典范企业杜邦公司便提出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论,并身体力行,用杜邦企业的安全成果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杜邦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杜邦CEO贺利得总结企业常青的核心原因是永不动摇的4个承诺:安全、职业道德、环保与健康、对人的尊重。在企业界提起杜邦,人们就会想到“安全”;各大公司制定安全技术标准时,杜邦是最好的参照物,甚至许多航空公司都在引进杜邦的管理系统。“9?11”后,就连美国政府也在向杜邦咨询安全管理问题。而杜邦公司一直生产和经营的都是高危产品。
1802年,杜邦公司建立于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白兰地河畔,最初的产品几乎全部是最易引起事故的黑火药。
事实上,从1802年到1880年,杜邦的主营业务始终没能脱离黑火药的生产。火药时刻会爆炸,尽管创始人E?I?杜邦在厂房选址及车间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将可能的爆炸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但接二连三的重大伤亡事故仍然发生,以至于E?I?杜邦的几位亲人也没能逃脱厄运。其中,最大的事故发生在1818年,100多名员工中,有40多人伤亡,企业濒临破产。
所幸的是,美国当时的西部开发,为杜邦黑火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杜邦公司存活下来。但刻骨铭心的事故让E?I?杜邦体会到,设备和厂房的安全并不能杜绝安全事故,真正的安全,必须有制度和意识的保证。事故发生后不久,杜邦做出了今天看来可影响杜邦历史的三个决策:
首先,建立管理层对安全的责任制度,而不专设安全生产部门。即:从总经理到厂长、部门经理、组长等,所有管理者均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
其次,建立公积金制度,即:从员工工资、企业利润中定期提取公积金,为万一发生的事故提供经济补偿
最后,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并不是对他们生产行为的约束与纠正,而是对他们人身的真正关怀与体贴。
200多年来,杜邦不折不扣地执行着上述三条决策。直至今天,安全观念已经成为杜邦独特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每次公司召开会议,主持人首先要做“安全提示”,提醒与会者安全通道出口的位置,及如遇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在公司办公室中,坐椅者绝不可使座椅两腿着地;公司更是要求杜邦员工及其家属在乘任何机动车辆时,应随时系好安全带
20世纪40年代,该公司提出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提出这个理念的基础,就是这个公司从1912年开始的安全数据的统计工作。大量的统计数据,所有的事故分析,都支持了这个结论。因此,杜邦公司把所有的安全目标都定为零,包括零伤害、零职业病和零事故。他们有严密的安全原则和必胜的安全信念,尽力斩断“事故链”的每一个环节,达到“工作时避灾,家里还要安全十倍”的理想境界。
现在的杜邦公司,已经成为“全世界工作最安全的地方”,成为全球企业安全的典范。它的安全文化、安全措施以及安全理念正在成为众多企业学习的榜样。
当然,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并不是说事故不会发生。杜邦公司认为,工作场所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安全,决定伤害事故发生的是处于工作场所中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企业实际上并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绝对安全的场所,只能提供一个使员工安全工作的环境。美国学者认为98%的事故是人祸,我国官方也承认,特别重大事故几乎100%是责任事故,都是人为事故。正因为事故大多是人的因素引起的,而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安全理念、意识、制度等加以约束和控制的,所以,人可以成为事故的起点,也可以成为事故的终点。只要抓好了人的管理,抓好了员工的意识,抓好了员工思想,抓好了员工的行为,杜绝违章违纪,消除隐患,安全事故自然就可以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必将极大地减少。
事故可以预防,也可以避免,关键在于人,在于每一个员工,在于每一个员工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作业都存在着包括人、机、物、环境等方面的危险因素,如果未进行预知,不及时消除,就会酿成事故。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把安全生产中一切潜在的危险因素事先辨识出来,加以控制和解决。而研究和发现危险因素和隐患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预防。
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要做到事故预防,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一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二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三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四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其他人、其他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及其原因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五要举一反三,不要故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的提高和进步。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六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
吉尔伯特法则:最危险的情况是你意识不到危险英国的人力培训专家B.吉尔伯特曾提出一个管理学上的著名法则,即“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做”,人们将之称为吉尔伯特法则。这句话引申到安全管理上,就是最平静的时刻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刻。因为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个环节的疏忽,一位员工的小小懈怠,都可能会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古人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安不忘危,乐不忘忧。”我们来看一个因为大意而害了顾客、毁了自己的故事。
克里?乔尼是火车后厢的刹车员,他因为聪明、和善、常常面带微笑而受到乘客们的欢迎。一天晚上,一场暴风雪不期而至,火车晚点了。克里抱怨着,这场暴风雨不得不使他在寒冷的冬夜里加班。就在他考虑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逃掉夜间的加班时,另一个车厢里的列车长和工程师对这场暴风雨警惕了起来。
这时,两个车站间,有一列火车发动机的汽缸盖被风吹掉了,不得不临时停车,而另外一辆快速车又不得不换道,几分钟后要从这一条铁轨上驶过。列车长赶紧跑过来命令克里拿着红灯到后面去。克里心里想,后车厢还有一名工程师和助理刹车员在那儿守着,便笑着对列车长说:“不用那么急,后面有人守着,等我拿上外套就去。”列车长一脸严肃地说:“一分钟也不能等,那列火车马上就要来了。”
“好的!”克里微笑着说。列车长听完了他的答复后又匆匆忙忙向前面的发动机房跑去,但是,克里没有立刻就走,他认为后车厢里有一位工程师和一名助理刹车员在那儿替他扛着这项工作,自己又何必冒着严寒和危险,那么快地跑到后车厢去。他停下来喝了几口酒,驱了驱寒气,这才吹着口哨,慢悠悠地向后车厢走去。
他刚走到离车厢十来米的地方,才发现工程师和那位助理刹车员根本不在里面,他们已经被列车长调到前面的车厢去处理另一个问题了。他加快速度向前跑去,但是,一切都晚了,在这可怕的时刻,那辆快速列车的车头撞到了克里所在的这列火车上,受伤乘客的叫喊声与蒸气泄漏的声音混杂在一起。
后来,当人们去找克里时,他已经消失了。第二天,人们在一个谷仓中发现了他。此时,他已经疯了,叫喊着:“啊,我本应该……”他被送回了家,随后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最危险的情况是你意识不到危险。忽视危机,事故总会不知不觉而来,因此,要树立危机观念,时刻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
明朝作家刘元卿在一篇题为《猱》的短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猱的体形很小,长着锋利的爪子。老虎的头痒,猱就爬上去搔痒,搔得老虎飘飘欲仙。猱不住地搔,并在老虎的头上挖了个洞,老虎因感觉舒服而未觉察。猱于是把老虎的脑髓当做美味吃了个精光。
作为企业的主人,每一名员工都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提高安全意识,对危机做到先知先觉,这样公司这艘船才能载你穿过暗礁密布的大海,顺利驶向成功彼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