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快一年了,怎么转正成为干部身份?

填什么表,有统一标准吗?

  很多人关注干部身份,其实这个问题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1.什么是干部身份? 大学生怎样获得干部身份?

  我国社会分为三种身份,干部、工人、农民。大学毕业生都是干部身份

  标志:派遣证

  只要有派遣证的学生,都是干部身份。(目前大城市干部身份的起点都是本科毕业生)

  被打回原籍的毕业生,只要有派遣证,都有干部身份

  2.在什么情况下能失去干部身份

  (1)毕业后未被派遣,没有拿到派遣证

  (2)见习期辞职,没有见习期转正,也未改派

  (3)档案被转移到街道

  3.干部身份的最终确立

  虽然大学本科毕业生一毕业就有干部身份,但是需要为期1年的见习期,来成为真正的干部身份。转正定级后,学生档案会变成干部档案,干部档案就可以在社会上自由流动。已经签了单位的毕业生(签三方的),如果是本科生,在这一年内辞职,就要回到学校改派,否则见习期内学生的档案不能流动,不改派会失去干部身份。

  4.毕业后打回原籍,或者选择档案存放在人才、以及在人才办理灵活就业的这一类毕业生VS签署正规三方的毕业生,两类都能转正定级获得干部身份,这两者有何区别?

  案例:张三、李四、王二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张三、李四毕业时签三方,进了一家大型国企,而王二没有找到工作,没签三方,户口档案都被打回原籍,派遣证是原籍人事局。

  张三、李四工作3个月之后,感觉国企沉闷死板,和想像中大不一样,对工作很失望,于是先后选择了辞职。由于张三对见习期之类的不了解,也没有听单位人事的劝,对于干部身份和改派根本不了解,所以档案就任由处置。因为他其没有转正定级,所以人才不能接受他的档案(人才只能接收干部档案),所以他的档案被单位转移到街道。如果在毕业一年之内不改派,他就失去了干部身份。

  李四吸取了张三的教训,回校办理了改派回原籍,档案存在了当地人事局,之前的几个月工龄作废。转正定级时间都比正常的晚几个月,但是保住了干部身份。

  而王二,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就到处打点工,挣点钱,换了四五个公司,一年之后在原籍人事局正常办理转正定级,获得了干部身份。

  张三和李四感慨,我们辛苦找工作进了国企,还不如没工作的人,在人才直接转正定级了!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在单位转正定级和人才转正定级,虽然都同样是转正定级,打个比方,就好比北京大学的本科毕业证VS三本大学的本科毕业证,同样都是本科毕业证,而且都在国家网站上可查询,但是这两者的含金量是否一样?

  另外,还有职称问题,大多数的存档人才、档案托管中心都不能代评职称,只能给毕业生作见习期转正,工资定级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来做。工资定级决定了将来工资的起平水准,有工作单位的比没有工作单位的起平水准要高。

  工资水平也决定了社保基数。社保缴纳的多少也决定了能享受的医疗、养老待遇。职称高低对于退休养老也有影响。

  所以这样看来,在一个正规的单位作转正定级,比在人才作转正定级还是有优势的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辛苦劳动,及时采纳为最佳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