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试验结果与分析

如题所述

1.不同含根量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

土体含水量为19.4%时的直剪试验数据见表 10-13,结果分析见图 10-22~图10-25。

表10-13 含根量变化与对应抗剪强度

图10-22 黏聚力与草根含量的关系

图10-23 不同含根量在相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应力

图10-24 不同含根量对应的内摩擦角

图10-25 相同含根量在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应力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

1)从图10-23和图10-25可以看出:在相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土体的剪应力随着含根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并且存在着峰值,即临界含根量。由图10-23和图10-25中可以看出该种土体临界含根量为0.6g/60cm3左右。这是因为当含根量较小时,根土充分接触并发挥摩擦的作用,同时根系的深入形成根土复合体,使根的抗剪能力加入土体的抗剪能力中,约束了土体在横向和轴向的变形,并且抗剪强度随着含根量的增大而增大,直到达到一个峰值,此峰值即为土体的临界含根量。并且图10-22曲线右端略微呈上升趋势,同时曲线在纵轴的截距也不断增大,这说明含根量的增加,土体的C值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

2)从图10-22和图10-24可以看出:当含根量的变化0.0g/60cm3~0.6g/60cm3~1.0g/60cm3的过程中,C值的变化为2.7kPa~47.6kPa-30.0kPa,明显的现增加后减小,并且含根系土体的黏聚力均大于无根系土体的黏聚力;φ值得变化为:33.09°~25.95°~27.94°,基本上保持不变,维持在30.0°左右。

综上所述,在少量根系情况下,根系的深入形成根土复合体,则根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也随之增大,根土间的摩擦阻力增大,从而抗剪强的增大;但当土中根系过多,它们相互交错不能保证每根草根与土体充分接触,不能充分发挥每根草根的加筋作用。因此横向约束变形能力不但不能增强,反而因根系间的相互错动而使C和φ值减弱,导致抗剪强度反而降低。

2.土体含水量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根据前一实验结果,选取临界含根量,以最优含水量19.4%为中心,3%左右为间距,对应取五组不同含水量试样进行实验。分别测取四个试样的含水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组试样的含水量,结果分析见图10-26~图10-29,表10-14。

图10-26 不同含水量在相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应力

图10-27 相同含水量在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应力

图10-28 含根量0.6g/60cm3在不同含水量下的黏聚力

图10-29 含根量0.6g/60cm3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内摩擦角

表10-14 含水量变化与对应抗剪强度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

从图10-26~图10-29可以看出:随着土体含水量的增加,根土复合体的剪应力及其黏聚力先增加后减小,变化明显;内摩擦角变化不明显,维持在30.0°左右,并且随着土体含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总体在19.4%附近。这是因为当土体含水量小于或大于最有最优含水量时,在同一击实25次条件下,随着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土中的孔隙率变小,密实度增大,从而增大了土颗粒间的镶嵌能力,增强了土体的抗变形能力;同时,也增大了根土间的接触表面积,是根土充分接触,从而使根土复合体的C和φ值增大,抗剪强度增加。因此在进行路堤植物边坡工程防护压实时,应尽量在土体的最优含水量附近进行,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3.土体中柽柳根系不同径级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根据上述试验设计选取柽柳根系直径0.8mm、1.2mm、1.5mm、2.4mm、3.5mm、4.0mm和5.0mm来作为变化,控制含水量为19.4%来研究柽柳根系径级的变化对复合体抗剪强度的,见图10-30~图10-40,表10-15。

图10-30 不同竖向应力下不同根系径级的抗剪强度曲线

图10-31 根系径级与扰动土的黏聚力的关系曲线

图10-32 根系径级与扰动土的内摩擦角根系曲线

图10-33 不同根系径级下扰动土抗剪强度关系曲线

表10-15 柽柳根系不同径级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从以上抗剪强度关系曲线可以看出:

1)从图10-30~图10-33可以看出,在相同法向应力下,根系的加入总体上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而且随着竖向压力的增大,抗剪强度提高的幅度更大。一般来说,土壤根系固土包括两方面,一是根系本身的固土能力;二是根系与土壤形成复合有机整体方面的性质。根系将周围细土粒凝聚在一起,同时根系又被其周围的土颗粒层层包住,而被锚固在土壤中,产生显著的加筋作用,增加了土壤的黏聚力,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同时,从有根扰动土不同竖向荷载下的抗剪强度曲线中也可看出,根系径级越大,复合体的抗剪强度越高。当根系径级超过某一极限时,就会对土体的性能产生负面作用,除了会严重降低图的抗剪强度及其他工程性质外,还会影响根系自身的发育和生长。

2)当土壤的体积、密度和含水率一定时,对比柽柳根系不同径级存在条件下,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根系径级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关系曲线见图10-31和图10-32,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根系径级的增大,复合体的黏聚力C值越大,二者成正相关。根系径级为3.5mm时,C值最大,当根系径级大于3.5mm时,C值逐渐减小。分析其原因,当根系径级逐渐增大后,根土间的结合变弱,使得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逐渐下降,当根系径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根系本身的抵抗剪切变形能力增大较为显著,从而抵消了由于根系径级增大而使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部分,总体上根土复合体的抗剪性能呈现增加趋势。

3)植物在一个生长期内,随着根系的生长,根径不断增加,表现在力学性能上就是抗剪强度不断加大。然而,对于根-土界面的综合内摩擦角,随着根系直径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或是基本不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根系在呼吸过程中需要养分和水分,使根系周围形成了一个湿润的微环境,周围的孔隙使根系与土体的接触面积减小,根系周围的水又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使根系与土的接触面趋向于软弱滑动面,导致复合体的综合内摩擦角较素土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4)对比根系径级相对应的质量和根系质量的变化可知,黏聚力C值的变化和内摩擦角φ的变化基本相符,说明存在最优含根量,即在最优含根量以下时,根系质量与抗剪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而超过最优含根量时,根系质量与抗剪强度呈负相关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