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途径

如题所述

混合所有制是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属性的客观要求。它使得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推进到新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本的代理人和政府投资出资人代表,是我国社会经济群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有序高效发展,也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进一步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完善企业产权保护制度,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优化国有企业控制权分配,实现激励约束相容,对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和提高效用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当前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路径

在实践探索中,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主要采取三种路径:

一是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

二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平台;

三是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探索实行企业员工持股计划。

从发展历程看,以1998年为起点到2008年的十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缓慢发展的尝试阶段;2013年至今,特别是2016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后,混合所有制改革节奏明显加快,取得的进展显著。一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不断增加。二是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质有序推进。石油、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先后试点推进。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三是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试点推进。国有资本的布局和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经过多年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实践,一批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或正在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通过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大多数试点企业已从计划经济体制附属的传统国营企业,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独立自主经营市场主体。

当然,我国现有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此,深入了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国企混改的基本思路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应当考虑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其一,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规范运行、效率提升的基础,合理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障。要持续梳理与优化国有企业制度流程体系,规避运营风险,提升业务运作效率。建立并完善经营计划制订、下达、执行、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及机制。

    其二,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自上而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能够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能够切实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并强化对地方和部门的职责及各项制度的执行要求,构建完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其三,遵循市场化的产权交易规则。要加快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健全公平、公正、公开、规范、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使产权市场成为各类市场主体有序竞争、资本流动、资产重组、扩张发展的平台。从而有效推进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性。

    其四,清晰界定国有资本功能作用。现有的国有资本大部分存在于一般竞争领域,没有充分发挥其带动引导作用,也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的形成。需要进一步调整布局,加大资本运营力度,提升国有资本运营优势与效率,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模式,推动资源整合,提升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其五,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既要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更要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把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与产权多元化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结合起来,以此作为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的重要基础。政府对待微观领域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政策,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坚持一个“活”字,即放开搞活,使企业真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要注意区分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从而促使实现国有企业市场效率的最大化和自身的正常发展。

    其六,正确处理好控制权分配。以市场导向为基本方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架构,以股权结构为基础,切实保障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防止出现国有资本边缘化或权益被弱小化。同时,要调动各类参与者的积极性,从法律层面保证非国有资本与国有资本享有同股同权,即在国有企业控制权分配过程中,实现公平公正,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决策效率。

    其七,实行激励约束相容机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加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市场化选聘力度的同时,强化市场考核机制,促进国有企业激励约束相容。深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企业激励约束制度的动态调整,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经营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其八,明晰资产产权资本多元参与。允许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明晰集体资产产权,鼓励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和外资等各类资本参与,鼓励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等各类基金介入,也包括资本市场资金等,藉此分散股权,形成股权多元化,有助于股东之间相互制衡。而且分散的股权结构有助于股东之间相互制衡,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而为企业融资、风险投资提供更好的平台。

    其九,梯度进行分类实施。区分行业和领域性质以及企业规模,具体分析、分阶段推进。针对国有企业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应一概而论,一方面要根据其所属具体行业和领域以及企业规模加以区分,坚持因业施策;另一方面要分清是具备混合所有制改革条件的企业还是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这两类国有企业要采取有区别的改革措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