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头燕尾燕不双飞是哪种书法的书写要求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如题所述

蚕头燕尾不双飞是隶书的书写要求。
蚕头燕尾是隶书中最常见的笔法。
笔画像蚕的头燕的尾。
燕不双飞,将隶书横画出笔的挑脚比喻为燕尾。
一字之中宜用一次捺脚,
二次出现就会笔画雷同,字形拖沓。
“燕不双飞”即比喻捺脚的不可复用。
但也有因隶书横画出锋形如折刀头,
和雁尾之齐平相似,故亦称“雁不双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8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隶书如果没有了蚕头燕尾,还是隶书吗?”直接回答我的观点:当然还是!我们推荐的经典历史作品《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十大”经典隶书作品,确实都是十足的“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隶书,还真没有一个字帖是没有“蚕头燕尾的隶书”。

因为,“一波三折”“蚕头燕尾”,这是隶书高峰时期的书法艺术特征,也是隶书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特点,最早在唐代也是把隶书叫做“八分”、“分书”的,所谓的“分书”,就是“蚕头燕尾”这样特点的隶书。

但是,隶书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形式,除了蚕头燕尾的隶书,也有没有蚕头燕尾的隶书。

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存在了大约70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隶书的,书法风格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仅仅是隶书辉煌的时代,从东汉到东晋,也至少有400年的历史。在这么长的书法历史过程中,隶书一直是一个没有标准化的书法,而且也是过渡性演化的书法。所以,隶书的创造性和艺术性也是异彩纷呈的。


    西汉王莽时代的隶书《莱子侯刻石》

    因此,没有蚕头燕尾的隶书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如果没有蚕头燕尾就不是隶书了?这是非常可笑的。

    我们不要说早期的隶书还没有脱去篆书,所以,没有蚕头燕尾。就是隶书非常成熟的时代,没有蚕头燕尾的隶书也是数不胜数的。

    后来,清代大兴金石学,出了一个隶书大师伊秉绶,他的隶书更是没有明显蚕头燕尾的代表。好像伊秉绶就是要跟“隶书”过意不去似的。

    其实,伊秉绶虽然没有发明隶书,但是对隶书有一定的创新,他也是一位隶书书法大师,而且是风格独特的一位隶书大师。

    东晋时代的隶书《好大王碑》就是没有“蚕头燕尾”的书法作品

    而伊秉绶没有蚕头燕尾的隶书,也是来自于汉代隶书鼎盛时期。

    例如,伊秉绶非常喜欢的《衡方碑》,就是一个没有突出的蚕头燕尾的隶书。

    《衡方碑》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立。这个书法作品“蚕头燕尾”的特点就不像《乙瑛碑》那样明显和突出。

    至于早期的隶书由于没有脱离篆书的藩篱,所以,不但没有“蚕头燕尾”,而且还有一定的篆书“胎毛”呢!例如《莱子侯刻石》这个隶书,就是其中之一。

    《衡方碑》与早期的隶书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隶书,也就是说,完全解除了篆书的藩篱,有自己的结构体系和笔法体系。

    这些笔法和结构都与“蚕头燕尾”的楷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书法风格不同而已。

    这就是隶书书法体系虽然没有“标准”样式依据,却能成为脱离篆书的新书法的特色。所以,隶书也被认为是草根的书法,万民创新的书法,因此,即使是隶书成熟时代,隶书的书法风格也是异彩纷呈的一番气象。

    至于早期的隶书,因为还处于隶书的草创阶段,所以,残留篆书的尾巴,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看这个秦代的隶书,是不是没有蚕头燕尾啊?但是,这个书法已经与篆书不一样了,也无法认为这是一个篆书。

    对于后世的书法学者,他们学习隶书的时候,是可以任意选择历史上不同阶段的隶书书法风格的。

    例如,清代伊秉绶临摹过的隶书就有《裴岑纪功碑》、《韩仁铭》、《尹宙碑》、《孔宙碑》、《张迁碑》、《衡方碑》等十几种。

    除了《衡方碑》,立于东汉汉永和二年(137年)的《裴岑纪功碑》碑,也是一个“蚕头燕尾”不是很明显的隶书书法作品。

    这个书法具有篆书的笔意,但是,已经从篆书中解放出来了,是一个风格挺拔的隶书作品。

    清代书法家吕世宜临摹的《裴岑纪功碑》

    《尹宙碑》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这个碑有一些《张迁碑》的味道,但是,没有《张迁碑》的,厚茂朴拙,而是有一些秀美和刚建的取向。

    与《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不一样的是,《尹宙碑》也不是一个强化蚕头燕尾的隶书作品。

    那么,为什么不少隶书并没有“蚕头燕尾”呢?

    其实,隶书本来就应该与“蚕头燕尾”划不上等号。

    隶书原来的地位,就是篆书的“行书”或者“草书”的地位。

    严格说,隶书在西汉还不是规范文字,而是不规范文字。但是,是一种可以自由使用的“辅助”文字。

    书法为什么会产生“辅助文字”?因为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楷书”。

    伊秉绶临摹的《尹宙碑》

    在汉代建立以后,我们知道,国家的规范文字叫“小篆”,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依据当时秦国的官方汉字“楷书”整理的金文。

    但是,经过秦始皇时代整理的“金文”,也已经与西周的文字不太一样了,为了区别西周的篆书和秦代的篆书,就把秦代整理的篆书叫“小篆”,西周的篆书叫大篆。意思就是第二代篆书。其实大篆和小篆都是篆书系统。通读说不妨把小篆叫做篆书的简化字好了。

    那么,秦始皇统一中国没有多少时间,秦朝就暴亡了。但是,秦始皇制定的规范文字小篆,还是被汉代继承下来了。所以,西汉的官方汉字当然就是以“小篆”为楷模的。

    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书写文字,不可能都是规规矩矩的小篆。

    因为写规规矩矩的小篆确实难,而且书写起来速度还比较慢,这就需要书写快一点的“行书”或者“草书”。

    隶书就是篆书的“行书”和“草书”,所以,我们说,隶书就是一种“辅助文字”。

    既然是为了帮助“楷书”打草稿,当然就要以篆书为基础,又要比较接近篆书,早期的隶书就具有明显的这种特点。

    这样以来,早期的隶书就还不可能一下子就生出“蚕头燕尾”来。

    那么,隶书成熟以后,为什么还有一些隶书没有蚕头燕尾?

    这个问题就与早期自然形成的隶书不可同日而语了。

    因为,艺术需要个性和创造,后来的隶书越来越富有艺术的变化,就出现了“一波三折”和“蚕头燕尾”的特点,这是隶书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丰富起来的书法艺术表现力的需要。

    著名的隶书《曹全碑》

    但是,艺术需要自由和个性,这一点在隶书时代非常突出。

    例如东汉米年的大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就提出“书者,散也”的艺术主张。蔡邕的话不是只给后人说的,蔡邕的前人已经在书法实践上,践行了“书者散也”的艺术自由和追求。

    所以,书法家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取向,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这些没有强化“蚕头燕尾”的隶书,更多是用篆书的笔意写隶书,就像赵孟頫用行书的笔意写楷书一样。完全是一种艺术的自由选择。

    例如,东晋时代的《好大王碑》也是一个没有明显“蚕头燕尾”的隶书,而且好像有些“复古”,这个书法作品居然篆书的笔意很浓,好像是西汉的隶书一样。

    这就说明,隶书不是我们今天所总结的“蚕头燕尾”一种风格特色,而是有丰富多彩的篆书的行书和草书而已。

    只是历史的重新回归,才让我们认识了隶书。

    隶书在汉代到东晋还是主流书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楷书”都不过分。但是,唐代以后就退出了书法的历史舞台,一直到清代才重新振兴起来。

    第一批学习隶书的书法家,大部分都是根据唐代对隶书有“八分”、“分书”的记载,推荐的是像《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这一类有“蚕头燕尾”的作品,所以,我们习惯上认为隶书就是“蚕头燕尾”。

    当然,隶书以“蚕头燕尾”为特征,也确实名副其实,但是,毕竟隶书是一个书法艺术资源的海洋。

    据不完全的统计,隶书碑版现在已经有字帖的,就多达1700多种,在如此众多的隶书书法海洋中。既有接近篆书的早期隶书,也有汉代鼎盛时代的楷书,既有战国秦代的隶书,也有西汉和东汉的隶书,既有三国魏晋的隶书,也有南北朝的隶书。

    如此丰富多彩的隶书给清代金石学提供了大量书法艺术资源,对隶书的再次兴起提供了可以借鉴丰富矿藏。

    我们今天学习隶书的资源远远比清代要更多,因为大量考古文物挖掘出土,我们对隶书的认识,也有了更加丰富和完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