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发热原理?

如题所述

中药外敷一般祛湿止痛,活血化瘀为多,这些中药需要一个载体,中医方剂中讲的即是“君臣佐使”中的佐药和使药,佐药中属于佐助药,也就是配合君药和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使药中引经药,引领方中诸药到达病所,中药一般把芳香走窜的辛温药物做成外敷膏剂或散剂,利用其辛温走散之力透达肌理来温阳散寒,散结消肿或祛风除湿,举例说明如乳香、没药、麝香在我们医院天灸时作为引药和其他药物研末贴敷,又如白芥子、皂荚都有皮肤发泡的作用,药理研究就是里面的白芥子油和皂苷能刺激皮肤,引起充血水肿发泡,所以这些药物均要少量应用,因用量过大会造成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我有一同事麝香问一下就流鼻血了,阴虚阳亢患者建议少用这类温阳药物,这下说明白了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2
例如:生石膏遇水会大量放热,用于青春痘的治疗。
活血药物会加速皮下血液循环。用于美白或去斑点的治疗。
第2个回答  2012-06-02
中药外敷多采用外用药贴制剂,由于对不同的病证,采用药物不同,产生对人体反映也不同,发热反映一般由于风湿骨病多为寒症,所采用发热性类药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