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们是个人做铺公路沥青建设的要在北京注册公司,应该属哪个行业特点?

如题所述

鸡西沥青储运站承担鸡西地区及我省东部地区公路建设及养护沥青材料的供应工作,年供应量在2,500吨左右,最大年供应量在3,500余吨。以往养筑路用沥青材料周转过程中一直用蒸气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缺点是加热沥青周期比较长,存在大量未充分散热的蒸汽排放到空气中热能损失比较大,再则我站应用的沥青加热蒸汽设备已经使用多年,已经陈旧老化故障频繁接近淘汰年限不在适应生产需要,所以我站蒸汽加热沥青的方式亟待改进,以适应我站的生产需要和改变我站的沥青加热落后局面。随着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在全国的推广,省公路局于94年决定在我站立项建设推行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以达到沥青加热周期短、安全可靠、大量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导热油加热技术是国家科委“七五”期间科技攻关项目,“八五”期间国家科技重点推广项目,这门加热技术现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的加热工艺,导热油加热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点和强大的生命力,是其它加热技术不可比拟的。我站在使用建成后的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后,通过对此项技术的应用和多方深入调查研究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国家科研部门和应用单位对导热油加热技术总结出以下几项优点:1. 与蒸汽加热技术相比可以节约能源30---50%大幅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2. 能在比较底的压力下运行获得比较高的温度,液相输送热能在3000C时比较水蒸气压力小70倍安全性能高。3. 闭路循环热损失小,热效率高加热周期短。4. 具有完备的运行控制和安全监测装置,能比较精确的控制加热温度避免沥青过温老化。这门加热技术克服了传统的沥青加热方式不足具有很明显的先进性,工作原理如下: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是用热油锅炉为供热发生源、导热油为供热载体,使用煤炭或者油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料的燃烧将热油锅炉中的导热油加热后,再用热油循环泵将加热后的载热介质导热油强制送到用热点散热将沥青生温,散出一定热量得导热油又被强制送回热油锅炉加热升温,然后再由热油循环泵强制送回用热点散热,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利用热油循环泵将导热油在闭路的供热系统中强制循环,完成载热介质被锅炉加热和用热设备散热的过程,达到有条件加热沥青的目的。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基本原理见工作简图如下: 热油循环泵 加热锅炉 沥青加热罐 过滤器 供热系统工作原理简图导热油加热沥青和蒸气加热沥青技术比较: 用蒸气加热沥青使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将锅炉中的水加热到沸点后产生饱和蒸气,再将饱和蒸气送入沥青罐子的散热器中散热将沥青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由于饱和蒸气压力比较高,(工业测定179.880C的饱和蒸气压力为1Ma)还存在热交换后的蒸气仍有相当数量未冷凝的蒸气排放到空气中损失了大量的热能,不同规格的蒸汽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气压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其温度也有一定的限度,(4t/h蒸气锅炉饱和蒸气出口温度为179.70C,2t/h蒸气锅炉饱和蒸气出口温度为169.60C)。当供热饱和蒸气压力降低时蒸气的温度也随之降低,所以要获得比较高的温度就得提高供热压力,供热管道在这样高的压力下工作有潜在的危险。另外蒸气锅炉中的水经过加热之后产生的钙、镁离子,会形成坚硬的水垢附着在炉胆、炉管形成阻热层严重影响热能的利用和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及威胁锅炉使用安全。为了减少水垢的产生必须配备水质软化处理设备,(常用的为钠离子树酯软化水器)对锅炉用水进行不间断软化处理和化验,增加了很大的消耗和费用。利用导热油加热沥青工艺供热温度在2500C---3000C时,而供热系统的介质工作压力只有0.03—0.2Mpa,供热系统中的导热油在封闭的管道中闭路循环热能损失很小,供热系统流动的导热油进出加热锅炉一般温差在300C左右,并且可以精确控制稳定运行,导热油加热后不产生钙镁离子及水垢的问题,因此不需要水质软化处理设备,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质软化处理费用。综上所诉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与采用蒸气加热沥青技术相比可以节约能源30—50%,既能保证安全缩短沥青加热周期和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比较精确的控制加热温度防止被加热的沥青老化。建设及设计方案 根据热载体加热技术的特点和我站的具体情况,运用设计方案如下:1. 本工程设计根据热载体加热技术具有的低压高温运行安全,及控制先进和节能效果显著等特点,参考化工部HG2104-91QX系列有机载体加热炉标准,并遵照国家劳动部劳部发(1993)356号关于《有机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公路沥青储运行业的特点和鸡西沥青出运站生产实际情况设计。2. 热载体加热炉选用营口造船厂热能分厂生产的QXL-100型燃煤链条炉排热载体炉,配有温度、压差、液位、报警和其它监测仪表与旋风除尘器达到使用及环保要求,导热油采用沈阳节能材料长生产的WD-320导热油为载热介质,日常温度控制在2500C左右应用,热油循环泵选用河北武安水泵厂生产的100/65-200型热油循环泵两台,作为本沥青加热系统的热能输送动力源。3. 供热系统主管道采用Ф133X4.5,20#无缝钢管,供热分支管道采用Ф108X4.5,20#无缝钢管,架空走向布置,考虑供热管网热胀系数安装四处金属波纹管补偿热胀系数。热源控制采用Z41-100和DG50、DG25,耐压.2.4Mpa适用于4200C之下的闸阀分别调节开关。保温材料采用岩棉管壳外包镀锌铁皮作为保护层。4. 沥青管网采用Ф159X4.5,20#无缝钢管为主输送管,放油槽采用Ф600X3管材全长42M,内设四根Ф51X3.5无缝钢管伴热散热面积:0.640M2/M。6. 沥青泵选用江苏太仓液压元件厂生产的LCB-50A型两台,沥青控制阀门采用江苏太仓液压元件厂生产的159mm三通旋塞伴热阀门,沥7. 青管道系统组成倒罐控制管路。8. 2#沥青储罐采用700t/20t子母罐结构,加热器的面积分别是140/40M2,可以同时加热两种不同温度的沥青,并采取了罐内阀门控制自压取出沥青管路,解决了因为停电不能外付沥青的情况。9. 沥青储罐散热器总面积为460M2(含子母罐)其它伴热、加热面积为72.90M2(含放油槽、沥青管路伴热、蒸气发生器)。10. 为了适应渣油接卸储存以及其它工艺用热,配置了自制的LJQ-0.5/h导热油/蒸气发生器一台,达到导热油与蒸气交换供热。11. 设计导热油加热沥青供热循环系统建设竣工后,供热管网及其设备与加热器均采用1.0Mpa/cm2气密试验,并进行间断性吹扫。12.施工中应用设备均采用1.6Mpa以上的钢制发兰连接,并采用金属石墨缠绕垫片密封,不许丝扣连接。鸡西沥青储运站导热油加热沥青系统于95年下半年建成,通过调试运行认为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一个阶段使用归纳总结出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的应用有以下优点;一.加热沥青速度快由原来的蒸气加热沥青周期长,改为导热油加热沥青周期短,700t/罐过去采用蒸气加热到预定温度需要加热15—20天,而改用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之后仅需要5—7天。 二.改二次加热为一次加热原有的沥青加热生产工艺是将大罐中的沥青(700t)加热到预定温度时,(80-1000C)然后放入30t小罐加热到1200C时装车外运,改用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之后按生产工艺布置,可以从30t小罐或者20t罐中罐(子罐)内直接取出1200C或更高温度的沥青,因此取消了原来燃油二次加热耗用柴油及繁杂的加热沥青工艺过程。三.节约能源由于导热油加热沥青系统采用的是闭路循环,将散热作功后的载有一定热量的导热油再度送入热油锅炉升温后继续供热运行,由于作功散热后的导热油具有一定基础温度,所以在锅炉内加热周期短。不象蒸气锅炉那样必须将进入锅炉的常温水加热到1000C之上才能产生蒸气,而且蒸气供热只能一次利用,供热后的蒸气只能排放到大气中或者变成一定温度的冷回水,有关质料介绍每吨蒸气中含有6Kg水分加之热损失是比较惊人的,因此说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与蒸气加热沥青技术相比可以节约能源30%--50%。 四.节约人力物力,文明生产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系统因为是闭路循环热能能够充分利用,加之低压高温所以燃料耗用相对比蒸气加热沥青系统减少30%—50%,这样司炉工的劳动强度就可以减少40%左右。导热油加热沥青系统循环压力较底对应用的设备构不成危害,所以供热系统及供热管路维修机会就比较少,燃料耗用较少的同时对工作中的锅炉房及周边环境大大的减少了污染。 我们鸡西沥青储运站在应用这项技术之前,首先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培训,达到上岗人员对这门技术应知应会并且通过考核择优上岗,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在我站使用后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我们认为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在我省沥青储运很有很好推广价值,这门技术的应用将会给我省沥青储运行业的发展带来可观的效更多详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6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高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和评价水平,交通运输部组织相关单位完成了新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修订工作,并于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同时废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