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火吃什么食物好

如题所述

选择多吃一些水果蔬菜,比如菠菜,西瓜,香蕉,蜂蜜等。吃苦味食物,夏季蔬果多,还要多吃甘甜爽口的新鲜水果和鲜嫩蔬菜。甘蓝菜、花椰菜和西瓜、山楂、苹果、葡萄等富含矿物质,特别是钙、镁、硅的含量高,有宁神、降火的神奇功效。

胃火含义:
1、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理现象。因胃热偏旺、情志郁火犯胃或过食辛热引起。
2、“胃火旺”的人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泛酸、口干渴、便干结、舌红、苔黄腻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9
绿豆粥。古籍记载,绿豆味甘性寒,入心、胃经,消肿下气,压热解毒。在炎炎酷暑,人们就喜欢在晚上煮一锅绿豆粥,放凉之后食用,清凉解暑,即使在三伏天也让人感觉舒服很多。感觉胃火大的朋友,不妨为自己熬一碗甘凉可口的绿豆粥吧。绿豆粥的升级版,有绿豆荷叶粥、绿豆薏米粥等,都属于寒性食物,对减轻胃火很有帮助。
蔗。作为常见的的一种水果,甘蔗有着它不同的一面,那就是我们只取它那甘甜的汁水。甘蔗汁含有丰富的水分以及糖分、有机酸、钙、铁等营养物资,同时它味甘性凉,对缓解肺热的肠胃热颇有奇效。感觉胃火旺盛的朋友,来一段汁水丰富的甘蔗吧。如果觉得麻烦,也可用榨汁机将其榨汁,每天一杯,胃热症状即可有效缓解。
白萝卜。作为最常见的根茎类蔬菜,白萝卜在各地都有种植和食用,其生熟均可食用,味道略带辛辣。我国流传已久的中医早有指出,饮用白萝卜汁,可以解胃火,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所以,如果想通过白萝卜汁来解胃热,请先咨询医师以了解自己的脾胃类型。不喜欢生萝卜汁的,也可以将白萝卜煲汤后饮用。
冰糖炖梨。看到这里,会有人发出疑问,这不是治疗感冒和嗓子干哑的食疗吗?是的,一般我们咳嗽有痰时,会做一碗冰糖炖梨。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冰糖炖梨也有着滋阴润肺和养胃生津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刚炖好或者还很热的冰糖炖梨,热气过重的食物反而会加重胃火症状。将一碗雪白的冰糖炖梨拿出锅,冷却后,再慢慢品尝吧。
喝水和多吃含水量丰富的凉性水果蔬菜,这一条对于各种胃火大的症状总是有效的。胃火过大常会使人感觉口干脸热,多喝水可以极大的缓解这些症状。同时,多多使用含水量丰富的凉性水果蔬菜,比如西瓜、西红柿、油麦菜、梨、黄瓜等。身体补水充分后,自然可以逐渐地将胃火浇灭下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02
  降低胃火的方法
  随时补充水分
  常喝温水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包括冷却体内燥热,促进表皮回圈,还能冲刷口腔中的细菌菌落,抑制生长,比较不会口臭。即使常呆在冷气房的人,水分蒸发较少,一天也要喝1300 左右,流汗时更要多喝。上火时适合喝柠檬水,多吃柑橘类等酸味的水果。不喜欢水淡无味,也可多喝舒缓茶饮,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银花等花草茶。
  提高睡眠品质
  睡不好会造成身体过度使用,容易上火,日夜颠倒更是大忌。从事脑力工作的人,血液回圈会集中在头部,导致疲累却睡不稳,这时可用足浴把火气往下带,让人睡好。
  其做法如下:先用温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处近三阴交穴,男性到脚踝即可),再慢慢加热水,泡到脚热、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足浴对改善皮表回圈很有帮助,泡一个星期就会发现愈来愈容易出汗,即使在冷气房,皮肤也不会乾燥。
  增加体表散热

  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切忌过量),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17
胃热,即是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其病理表现是,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 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中医词典相关释义:

【胃热(胃中热)】指胃受了邪热,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牙周肿痛等。参见“胃火上升”条。

【胃热杀谷】杀谷,是谷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叫胃热杀谷。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饥”。参见该条。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形容胃热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有烦渴喜冷饮,口臭,口唇灿烂,牙周肿痛,脘腹灼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等。如温热病见胃热壅盛,即阳明实热,可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

【胃火上升】指胃热化火,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龈肿痛,甚或牙龈出血等。参见“胃热”条。

食疗调理:
1.用鲜芦根、白菊花(干品)、鲜茅根、鲜荸荠、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熬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酌加盐及调料、味精少许化开、与蒜末同时加入,翻炒后起锅。此菜可清胃健脾。

3.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4. 枇杷15个。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治疗胃热验方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4、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5、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6、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本验方整理自<本草纲目>
第4个回答  2019-05-16
中医学名词。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变。胃火炽盛,可延足阳明胃经上炎,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等。
证名。胃火炽盛之证。证见烦热、口渴、牙疼、牙龈肿烂、牙宣出血、颐肿、面赤等。《校注医醇剩义·胃火》:“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宣出血,面赤发热,玉液煎主之。”《类证治裁·火症》:“治六腑火,胃火牙疼,颐肿,清胃散。”
五种“去火”食疗法
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栀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