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三,想考心理学~~求给些建议

我是二类院校学习园林设计的学生,想考心理学的研究生,理科成绩不错但是英语不是很好,所以希望能挑选一个专业课相对简单的学校。之前目标定在中山大学,但是它的专业课是全英文版。。。我希望学校能在东南沿海城市。。。很头疼,希望各路英雄给予指点,感激不尽

这是我考研的时候收集的一些资料,可以给你参考一下。具体地址忘了,反正我找了好些地方直接copy下了。

国内各高校心理学专业的特点(网友观点,仅供参考)
发表时间: 2004-6-10 11:34:21

国内各高校心理学专业的特点(网友观点,仅供参考)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点。如,
浙江大学的强项在于工业心理学等应用取向的心理学专业、北京大学的强项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个人认为这是国内最好的,主要是有张厚粲教师主持,她的书很经典,建议大家认真读一读)

首都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它曾经辉煌过,呵呵,很多现在的博导都曾经在这儿接受过林传鼎等人的培训。现在则处于上升时期,钱多、设备还可以,学校相当支持,但是除了动机与情绪这个博士点有特点之外,还没有形成自己更多的特色

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同样,吉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系的强项也在于此。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也不错。
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发展心理学两个博士点,此外还有基础心理学、教育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硕士点。这里基础心理学的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包括运动心理学,和 CIS等方面。西师心理系是以认知为主导专业方向的。科研及研究生培养以黄希庭和张庆林为首,黄希庭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常务理事之一,张庆林为现任系主任。黄希庭所带的研究方向是人格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张庆林带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生,以学习心理为主,亦是以认知心理学为主导的。
不用多说了,还是看看他们的招生简章吧,几年没有接触,没有想到他们招的研究生专业也很五花八门

华东师范大学的强项同样在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但是,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不错。

中山大学的强项主要来源于杨中芳这位著名心理学家的个人魅力,在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时间内,中山大学已经开始建立了一个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学生层次|(博士还没有开始招生)。

上海师范大学的主要知名的地方也许就在于他们对于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

山西大学主要是在教育管理方面,原来韩向明教授带教育心理学,
不过现在他退休了.他的研究生接班.心理测量也还可以.虽然不像北师大,但现在也在逐渐发展.

苏州大学那里有一个硕士点,本科没有!
好像苏州大学有一位先生在研究催眠.

四川大学今年也开始招心理的研究生拉,偏重的是精神分析,霍大同在那里主持大局,也蛮有号召力的。

复旦大学今年也开使招心理学研究生了。

另外还有相关的医学学院的医学心理学专业以及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社科院的社会学所的社会心理学。清华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室、南开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中心。

国内大学心理系排名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无愧为实力最强者,无论从科研水平、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素质都应该是首屈一指的,一般大学的心理系根本就无法想提并论。这里既有众多的德高望重的心理学的前辈,陈仲庚、邵郊、许政媛、孟昭兰、王苏、朱莹 、沈政,又有一些年富力强的心理学界中坚力量,如王登峰,钱铭怡,周晓林,李量,苏言捷等等等。而且以北大整体的人文气氛,呆在其中自然会从诸多方面受益良深。这就是为什么无数学子趋之若骛的原因。不过心理系在北大里只能算个小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科研水平及人才资源也许和北大不相上下,甚至更高。但心理所是一个纯粹的科研机构,没有大学里的人文气氛,也许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地处偏远郊区,呆在心理所里就象苦行僧修炼一样。我去过多次心理所,感觉就是关在鸽子笼里整天的做研究,视野狭小,非心理素质佳者不能全身而退。曾经有人被北师大和心理所同时录取保送,其本意很想去心理所,但只进去逛了一圈,立刻打定主意保送北师大,原因不言而喻。

北师大心理系从各方面条件来说在师范类大学的心理系中应该是佼佼者了,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北大心理系和心理所。尤其是心理学院的成立,北师大心理系的总体实力正在迅速膨胀。但总感觉北师大心理系弥漫着一股不甚严谨的学术氛围,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师范心理系的通病,很多事情都在做表面文章,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做事。教授研究生整天都忙的不亦乐乎,可是真正够分量有杀伤力的东西却很少出台。一句话概括:架子大,里面虚。我曾经出入北大和北师大,所感觉到的气氛完全不一样,前者紧张忙碌,后者安定祥和不知道是否从侧面反应某种学术氛围不同。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来不是一类重点大学,二来总处于同处北京的上述三家心理系或机构挤压之下。因此似乎很少有人知道首都师大还有心理系。但毕竟在皇城根下,这一点也吸引了一些不少的心理学工作者;平心而论首都师大心理系还是有一些人才的,而且拥有一个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博点,而国内还有好多师范大学的心理系连个博点都没有,如华中师大、东北师大、西北师大、陕西师大等。

除了北京的这几家心理系或科研机构,江浙一带也是心理学繁荣之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是大陆最老牌的心理系之一,一度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最近一些年似乎江河日下,在心理学界的地位与日俱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浙江大学心理学系前身杭州大学心理学系,是我国工业心理学的重要基地。在并入浙大后,无疑提高了自身的身望,以至于近年来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急剧增加。但事情总有两个方面,以前在杭州大学举足轻重的心理系,合并之后不过是浙大里的一个小兄弟,再无往日的威风。更有甚者,据传心理系其实好象是一个空架子,“没有什么人”(一个就读研究生的话)。自老一辈的心理学家退去之后,中间好象出现断层,至少目前系里缺乏一些重量级的人物来重塑昔日的辉煌。不远处好象还有南京师大教科院心理系,它们突出的优势就是心理学史和理论心理学。至于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苏州大学心理系虽然都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些小兄弟,而且非重点大学,但好象发展势头很是迅猛。

在京沪地区以外,最近一些年迅速壮大起来的心理系有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天津师大教科院心理系。这三个单位每家都依靠了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而起家。华南师大的莫雷,西南师大的黄希庭,天津师大的沈德立,这些都是在目前心理学界最重量级的人物,都是国务院学位办的委员(心理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掌握诸多心理系发展的生杀大权。尽管各自的学校都不怎么样,但心理系的实力绝对是国内一流的。而其他一些心理系也正厉兵秣马,竭力扩充自己实力。华中地区的华中师大心理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山东师大心理系、中山大学心理系等都是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

以上应该是国内最为有实力的一些心理系吧。不过也就是目前的状况如此,心理学发展势头之猛出乎好多人的意料,想想十年前还是一个冷门的专业。十年之后甚至几年之后也许格局会出现某些重要的变化。

注: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本文回复:

有幸听了莫雷老师的一堂《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短短两个小时就把整个体系简单明了的勾勒出来,真是佩服莫名。

呵呵,复旦的心理学系在1952 年院系调整时整体拨给华东师大了。

直到最近(2004年底),才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之下恢复了心理学系的本科专业和硕士点。主持人当然是孙时进教授,他的催眠心理学是国内有名的。

个人认为,中科所,北大,北师大,华东,浙大,西南,南师,华南,是一个更为合理的顺序。

同意前三名,至于后面那些,应该重排一下:华南与浙大并列吧,华东,然后西南,再天津师大、南师,(说明,我是按所知的发表文章的质量来排的,若不按这个来排,那就不叫心理系排名,干脆叫什么心理知识组织、宣传之类的力度排名算了)

排名有多种方式,就象是Excel表排序一样,用不同的类来排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若按拥有呼风唤雨的“重量”级人物来排,勿需置疑,肯定北师第一,其次才轮到中科院。若按“年老”的资格,华东也不差,但毕竟不能总提当年勇吧!

所以,我还是赞成按发表的文章数量来看!不要说什么,拿出SCI、SSCI的文章来比一比,别人就无话可讲,做不出研究还有什么可讲! “质量才是生命线”吗! 即要生存,就要承认“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个规律!

个人认为,近两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已经跃升为全国各个心理学系最有实力的了,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2005年成立的“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旗下聚集了大批的国内心理学专家和其他学科的专家,起码有超过8名的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学高级人才加入,同时,成立了第一个心理学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即将购入价格超过3000万的FMRI,重点在于研究基于脑的神经结构的心理学研究,其研究的方向和水平已经跟上了世界心理学研究的最前沿。因此,与楼主看法有所不同,我想,如果说前几年北大和心理所还在北师心理学的前面的话,那么,现在做这样的结论需要更加谨慎。

北大心理学哪里有楼主说的那么厉害!

另:
心理学为何成为热门专业
来源:http://www.ccpe.cn/
近年来心理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成为热门专业。以北师大心理学院为例,该专业是北师大录取分数最高专业之一。一般人认为心理学属于人文科学,招收文科生,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心理学院例年都招收理科生。这是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虽然是人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但研究方法更接近自然科学,比较重视实证研究和经验的积累。在北师大学心理学系,比较重视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训练,所以高等数学、实验心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都是本科生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学生要学会运用较为精确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每年招收70名左右的本科生,分为应用心理学和基础心理学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在前两年学习中基础课程安排大致相同,后两年学习中,应用心理学方向开设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广告心理学等选修课,但有些课基础心理学方向的学生也可以选。所以目前这两个方向差别不是很大。
心理学院每年招收120名左右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如果认真学习,努力进取基本上都可以考取研究生。由于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加之少数学生选择出国深造,所以每年实际毕业的本科学生并不多,就业压力也不算大。近年由于中小学对心理老师需要较大,本科生开始进入中小学工作,但人数不多。一般都是大城市中的重点学校。还有部分本科生去公司、电视台、出版社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职业,大部分与人力资源有关。
如果选择读研究生,本科生可以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主要有研究大脑与认知规律的基础心理学方向,研究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的发展心理学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的方向,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与管理心理学和心理测评的方向。

心理学研究生发展前景

心理学发展,无非两条路,咨询业和理论研究。
据国外许多家权威机构预测,心理咨询也在本世纪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心理咨询师将成为本世纪热门职业。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人生及社会问题。
不过各位也别太过高兴,一个行业的兴起,最开始是鱼龙混杂的,冲着这个考研有无用武之地还要商榷。
心理咨询专业性很强,国家要使心理咨询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行业规范。那有关方面是如何建立心理咨询业的呢?我们来看看《重庆晚报》的有关报道。
“4月29日,重庆市图书馆和四川语言心理学障碍研究学院联合主办的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班在市图书馆培训中心正式开学。据介绍,由于培训结束以后经考试合格者可颁发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学员可据此向工商部门申请开办心理咨询所,向电信局申请心理咨询热线,或应聘中小学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等。因此报名参加者十分踊跃。这标志着我市心理咨询业将进一步壮大发展。”
“通过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和技术水平。据悉,该院从1996年就培训心理咨询师,现已培训1000多人,其中已毕业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盖章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800人。”
不过古丽觉得这个 “培训 ”怎么就没有一丝正式或者说专业的味道呢?好象下岗再就业培训似的。因为古丽认为,心理学是一个专业性特别强的东东,而且涉及人的灵魂,培训,能达到目的吗?
还有《心理医生》,《心理辅导》等通俗心理杂志上,也时常出现关于“心理学咨询函授”的广告,主办部门还有中国心理学研究所。但是,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和科学发展,还是科班比较好,我个人认为。
现在心理学就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需要,要求有大量的心理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却是心理学本身的学术要求严格,心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不可能大量产生。
那么,应运而生的折中办法就是“培训”。这反映出这个行业的美好前景,(国家提倡,政策倾斜,社会需求,学术重视等),也预示着它在未来至少十年内的混杂发展和抢滩状况。
至于理论发展,中国还没有自己拿得出来的原创性质的理论研究,即使有也在萌芽状态。多的是对国外心理学理论的考察学习和状态关注。不过更容易出现大师级别的人,何况还可以对心理咨询事业做前瞻性指导,为这个考研还是不错的。
你考心理学研究生是为了什么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