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的四种类型

如题所述

电视纪录片是以影视纪实等多种艺术手段,对真人真事的详细报道和表现。其结构就是编导者对题材的组合、安排。它是客观社会生活和电视编导主观逻辑的统一,既是展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的轨迹,又是承载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的框架。结构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内容上又分为叙事式结构、抒情式结构、传统式结构、非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等等。我们经常运用的几种结构方式有: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和依据文理逻辑法。 此种结构方式是指:无视拍摄素材的客观时间、空间顺序,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叙事功能,彻底打碎摄像机镜头所客观地记录的一切,而依据纪录片制作者的主观文理逻辑编辑、阐述作者观念的电视纪录片结构方式。依据文理逻辑结构纪录片,不但需要解说词的观点新颖,独辟蹊径,也需要画面—用形象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这样的纪录片不仅具有现实的价值,同时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这种结构方式不但需要解说词的观点新颖,独辟蹊径,也需要用形象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以纪录片《伟人周恩来》为例,这是一部伟人传记,却既不走纵向编年的路子,也不循横向书事的成规,而是以横为主,纵横兼顾,适合于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服从内容。十六集洋洋大观,其中不少篇章涉及个人生平经历和几十年中国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难解难分,却能做到经纬清晰。其中,《周恩来与毛泽东》、《周恩来与蒋介石》、《中国第一外交家》、《周恩来与邓颖超》等,设题角度新颖,内容丰富,都足以独立成篇。在半个世纪的国共两党、两军历史上,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长期形成了一种极富戏剧性的特殊关系,从孙中山麾下的革命伙伴到分道扬镳互为死敌,从二次合作到再度对立,对立双方又有共同心愿。这种特殊关系是伟人周恩来历史性和人格力量的重要标志。第五集《周恩来与蒋介石》、第九集《铭刻在红岩上》和第十三集《梅园雪》等,把两党两军与两个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描写得跌宕起伏。可以说,没有这种结构篇章,不足以写活周恩来。《伟人周恩来》强调回顾历史的采访谈话但不忽视历史资料的搜集和使用,不忽视摄影和解说词的创作,全面驾驭多种艺术手段。凡是采访生动充分的篇章,不使用或少用解说词和音乐;有的篇章则让解说和音乐充分发挥作用。《伟人周恩来》最后播出的时候好评如潮,时过几年仍然令人记忆深刻,这不得不说得益于其结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