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库的中国冷藏库建设的现状

如题所述

2021年我国冷库总量突破8000吨

伴随着国家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冷链物流项目纷纷上马,各类冷链物流相关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各级政府意识到冷链物流对于保障基础民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发展重点。伴随着冷链新基建政策的逐步深入,冷链物流两端及流通环节的各类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逐步向体系化、系统化方向沉淀。2021年我国冷库总量达8205万吨,较2020年同比增长15.9%。

2021年我国冷库建设面积破1000万m2

根据物联云仓平台冷库数据显示,2017-2018年冷库建设面积增长最快,从286万平方米增长到了696万平方米,2019年我国冷库建设面积小幅下降为656.42万平方米。

2020年上半年中国冷库建设总面积超952.26万m2,较2019年底冷库建设总面积增长约45.88%。2021年冷库建设总面积在1047万平方米左右,增速约为10%。

华东地区冷库容量最大

从区域分布上看,据中冷联盟发布的《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显示,2021年,我国冷库容量区域分布中,华东地区的冷库容量最大,占比全国冷库总量的39.92%;其次是华中地区,占比达13.64%。

坡道库占比逐年增加

冷库的仓储形态主要有坡道库、楼库与平库,各个仓储形态的特点及优缺点如下所示:

目前我国冷库的主要仓储形态为平库与楼库,坡道库尚未普及,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在2019年时楼库与平库的占比分别为49.71%与47.49%,坡道库仅有2.8%;2020年上半年坡道库的占比提升到了6.19%,楼库与平库分别为46.52%与47.29%。根据物联云仓预计,未来坡道库的占比将会越来越多。2021年坡道库占比增长至9.27%,楼库与平库分别为45.40%和45.33%。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28

容量和规模
(1)冷藏库容量: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各地冷藏库容量增长较快,至2008年底,全国冷藏库总量已突破1100万吨/次,其中畜肉类冷库容量为550万吨/次,水产冷库为262万吨/次、全国供销系统的果蔬冷库为210万吨、冷冻饮品类冷库10万吨/次。
(2)中国的大型冷藏企业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们冷藏库建设出现一个现象,新建了一批由多座单体万吨级冷库组成的“冷库群”,这对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行能耗,规范管理都是有利的,并形成了中国数家冷藏行业的“航空母舰”企业。
如上海锦江国际低温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下属吴泾冷藏公司、北京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冷冻厂和浙江省杭州联合肉类集团冷藏分公司。
上海吴泾冷藏公司
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冷藏库总容量为26万立方米的四座万吨级单体冷库(每座高7层、1.3万吨)构成,其低温冷藏总容量为52000吨,高温冷藏库容量为1200吨及冷冻间52吨/次,配有完整的运输设施,建有三股道铁路专用线,沿黄浦江有万吨级的固定深水码头和千吨级专用浮动码头;有八个公路月台,可供近百辆汽车同时装卸作业。
1.2 冷藏库功能与管理体制
在计划经济年代,冷藏库主要是按产权所属系统和储存商品的种类划分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外资、港台商和民营企业进入冷藏行业,尤在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省已占有相当比例,现已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格局。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一部分冷藏库的服务功能开始面向市场,逐步向社会公共冷藏库过度。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旺吞淡吐”的“蓄水池”逐步向“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方向发展。
1.3 建造方式
中国现有的冷藏库中,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多层土建式冷藏库占大多数,以上海市为例,若按容量计算,土建式冷库要占全市冷藏库总容量的82.41%;若按座数统计,土建式要占总座数的86.13%。但90年代起新建的冷库,绝大多数已采用单层、高货位的预制装配式夹心板的做法,现场安装迅速,大大缩短了建库周期。
1.4 专业性冷藏库有了一定的发展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除了传统的冷却物冷藏库,冻结物冷藏库以外,我国各省市陆续兴建一批专业性冷藏库,如变温库(多用途冷库)、气调库、立体自动化冷库、超低温冷库、粮食冷库、生物制品冷库和化工原料冷库等,这对于完善我国现代冷藏技术体系起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