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中是否有运用管理学方法

如题所述

有,这些资料你可以看看。

论管理学知识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在这一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高科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面临严重挑战。管理者作为企业的火车头,在把握企业经营方向、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下面我就来论述一下管理学知识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首先,何为企业?企业是从事商品的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生存在特定环境中,现代企业的直接环境就是市场,满足市场需要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市场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地在不断变化,企业必须跟紧市场,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经营策略等,以满足市场需要。 企业的目的是实现产值最大化、销售收入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企业财富最大化。但由于市场因素的复杂多变,企业的目的往往不能完全实现,这就需要管理者进行适度的取舍。一般的决策方法有:增量决策法、盈亏平衡决策法、线型规划法、决策树法;非确定型决策法有: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后悔值法、指数平滑法等。至于每一种决策方法,我就不一一详细论述了。 20世纪的先驱们发明的工业管理使相关的政策思路和众多的科学发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偏差分析、资金预算、项目管理、品牌管理、多部门结构、业绩报酬论、战略计划等在内的现代管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最终成功地促进了全球的繁荣昌盛,这些要归功于丹尼尔·麦克凯轮、菲利德瑞克·维斯娄·泰勒、马克思·韦伯、切斯特·伯纳德、爱德华·戴明、彼得·德鲁克以及其他所有现代管理的奠基者。 然而,时至今日,面对全球化的巨大冲击,人们现有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还能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下面我以海尔为例。海尔集团是20世纪中国出现的奇迹之一。1955年,它作为一个手工业合作社得以成立;1958年成为合作工厂,取名为青岛电视机厂,有被命名为东风电机厂;1979年,电机厂与青岛工具四厂合并成立青岛日用电机厂;1984年1月1日,又成为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9月12日,青岛电冰箱总厂与德国利勃海尔工程有限公司签订电冰箱制造技术合同,电冰箱总厂引进利勃海尔的技术和设备开始生产电冰箱。从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的到来开始,这个厂由一家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被美国家电杂志评为全球同行业企业增长速度之首,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亚太地区最具信誉企业。海尔总裁张瑞敏也因此登上过哈佛商学院和全球财富论坛的讲台。海尔发展之快的主要动力是创新精神,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八个字就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自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成立至1991年的7年时间里,海尔在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管理,坚持技术进步,通过狠抓产品质量,创立了海尔冰箱名牌。人是质量中最关键的因素,第一流的产品是第一流的人干出来的,质量实质上是员工整体素质的体现,抓质量应该首先从人抓起。海尔做到了古典管理理论中与行为管理理论相结合。即有科学管理理论中的要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又有人际关系学说中的同时满足员工的经济物质与社会心理需求。据说,1985年,集团总裁张瑞敏毅然决定,将76太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的冰箱,由责任者亲自用大锤砸毁。这次事件在员工中造成极大的震动,员工的质量一时从此有了质的提高。 海尔还有十分优越的内部环境。海尔始终坚持技术进步不停歇,海尔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技术开发,确保了市场上的技术领先地位。在无氟节能冰箱研制上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成果曾代表中国和亚洲先后参加了美国“世界地球日”、维也纳“氟利昂及哈龙替代国际学术交流会”、印度新德里“国际无氟成果研讨会”等多个国际学术交流会,引起世界的轰动,被世界环保组织誉为“世界多一个海尔,地球多一份安全”。 1992年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海尔抓住实际先后兼并青岛电冰柜总厂等18个企业,并投资新建海尔园,开始二次创业,现在海尔产品涉及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彩电、计算机和手机等领域,形成46个系列,8600多个品种规格的多元化产品群。 以市场规律为依据,在质和量的矛盾前面,海尔总是首先确保产品质量,然后再扩大产品的产量和规模,以质取胜,以名牌取胜。 新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坐标,新产品从设计、试制到投产过程中,都按名牌产品的要求进行管理,从而保证每一代新产品投入市场都能成为占领市场的新式武器。每当一个新产品问世后,就不断寻找其不足之处,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用户的心理,以此设计新的产品,开拓新的消费需求领域。 管理方法不断改进创新,以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为重点,把IE、6S活动、网络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等引入企业管理,使名牌产品处于先进的全方位优化管理之中。 海尔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良性运转机制,一直把抓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并且不断推陈出新,结合实际创造了许多很有特色的管理方法,神话了OEC管理,丰富了OEC管理的内涵。 在市场竞争中,有品牌但没有规模,但品牌无法发展与保持;有规模但无品牌,则规模也不可能实现,为此,海尔提出了“联合舰队”的管理模式。即海尔集团的模式不应是一列火车,而应是一只联合舰队,每一舰队既有自己很强的战斗力,有可联合作战,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样,就能以一个品牌产品发展为一个品牌群。延伸了品牌的范围。 现在,海尔的产品形成了变频系列、抗菌系列、健康系列、环保系列、智能化系列家电等42个系列,每一个系列又具有不同的创新点,分别在技术、概念。需求、外观设计等独具特色。 在总裁张瑞敏“走国际化的道路,创世界品牌”的思想指导下,海尔集团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取得了持续稳定高速地增长,其品牌价值居中国家电业榜首,在国际市场的美誉度也越来越高,1997年,国家贸易委确定海尔为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的6家试点企业之一。在这种环境下,海尔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品牌,每一个员工首先应该成为国际化的人才。海尔集团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必须适应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大目标,为企业培养真正具有国际化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海尔认为:在新经济时代,人是保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人人都应当成为创新的主体,为此海尔设计了创新链的思路。企业内外部有两个市场,内部市场就是怎样满足员工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外部市场就是怎样满足用户的需要,在海尔内部,下道工序就是用户(他就代表用户,或者他就是市场),每个员工最主要的不是对他的上级负责,而是对他的市场即下道工序负责,同时,海尔提倡即时鼓励,以此来充分挖掘和发挥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海尔认为,企业不缺人才,人人都是人才,关键是企业能否将每个人所具备的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为了把每个人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开发出来,海尔人“变相马为赛马“,并且在全体员工认同的情况下,不断实践、提高。具体表现为:在竞争中选人才,用人才,就是要将人才推到属于他的岗位上去赛,去发挥最大的潜力,去最大限度地选出优秀人才。这是一个有利于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制,使每个人都能在企业里找到适合自己价值的位置。 企业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多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等“本位素质“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作为企业,重视员工身体素质的提高、智力素质的开发是其工作的重要的内容,但最重要的是对员工道德情操、价值观、行为准则、敬业精神、责任心、纪律性等人
本素质的开发、培育和塑造。人是整个企业中最宝贵资源和财富,离开了人,一切机器、设备可能成为一堆废铁;离开了人本素质,一切操作技术、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以至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有人把企业文化的实质概括为:以人为中心,以文化指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企业员工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