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和郑成功的伟大功绩

如题所述

一、戚继光功绩

1、戚继光生平事迹,主要为十余年在浙、闽、粤平定肆虐沿海的“倭乱”,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安全;十余年在蓟辽戍边,修理长城,抗击蒙古部族的侵犯。著有军事著作《纪效新书》十八卷本、《练兵实纪》十四卷本,以及《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等。

2、戚继光善于因地制宜创新战术,利用当地材料制造武器,改进创新火攻武器;更善于利用和创新各种战船、战车,改善明军水陆装备;同时还创造性地在城墙和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以利攻守。这些创造显示他不仅是个军事家,还在兵器和军事工程上都有突出贡献。

二、郑成功功绩:

1、1645年,清廷军队进入江南不久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投降清廷,母亲田川氏在乱军之中自尽身亡:然而郑成功率领他父亲留下的残余旧部拒不投降,继续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抵抗清朝的主要力量之一,郑成功曾一路突袭包围江宁重镇,但终究是寡不敌众被清军击溃,他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等地。

2、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克服种种困难于次年击败荷兰印度公司在台湾的驻军,成功的收复台湾,开始了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14
戚继光主要成就:创建戚家军 ,南平倭寇,北御蒙古。
郑成功主要成就:东南抗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创建明郑。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第2个回答  2015-05-23
戚继光抗倭名将,扫平东南沿海的倭寇,造福一方百姓。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两位都是民族英雄。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5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1]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郑成功(1624.8.26-1662.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1] 。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