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怎么造成的?

在教室我很害怕从门口走到自己座位上,害怕别人看我,走过去很不自然!(尤其害怕男生看我)
平时走路人多了也很不自然,不知道该怎么走的好!买衣服试衣服照镜子的时候我就感觉脖子伸不开,肩膀很硬很不自然,感觉别人看我在说我什么???????! 我有点自卑,因为我肩很宽,只要和我比较好的朋友同学都说我肩宽,显的很壮,我是女的 五大三粗的感觉很吓人! 这么说我我连腰也不敢直起来了.....- -就因为都说我肩宽我在众人面前走路很别扭很别扭,我知道人家根本就不看我,但还是在那自做多情的.我要怎么克服呢?? 我觉得一个女生肩再宽也不至于我这样的吧?
我没有对视恐惧症啊我晕

其实,我还羡慕肩宽的人呢,我觉得我溜肩呢,可是,我也有其他让别人羡慕的啊,比如别人都羡慕我个子高,哈哈,长了个好个。
其实你觉得你自卑,是因为你拿别人的优点和你的缺点比较了(当然这只是你自己认为的优缺点,而别人并不一定会这样认为,就象我,我还羡慕你肩宽呢呵呵)。
试着平时多培养自己的自信感,自己认为好就行,何必在乎那么多人的眼光,也许别人关注的眼光是因为欣赏你呢。
我给你找了些克服自卑感的话,你自己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希望你能成为快乐的公主:)

自卑是因为自我形象受到干扰而成的,通常都是跟早年的成长经验有关。一个人可义经由家人说话语调、行为姿势中明白“我是谁”,如果这个早期的经验是不健康或不完整的,就可能对那个人的自我形象认定造成困扰。如果你能够重新评估你自己的早年经验,找出问题来,你就能够慢慢建立你的信心。

人类的自卑心也来自人类的知识,因为人类会思考,思考就会懂事,懂事的人就会比较,比较的人就会自卑了,再也不去相信自己的能力了。例如:一个残废的人,一定会有自卑的心,当他小的时候,不会思考的时候,还不懂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残废,不知道自己是残废,所以他小的时候就不会自卑,一旦他会思考,一旦他懂事了,看见了正常的人,知道了自己残废,就会很自卑了。

你总是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好,什么都不如人,做事总是不成功,你说得对,你确实缺乏信心,你必须克服自卑心:

(1) 你要省思自卑为你带来的痛苦。想想看,一个不够自信的人,有些什么痛苦?自卑能不能够令你快乐?自卑能不能够让你有颗平静的内心?想想看你的痛苦,然后你就要告诉自己,你不会再继续栽培自卑这种负面的情绪,你会栽培更多的正面情绪,例如:慈悲,自信,诚实,等。

(2) 如果你要克服自卑,你就要认为你是有这样的能力。你要诚实面对自己与他人,知道自己能做与不能做,诚实评估自己的实力,你就不会缺乏自信的了。你要对自己诚实,因为诚实是缺乏自信的解毒剂。一个人对自己的实力越清楚,越不会缺乏自信,也越喜欢现在的自己。反而是对真实的自己不太了解或者有错误期望的人,较容易缺乏自信。

(3) 因为人类有比较的心,所以人类会自卑。如果要使自己充满信心,首先就不要去跟别人比较,告诉自己每一个人都有优异的一面,也有差劲的一面,所以没有什么好比较的。例如:你认为那个人比你帅,你很自卑,这是因为你拿那个人最优异的一面来和自己做比较,当然会自卑。告诉自己,他虽然长得帅,可是他在公司的职位比自己低,所以没有什么好自卑的。每一次看到别人优异的一面,千万不要想到自己差劲的一面,要立即想起自己比那个人优异的一面,就会充满自信,不会自卑了。

(4) 因为人类懂事,所以会自卑。如果要充满信心,某些事情就不要知道太多,比如说:你考试得了80分,你很有自信,你很高兴,如果你到处打听别人拿多少分,知道了有人拿了100分,你一定会很伤心,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很自卑,觉得自己的成绩和别人差很远,这是因为你知道别人的分数,所以才会这样。要使自己不自卑,就尽量不要知道你认为不需要知道的事情,知道得越少,你就会有信心的了。

反过来看:如果你比别人懂事,你知道的比别人多,你就会充满自信的了。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就说说你知道的事情,不知道的事情千万不要说太多,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你就会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了。

(5) 你要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是可以的,我是做到的!你要时时刻刻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和眼光。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不要被别人影响,自己解决,你就能够做到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了。

(6) 有时候自信可以来自一个人的外表。如果你不够自信的话,你很自卑的话,你就要装扮自己,让自己增添自己的自信。长得不漂亮或者不帅也没有关系,样子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装扮。例如:女孩子通常化妆后,就会比较有自信,男孩子通常戴上领带,穿着外套会比较有自信。这些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觉得自己和别人比较起来,外表还不错,所以就会自信。

你的问题除了自卑,还有害羞。你提到自己不愿意跟女孩子交往,总有点怕怕的感觉,特别是人多的地方。你提到自己性格内向,内向的人通常比较害羞。想想看你的亲人和朋友,你的熟人,你会害怕他们吗?你会不会抗拒跟熟人交往?你是不会害怕,也不会抗拒跟他们交往,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你们已经熟稔了。其实,跟女孩子做朋友也是一样的,不管你内向还是外向,只要你跟别人熟稔后,你就不会害羞了,你会很自然的跟她们交谈。所以如果你要克服害羞,就一定要主动走出第一步,去认识一些女孩子,不必太多,两三个就够了,然后慢慢跟她们做朋友,慢慢去熟悉这些朋友,渐渐的你就不会不愿意跟女孩子做朋友了。你的害羞也是因为你的经验不够,你不习惯跟她们做朋友,多出去认识认识女孩子,多跟他们接触,你越害羞你越应该跟她们接触,多找机会跟她们聊天,跟他们一起吃饭,跟她们一起玩耍,你跟她们相处久了后,有了经验,你会发现你对着他们的时候就不会害羞的了。

最后,你提到自己总是怕自己说错话,怕被别人笑,所以你说话的时候就会口齿不清,这个问题除了是自信的问题,也是敏感的问题。你一定要克服敏感的问题。你要告诉自己,其实很多人都不会去注意别人怎样说话,因为很多人都很忙,他们的生活已经有太多烦恼了,所以他们是不会特别注意别人怎样去说话。反而你自己太过注意自己的话,说起话来就不会自然,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别人去注意你。如果你被别人笑话了,你要告诉自己很多人笑了后,转头就会忘记了,他们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他们有太多私人的问题与烦恼,所以他们不会时时刻刻去记住你做过些什么让他们笑话。其实在别人的眼中,你被笑话根本就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太过注意自己的话,就会形成敏感,你就会觉得很不舒服,导致自己自卑,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就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太过介意别人去笑话你,自然一点,不要想太多,你会发现自己不是什么都不如别人,你会发现很多人喜欢跟你交朋友。

你害怕跟别人争执,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你觉得自己懦弱。你错了,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修养的人,一个懂得限制自我的人。跟别人发生争执有什么好处?每一个人的自尊心那么强,自我中心那么大,你认为别人会认输吗?争执有什么后果呢?可能会导致彼此伤害。避免伤害的人不是聪明的人吗?另外,争执是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对与错都是个人标准而已。对的标准是什么?错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你知道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为了一句话大打出手,甚至捅刀子,其实一句话能够对你有多大的伤害呢?如果为了一句话去争执,岂不是更加笨?不是连一句话的肚量都没有?最勇敢的人是去避免争执的人,因为这些人不要伤害别人,喜欢天下太平。如果一个人对天下的人都没有伤害,他难道不是最勇敢的人吗?如果天下的人都这么勇敢,天下不是太平吗?这才是最高的勇敢啊!所以你不要太过自卑,你不是什么都不如人,你比别人更好呢!对自己要有信心!

做事半途而废,是恒心的问题。恒心要靠你自己。尽量去做一些你有兴趣的事情,也许你就不会半途而废了。

其实很多人的自信心都不高,他们都会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够好,只不过他们不会让别人看见而已。面对着别人,他们总是戴上面具,不让别人知道他们内心的自卑。所以,你不要以为只有你自己不够自信,别人也是一样的,你也要学他们,戴上面具,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弱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14
现代社会有许多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不明白心理的规律。
河北衡水市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修老师,以前患过10来年的心理障碍。后来在试用各种方法,阅读各种资料后,自已领悟到了心理的规律。也帮助了很多的人走出了心理的误区。这些心理规律即使对正常的人的心理也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心理也被作为一种事物来研究。但心理不同于一般的物理现象。所以好多人对于心理问题走进了误区,机械地看心理问题,现实中的物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明确,很机械,但心理就不一样,它变化多端。所以如果医院用药物治疗心理障碍作为主要手段,就是错误的。心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心理的原因,只要思想变好了,问题就解决了,跟体质没多大关系,除非是心理影响伤害到了身体,需要对身体治疗。
弗洛伊徳的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虽然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但还是很不完善的。而且在我们心理的实际应用上没多大作用,比如你如果对汽车的各部分都相当了解,但是你驾车技术不好的话,你车也是开不到好的,而如有一人对汽车各部分都不了解,但他驾车技术好,他就可以把车开的更好。心理也是一样,我们的心理驾驶技术决定了我们的心理运行的好不好。弗洛伊德晚年的研究使他自己陷入了完全的悲观,不但对心理治疗感到完全的悲观,甚至对整个人类也感到了完全的悲观。弗洛伊德本人并没有实际治愈过一例典型的心理障碍患者,而且弗洛伊德本人也承认这一点。
怎样让我们的心理变的更好呢?从古到今,有着对此各种各样的讨论。其实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老子,庄子,佛教的禅宗中得到很多有有益的启示。但是一提到宗教,很多人可能就想到那些迷信的东西,当然,其中迷信的部分我们不要信,那是肯定错误的。但是这些古人的思想中确有许多可取之处,比如关于心理方面的一些知识方法,也可以说是技巧。 比如佛教的禅宗,提倡顿悟。其实这个开悟就是对心理规律的技巧方法的掌握,但它不当当是个知识,它是一种体验,它要你自已去真实感受它,要实际运用它,觉得好了,你就会知道了。就比如你没吃过一样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它的味道,你还是不会知道它真正的味道,只有你亲自吃了后,你就立刻知道。当然,我们也不要把悟当成是什么成神成仙的事,没有那么神的。我们只把它当成是对自已心理的一种领悟。
这是个什么方法呢?其实它是太简单,简单到你可能不会认为它是个好方法,它才会从我们眼前溜走。我们喜欢把问题复杂化,我们的本能使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更不正确。所以才有禅宗里的棒喝,就是师父拿着根木棒要逼徒弟领悟,就是说这么简单的东西你还不知道。
这个方法就是“接纳”。就是诚心接纳你所有的感觉,感受,想法,行为,痛苦,害怕,高兴等等一切。就这么简单。要注意是一切,不管再怎么痛苦,再怎么难受,再怎么不合理,都接受它,接纳了,你就会好。在接纳的同时,你也可以观察自已的心理到底在想什么,去感觉自已的感受,就好象看另外一个人一样。这就好象佛教里的俗语,“观照”和“觉知”。当然,你没去想怎样接纳,你也可以是在接纳。
这个方法对于正常人,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都是一样有用的。其实所谓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区分界限是不大的,甚至就在一念之间。
我们可以用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做为例子,这样更容易理解。比如,有个有心理障碍的人,他每天总在睡前要看一下门关了没有,即使他已经知道门关好了,他还是要去重关一下,如不去,他就不舒服,而且几乎每次门都是已经关好的。他意识到这是个病,为此很烦。如果运用接纳的方法就是,你就接纳有这种想法,有这种行为,接纳自已为此而产生的烦恼。那你就会变好。其实我们有古怪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想法呢,为什么不那样想就是正常的,我们如果把有那种想法和没那种想法都看着是正常的,那我们胸怀就更宽广。就比如庄子的家人死了,他一点都不伤心,反而敲乐器,别人觉得不正常 ,就问他为什么不难过,他说,人死了就是难过的事吗,人死了,与天地同眠,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那个总关门的人,就是为有这样的想法而烦,所以他就努力压制这样的想法,但是心理就是这样,你越压制,他越对抗。这样相互对抗,冲突就会越来越大。这是愚蠢的做法。可笑的是,世上的许多人恰恰喜欢这样做,还美其名说坚强,其实,如果他去接纳这种想法,接纳这种行为,那么渐渐的反而就会变好。当然,这是个渐变的过程,这点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蜕变,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变好。就象我们在睡觉时,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睡着的,你从不会知道是哪一刻睡着的。当然这个蜕变的时长因人而异,有些人很快,只需一会儿,有些人则要几天或者几十天。
当接纳时,我们的心理反而慢慢不再对抗了,这时我和我们的心理成为一体了,就象“无我”那样。有一个典故,有人问佛,我为什么烦恼呢,佛跟他解释后,他立即顿悟了,佛大概的意思就说,是你自已在烦,是你自已一直在纠缠你的心,本来你是不烦的,你为什么要去纠缠它呢,也就是说你接纳你的烦恼,你就不会烦了。所以也有个典故,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就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惠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勤拂拭正是自已没有必要的纠缠。所以佛教常常以小故事来启发人们。
那个关门的人其实更多的是为有那种想法而烦,当他接纳后,他可以常去关门,甚至还可以喜欢上关门,但他也可以不去关门,如果不关门有不舒服就接受不舒服。这样渐渐地,关不关门对他就无所谓了。心理也没什么障碍不障碍了。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我们话语有时难以表达清楚,但只要去体验就容易明白的,而且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实际体验。
另外我们也要相信接纳就会好,信则有,不信则无,这虽然很主观,但心理就是这样的,你不信的话,你连体验它正不正确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客观的心理科学。禅宗的悟也是客观的心理科学。
再比如有些人会失眠。对于失眠,药物治疗是没什么用的。完全是心理原因。当失眠时,你就这样想,我就让它失眠,一直醒着到天亮我也真的接受,有烦恼有担心我也接受,当然你闭上眼睛,摆好了睡觉的姿势。你要相信接纳就会好的。而的确实际上就是会好的,慢慢地,不知不觉你肯定会进入梦中。这个过程也是很微妙的。
总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都大同小异。解决的方法也差不多。有心理障碍也不一定是坏事,正所谓没有迷哪来的悟,没有悟也就没有迷。
其实我们还可以由这种体验领悟到很多道理。还有象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我们的工作是工作,如果我们不工作时,就是在玩吗?不工作时,我们的身体在运行,嘴巴在呼吸,在一定意义上不可以说是工作吗。所以你即使一事无成,和做成大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样的,这就是你的思想要有包容性。有时候世俗的思想是片面的。还有老庄思想的柔弱能胜强硬等等,都是很有道理的。
当我们接纳了自已时,我们还可以体验到更多的感受,有时候即使你一个人静坐时也能感受到无比的愉悦,你也会知道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一波又一波,而且不受我们想法控制。很多时侯你的思考变的根本不重要了,你只需去体验,你没去想接纳,但你是在接纳,而且接纳的更好。我们的思考有时反而束缚了我们,丢开了可笑的思想,我们会变的更自由,更精彩。我们的心是很大的,我们体验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的。有太多的问题我们不明白。好多人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对于一些问题,你不要去想为什么,不要去钻牛角尖,你想也想不明白,一句话,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的脑子的思考力实在是很渺小。我们的世界也是很矛盾的,真理和错误都是相对的,真理在一定意义下是错的,错误在某种意义下又可能是对的。有时我们的言语很难表达出好多事情,言语表达也有许多不完整性,所以争辩也是没有多少意义,你争赢了也不一定是对的,争输了也不一定是错的。只要我们体会到其中的真正的意思也就足了。
如果你觉得好,以后一定多帮别人回答这类问题
第2个回答  2008-03-07
对视恐惧症的苦恼在青少年中并不罕见,属于对人恐惧的一种。就表现来说, 可称之为对视恐惧。有这种心理的人坚信,自己的眼神会透视别人的内心 秘密,也担心自己的隐忧通过眼神儿泄漏出去。一旦发觉自己的余光与别 人相遇,这种心态就以恐惧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视恐惧的实质是异性相吸的扭曲。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不知不 觉地会对异性萌生兴趣。如果得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种兴趣会 作为动力促人奋发向上,尊重而有教养地与异性交往。如果封建观念严重,为对异性的兴趣是不洁的、卑下的,就会千方百计加以掩饰。但青春的 萌动发自身心内部,非人力所能遏止。过强的自我控制会使对异性的渴望 以变态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要求自己目不旁观,比如要求自己在异性面 前从容自若等等。一旦达不到自己“内定”的标准,就自认为动机不纯,怀疑别人对自己心存鄙视等等。对视恐惧由此形成。

出现对视恐惧时,最忌讳的就是强行控制。对视是对周围事物的弱注意,对于正常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刻意控制,动机虽是减弱对视,事实上却起到了给对视“充电”的作用,使弱注意变成强注意。对视恐惧之所以越控制越重,奥秘就在于此。

怎样调节对视恐惧心理呢?

①正确理解。对异性的兴趣和注视是正常的,通过健康、愉快、高尚 的交往,会使之得到释放与升华。②反向调节。试着让对视变得更强,甚至照亮四方。但余光毕竟是对视,终究会因力不从心反而变弱。③现场实 验。请几个好友环你而坐,让他们透过你的余光猜测你的心事,或用自己 的对视刺激他们的眼神儿。然后请大家坦言实验体会。他们的回答定会令 你感到先前的担心纯系自扰。要求:相信大家不会讲假话——哪怕是善良 的假话。④改变认知。对视能注意到别人,但别人看不到我们的余光,更 不能被我们的对视所刺痛。

如果有谁因你的对视而战栗,该寻求心理矫正的是他,而你完全不必 花钱咨询。

忠告:目光不是激光,不伤人的。做正规心理咨询。
第3个回答  2008-03-06
你的这种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你要知道的一件事就是:你要为自己生活,为自己美丽,为自己精彩!
你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你的生活不是以自己为中心,你总是在让别人用别人的眼光衡量自己,总是围着别人转.
多想想鲁迅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肩膀宽并不是坏处,人家当模特肩膀窄了还不行呢,撑不起衣服来。我有很多同学也很壮,肩膀很宽,但是她们蛮自信的,还有好多人追求呢。
开朗点,没事,女孩的美不是一个肩就能代替的。你在乎的是你的肩,但是也许别人更看重的是一个女孩子的学习成绩,心灵美,或者……
把这种心态放下,放开,全心投入到学习中,生活中去,让别人看到一个精彩的你!光鲜的你!
愿你美丽大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3-06
让自己自信一点
有这样一个青年,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两三年了。他在听了一次成功心理课之后,颇受启发和鼓舞,心情为之振奋。他在课上的当众讲话练习中说:“所有的成功者,尽管他们的出身、学历、境遇、职业和个性等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自信主动。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今后,我一定要自信!“大家对他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

可是,过了没多久,他又变得情绪低落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上课的时候信心十足,可一回到单位就变得不自信了。原来,他所在的研究室,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比他学历高,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只有他一个人是大本。所以,不论他在家里事先想得有多么好,只要一上班就“前功尽弃“,只感到自卑而无法自信。

由此看来,自信的道理不难领会,但要真正拥有自信意识,就不那么简单了。

自信还是自卑,是和别人比较出来的吗?是由学历、职务和业绩的高低所决定的吗?说来这位大本毕业的年轻人本该很自信了,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他已经是“天之骄子“了。然而他又很“不幸“,在本单位里他的学历却最低,因而他无法树立起自信心。那么,他若成为硕士、博士就能拥有自信了吗?恐怕不行,因为硕士、博士的上面还有研究员和院士呢!如果真的这样比下去的话,恐怕他即使当上了国家总统也难以自信,因为一个穷国的总统见到富国的总统便又会不自信了……显然,一个人要真正拥有自信、首先要突破这种“狭隘比较“的心理障碍。

一个人凭什么自信呢?

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暗示,也就是说,某项重任或创新一旦成功了,这个人就会自信。然而,此话虽不无道理,却仍未道出自信的根本依据。一个人在做某件事,尤其是在担当重任或大胆创新的时候,就需要自信,也应当自信,而不是只有在成功之后才能自信。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能干和美丽,往往是因为你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的缘故,或者是把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模式相比较的结果。人们常常是看到别人怎么美好和幸运,总希望那些美好和幸运能被自己所拥有,却很少想到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和美丽,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

“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城那座神庙里惟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突破性的新阶段。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目标,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

认识自我,是我们每个人自信的基础与依据。即使你处境不利,遇事不顺,但只要你赖以自信的巨大潜能和独特个性及优势依然存在,你就可以坚信:我能行,我能成功。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境遇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识究竟如何,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拥有真正的自信。请记住,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拥有自信、自主、自爱,你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出现应有的风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