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三十 英语

一到三十,英语全写哦哦

1-10: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11-20: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

21-38twenty-one,twenty-two,twenty-three,twenty-four,twenty-five,twenty-six,twenty-seven,twenty-eight,twenty-nine,thirty.

拓展资料:

英语简史:

卢恩语(Futhark)→古英语(即盎格鲁-撒克逊语)(Old English、Anglo-Saxon)→英国英语(English)

即恩→盎→英的三个相似的有规律的音节的之间的相互变化。

古英语受低地日耳曼语影响很大,比如动词,基本词汇,发音,复合词结构,形态变化很复杂,但是与现代的标准德语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现代英语并非起源或演变自罗曼语族亦或是法语,但是数万现代英语词汇,很大一部分来自法语,约5万英语词汇与法语接近甚至是完全相同,现代英语和多数现代欧洲语言都改用字母拼写。

公元1066年,割据法兰西王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王国,成为英格兰国王,所有的英国贵族也都换成法国人,并且和法国本土的贵族通婚。

诺曼征服的三百余年间,英格兰王国的君主与贵族都讲法语,教士们则习用拉丁语,中古英语。1500年左右,中古英语演变成为近代英语。

参考资料:

英语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1

一、 英语一到三十如下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twenty-one   twenty-two   twenty-three   twenty-four    twenty-five   twenty-six    twenty-seven    twenty-eight    twenty-nine   thirty

二、拓展资料

英语(English),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是由古代从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德国、荷兰及周边移民至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部落的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


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根据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计算,英语是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英语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也是欧盟的,最多国际组织和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拥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语使用者人数,仅少于汉语和西班牙语母语使用者人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1.one
2.two
3.three
4.four
5.five
6.six
7.seven
8.eight
9.nine
10.ten
11.eleven
12.twelve
13.thirteen
14.fourteen
15.fifteen
16.sixteen
17.seventen
18.eighteen
19.nineteen
20.twenty
21.twenty-one
22.twenty-two
23.twenty-three
24.twenty-four
25.twenty-five
26.twenty-six
27.twenty-seven
28.twenty-eight
29.twenty-nine
30.thirty

希望可以帮到你。英语牛人团祝您天天开心!^_^追问

en,3Q

追答

是一个一个打的很辛苦呢~ 如果满意的话欢迎采纳哦!^_^

追问

呵呵,最佳啦,别忘了谢我哦。呵呵
﹎ ┈ ┈ .o┈ ﹎ ﹎.. ○
﹎┈﹎ ● ○ .﹎ ﹎o▂▃▅▆
┈ ┈ /█\/▓\ ﹎ ┈ ﹎﹎ ┈ ﹎
▅▆▇█████▇▆▅▃▂┈﹎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具体写法如下: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6.six
7.seven
8.eight
9.nine
10.ten

11.eleven
12.twelve
13.thirteen
14.fourteen
15.fifteen

16.sixteen
17.seventen
18.eighteen
19.nineteen
20.twenty

21.twenty-one
22.twenty-two
23.twenty-three
24.twenty-four
25.twenty-five

26.twenty-six
27.twenty-seven
28.twenty-eight
29.twenty-nine
30.thirty

拓展:英语数字的读法

    从这个数字的后面数起,三位三位用逗号隔开,依次是千位,百万位,十亿位。

    百位数与十位数之间用and连接,十位数与个位数之间用连字符号连接。

    在表示具体某一数字时,billion(十亿),million,thousand,hundred不能加“s”。在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时,这些词可加“s”,而且,应与介词of连用。
    例:millions of 数百万,thousands of millions of 成千上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5-22

one  two  three  four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ty  ten  twenty  twelve  thirty   four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twenty one  twenty two  twenty three  twenty four  twenty five  twenty six   twenty Seven   twenty eight  twenty nine  thirty
资料拓展;

(一)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种姓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二)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这个原则实际也是数学计算的基础。罗马的计数只有到Ⅴ(即5)的数字,Ⅹ(即10)以内的数字则由Ⅴ(5)和其它数字组合起来。Ⅹ是两个Ⅴ的组合,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具有不同的量。这样就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后来古鳊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这就成为今天记数的基础。八世纪印度出现了有零的符号的最老的刻版记录。当时称零为首那。

(三)两百年后,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从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后来,这个伊斯兰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王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都非常繁荣,而其中特别繁华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于是设法吸收这些数字。

(四)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费婆拿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四方的,这就是后来人们误解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原因。

(五)印度数码中表示零的“点号”逐渐演变为圆,也就是现在的“0”这一演变过程最迟完成于九世纪。印度876年出土的瓜廖尔石碑见证这一过程。该石碑上有记载无误的“0”,用圆圈表示零,是数学史的一大发明。“0”的出现是数学史上一大创造。“0”一直被人们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它的诞生地却是在古代印度,它的起源深受佛教大乘空宗的影响。大乘空宗流行于公元三至六世纪的古代印度。恰正是在它流行后期,在印度产生了新的整数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规定出十个数字的符号。以前计算到十数时空位加一点。用“.”表示,这时发明了“0”来代替。“0”的梵文名称为Sunya,汉语音译为“舜若”,意译为“空”。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使这个数变成0。大乘空宗由印度龙树及其弟子提婆所创立,强调“一切皆空”。0的这一特殊就反映了“一切皆空”这一命题所留下的痕迹。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也是解析几何中笛卡儿坐标轴上的原点。没有0也就没有原点,也就没有了坐标系,几何学大厦就会分崩离析。这种认识,同样有可能受了大乘空宗的启发。大乘空宗的“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原点,是佛教认识万事万物的根本出发点。大乘空宗认为,无论是正面的天堂还是反面的地狱,不管是天神或是魔鬼,都不免入相,脱离不了轮回之苦。天神享尽福报,照样会堕入畜生道或饿鬼道,也有可能走向自己对立面而成为魔。大乘佛教说“空”道“有”,都强调不可执著。这种说法与0的特殊在数学上表述,在哲学上有其相同之处。公元七世纪中叶,印度的记数法开始向西方传播,公元八世纪末传入阿拉伯国家。印度数字经阿拉伯人改进后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或印度——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