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的课文有没有资料??

如题所述

学科:语文

教学内容:蟋蟀的住宅

【课前点睛】

[课标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阅读提示]

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课堂点拨】

[生字全解]

【词语殿堂】

[词语解释]

慎重:谨慎认真。

选择:挑选。

搜索:仔细寻找。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倾斜:歪斜。

隧道:本课指蟋蟀挖掘的弯弯曲曲的洞穴。

骤雨:下得又大又急的雨。骤,急速。

简朴:简单朴素。

柔弱:软弱。

简单:单纯,不复杂。

[近义词]

慎重——谨慎 选择——抉择 简朴——简单

搜索——搜查 安静——寂静 柔弱——弱小

[反义词]

慎重——草率 窄小——宽敞 明显——隐蔽 湿润——干燥

粗糙——光滑 复杂——简单 崎岖——平坦 喧闹——安静

[多音字]

【难句解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解析】 在这句话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读者感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这种形象的语言也反映了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特殊感情。

2.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解析】 “随遇而安”指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蟋蟀的住宅要经过选择,用柔弱的工具自己一点一点地挖。大自然提供的环境满足不了它的要求,它也不用现成的洞穴,可以看出它不肯“随遇而安”。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解析】 蟋蟀完全是利用自己柔弱的工具一点一点的挖掘的。“柔弱”是软弱的意思。蟋蟀所谓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前足、钳子、后足、后腿,所以说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蟋蟀挖掘巢穴是用自己的足和腿,靠这样简单、柔弱的“工具”竟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筑成那样好的住宅,所以称赞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课文赏读】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课文开门见山地引出说明对象。接着,从蟋蟀对住宅的选择写起,由外而内地写了住宅的特点。最后,具体描述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在表达上,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又运用比较、列举数字、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蟋蟀的特点。课文生动而富儿童情趣。

【同步达纲练习】

[随堂演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ù zhái shèn zhòng xuǎn zé róu ruò

( ) ( ) ( ) ( )

wā jué zhù zhǐ zhòu yǔ cū cāo

( ) ( ) ( ) ( )

二、选词填空。

柔弱 柔和 柔软

1.练杂技的大姐姐身体很( )。

2.蟋蟀的挖掘工具很( )。

3.我们在( )的灯光下看书。

简朴 俭朴 朴素

4.蟋蟀的住所是很( )。

5.爷爷的一生过着( )的生活。

6.刘老师的穿着总是那么( )大方。

隐蔽 隐藏 隐瞒

7.犯了错误我们要勇于承认,绝不( )。

8.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 )所藏身。

9.青草丛中( )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三、在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后面画“√”。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弹琴。( )

2.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 )

3.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

4.蟋蟀的屋子内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

【课后题解】

第2题。

【解析】 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所以说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开心积累]

蟋蟀,俗名“蛐蛐儿”,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蟋蟀的身体一般长约1.5厘米,大致分头、颈、躯干、足、尾几部分。

雄蟋蟀好斗。二者相遇必分个胜负才肯罢休。相遇时二者触须来回扫动,如果一碰上,便冲上前去“厮杀”起来。有时为了鼓舞自己的“斗志”和压往对方的“威风”,在斗前会大声鸣叫。“战斗”中两者张开大牙对咬,并用足支撑身体抬高向前顶。一般力大牙坚者获胜。当然,“机智灵活”的也有可能获胜。结束“战斗”后,胜者一定会“引吭高歌”,以示“威风”。败者常被咬伤甚至死亡。

法布尔(1823~1915)是法国近代杰出的昆虫学家,也是蜚声世界的科普读物作家。他写的《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引人入胜的内容赢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喜欢动植物,尤其是昆虫。他没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后来当中学教师。法布尔刻苦研究昆虫,晚年对昆虫的研究更是到了着迷的程度。他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陆续写成10大卷《昆虫的故事》。这部书向人们介绍了400余种昆虫和小动物,是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结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2
学科:语文
教学内容:蟋蟀的住宅
【课前点睛】
[课标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阅读提示]
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课堂点拨】
[生字全解]
【词语殿堂】
[词语解释]
慎重:谨慎认真。
选择:挑选。
搜索:仔细寻找。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倾斜:歪斜。
隧道:本课指蟋蟀挖掘的弯弯曲曲的洞穴。
骤雨:下得又大又急的雨。骤,急速。
简朴:简单朴素。
柔弱:软弱。
简单:单纯,不复杂。
[近义词]
慎重——谨慎 选择——抉择 简朴——简单
搜索——搜查 安静——寂静 柔弱——弱小
[反义词]
慎重——草率 窄小——宽敞 明显——隐蔽 湿润——干燥
粗糙——光滑 复杂——简单 崎岖——平坦 喧闹——安静
[多音字]
【难句解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解析】 在这句话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读者感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这种形象的语言也反映了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特殊感情。
2.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解析】 “随遇而安”指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蟋蟀的住宅要经过选择,用柔弱的工具自己一点一点地挖。大自然提供的环境满足不了它的要求,它也不用现成的洞穴,可以看出它不肯“随遇而安”。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解析】 蟋蟀完全是利用自己柔弱的工具一点一点的挖掘的。“柔弱”是软弱的意思。蟋蟀所谓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前足、钳子、后足、后腿,所以说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蟋蟀挖掘巢穴是用自己的足和腿,靠这样简单、柔弱的“工具”竟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筑成那样好的住宅,所以称赞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课文赏读】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课文开门见山地引出说明对象。接着,从蟋蟀对住宅的选择写起,由外而内地写了住宅的特点。最后,具体描述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在表达上,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又运用比较、列举数字、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蟋蟀的特点。课文生动而富儿童情趣。
【同步达纲练习】
[随堂演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ù zhái shèn zhòng xuǎn zé róu ruò
( ) ( ) ( ) ( )
wā jué zhù zhǐ zhòu yǔ cū cāo
( ) ( ) ( ) ( )
二、选词填空。
柔弱 柔和 柔软
1.练杂技的大姐姐身体很( )。
2.蟋蟀的挖掘工具很( )。
3.我们在( )的灯光下看书。
简朴 俭朴 朴素
4.蟋蟀的住所是很( )。
5.爷爷的一生过着( )的生活。
6.刘老师的穿着总是那么( )大方。
隐蔽 隐藏 隐瞒
7.犯了错误我们要勇于承认,绝不( )。
8.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 )所藏身。
9.青草丛中( )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三、在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后面画“√”。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弹琴。( )
2.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 )
3.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
4.蟋蟀的屋子内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
【课后题解】
第2题。
【解析】 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所以说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开心积累]
蟋蟀,俗名“蛐蛐儿”,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蟋蟀的身体一般长约1.5厘米,大致分头、颈、躯干、足、尾几部分。
雄蟋蟀好斗。二者相遇必分个胜负才肯罢休。相遇时二者触须来回扫动,如果一碰上,便冲上前去“厮杀”起来。有时为了鼓舞自己的“斗志”和压往对方的“威风”,在斗前会大声鸣叫。“战斗”中两者张开大牙对咬,并用足支撑身体抬高向前顶。一般力大牙坚者获胜。当然,“机智灵活”的也有可能获胜。结束“战斗”后,胜者一定会“引吭高歌”,以示“威风”。败者常被咬伤甚至死亡。
法布尔(1823~1915)是法国近代杰出的昆虫学家,也是蜚声世界的科普读物作家。他写的《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引人入胜的内容赢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喜欢动植物,尤其是昆虫。他没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后来当中学教师。法布尔刻苦研究昆虫,晚年对昆虫的研究更是到了着迷的程度。他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陆续写成10大卷《昆虫的故事》。这部书向人们介绍了400余种昆虫和小动物,是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结集
第2个回答  2007-12-13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二、课前准备
在课前观察蟋蟀和它的巢穴,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概括和理解。例如:
隐蔽——青草丛中隐蔽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干燥——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不深不宽——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
弯曲——顺着地势弯弯曲曲。
平台——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4、找出描写蟋蟀住宅样子的句子(段落),找出叙述蟋蟀修建住宅过程的段落。
5、重点默读第五—七自然段,想想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有些特点,课文直接告诉了我们;有的特点,要联系上下文。
6、画出蟋蟀住宅的剖面图(或简单的示意图),再指着图介绍住宅的特点。
7、用自己的话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完整地说一说(蟋蟀的住宅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形状像隧道,是倾斜的、弯曲的,九寸深一指宽;它修在向阳的地方,干燥;有出口,出口处有平台;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

第二课时

1、运用上一节课认识的有关课文的表达方法,说说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特点的(用数字说明、打比方介绍、用拟人方法叙述)。
2、怎样概括说明修建住宅的经过呢?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呢?认真阅读相应段落。
3、一是写动工时间(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二是写怎样挖掘(可以让学生找出表现蟋蟀挖掘动作的词语,用了哪些工具,体会挖掘的不易);三是不断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即使在冬天……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可从三个方面去体会:一是用比较的方法,把蟋蟀和别的昆虫进行比较(第二自然段),别的昆虫“临时”藏身,“不费工夫”,蟋蟀“慎重选址”,“自己挖掘”,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二是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的艰辛与挖掘工具的简单联系起来思考,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有三个。第一句在文章的开头:“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第二句在课文第三段“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第三句在第七段末:“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5、要注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讨论:作者是怎么观察蟋蟀的,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6、课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抓住特点,写一篇短文。或者搜集有关小动物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在同学中交流。

参考资料:http://www.zuowenw.com/jiaoan/yuwen/xiaoxueyuwen/wnjywja/200704/20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