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情况

200分
中国各个地区的交通工具
分东部 西部 南部 北部来写 快!1小时要!
大哥帮帮忙啊

一、北京规划增加四个城客运枢纽
北京市客运枢纽规划再增加4个,这些新枢纽安排在主要交通走廊沿线,它们的设计将考虑“停车换乘”。

这4个新增加的客运枢纽分别是宋家庄、菜户营、望京和北苑。加上已经建成的动物园交通枢纽以及此前已列入规划的和已开工建设的西直门、东直门、六里桥、一亩园、四惠和北京西站,北京市规划建设的客运枢纽共有11个。

除了菜户营外,新增加的客运枢纽都有地铁经过。宋家庄是地铁5号线的南端,望京有地铁13号线经过,北苑同时有地铁13号线和地铁5号线经过,和快速交通工具“接轨”成了这些客运枢纽的共同特点。

到2010年之前,北京市将初步建立城市客运与城际客运一体化的综合枢纽体系,这些枢纽将被设计为“停车换乘枢纽”,即在市区边缘沿主要交通走廊,规划建设一批可以供市民停车换乘的枢纽设施,家住各个新城或远郊区县的市民驾私家车到这些客运枢纽后,可以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停车,换乘轨道交通或其他快速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市中心上班,下班后再回客运枢纽“取车”。

此外,除了11个客运枢纽,北京市还规划有天竺国际空港、清河、来广营、门头沟、石景山、良乡、新发地、黄村、十八里店、马驹桥10个货运枢纽,其中十八里店、马驹桥、良乡及天竺国际空港货运枢纽将在2010年之前建成。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分析
由交通部亲自牵头制订的区域性交通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出台

《纲要》首次打破了地区界限、体制界限以及行业界限,对长三角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作出具体描述

(一)目前长三角人均拥有公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单位产值拥有公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与现代化的要求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二)预计到2020年,长江三角洲全社会客、货运量将翻一番,分别达到60亿人次、50亿吨。长三角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按照《纲要》总体规划,到2020年,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实现“三小时互通”,所有地区“20分钟上高速”;而上海与长三角以外周边地区将可实现“五小时沟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覆盖长江三角洲的“半日交通圈”

(四)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纲要》规定,将重点发展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宁波和江苏苏州为两翼的集装箱干线港,连云港、南通、南京、镇江、温州为支线港,其他港口发展喂给运输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是在交通部组织下,由苏浙沪两省一市交通部门及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综合课题组,经过2个余月的努力后完成的。

《纲要》首次打破了地区界限、体制界限以及行业界限,从整合长三角地区交通资源的角度,对2004年至2020年的长三角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作出了具体描述,是长三角地区交通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五)变被动整合为主动整合

到2020年,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网总里程将由目前11.8万公里达到30万公里左右,公路密度大体上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同时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纲要》的意义在于对长江三角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要求,苏浙沪两省一市对于干线、航道网的系统管理从此将有了公共目标。

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交通一体化,《纲要》的实现将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既有利于国际制造业的转移,有利于减少该地区的商务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

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枢纽将按照辐射范围大小分作三个层次,分别为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和一般枢纽。其中,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温州、徐州、连云港这7个城市被规划为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

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区域间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信息不能共享,各种交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不能适应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另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城镇、产业、人口高度密集,运输需求量大,土地、岸线资源非常紧张,因此,整合公路、水路等各种交通资源,实现其利用效率最大化势在必行。

《纲要》展望的前景,既是对两省一市交通资源的整合,同时也是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整合,即在对外开放中,在沿海、沿江的丁字路口,围绕煤炭、原油、铁矿和集装箱等重点物资运输,在综合运输的统一蓝图下,充分发挥公路、水路组合的综合优势。

以前苏浙沪两省一市中也各自有类似的整合,不过那时是被动的,现在通过制定区域性交通规划纲要,则变被动为主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三角交通一体化。

(六)高速公路建设分两步走

长三角高速公路网作为区域路网的骨架网,按照《纲要》总体规划,其里程将由目前的3779公里达到规划里程1.18万公里,其中上海850公里、江苏5700公里、浙江5250公里,基本连接1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港口及机场,城市间以高速公路顺直连接,中间城市形成多线路、稳定可靠的高速公路网。到时,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三小时互通”,所有地区“20分钟上高速”;而上海与长三角以外周边地区将可实现“五小时沟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覆盖长江三角洲的“半日交通圈”。

除了长期目标,《纲要》还规定2010年前实施重点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辅助线及跨长江和杭州湾通道工程,力争2004年至2010年间建成高速公路5700公里左右,使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9500公里,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全部建成,基本形成区域高速公路网,在大中城市之间建成设施完善的快速客运通道。

目前长三角人均拥有公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单位产值拥有公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通达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与现代化的要求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由于经济发展,带动全社会交通运输需求总量不断增长,预计到2020年,长江三角洲全社会客、货运量将翻一番,分别达到60亿人次、50亿吨。长三角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一场声势浩大的“路桥运动”已在长三角地区展开,高速公路网络正在加速成型:苏、浙、沪已建、扩建、在建、待建的高速公路有沪宁、宁杭、杭甬、宁太等近20条;与此同时,今后,上海与苏、浙的高速公路通道将增至7条和4条;未来5年内,浙江将投入600多亿元建成1000多公里高速公路,江苏也力争在3年后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500公里,届时浙、苏之间的高速公路通道将增至4条。

对沿海港口的规划也是《纲要》的重大内容之一。其中,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纲要》规定,将重点发展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宁波和江苏苏州为两翼的集装箱干线港,连云港、南通、南京、镇江、温州为支线港,其他港口发展喂给运输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三、天津市重点公路大修改造
为进一步优化天津市公路路网结构,促进郊县经济发展,天津市公路部门加大了路网中具有动脉功能的国、市干线公路改造力度和新建局部连接通道的力度。

目前,24个重点公路路桥改扩建和大修工程已全面启动,总里程达270公里。其中国、市干线公路15条段,占216公里;区县级公路9条段,占54公里,全部工程计划到10月底前全部竣工。

此外,为了提升公路行车通行能力,天津市公路部门还对因超载运输破坏较重的公路路段安排了大修,包括宁河境内的津渝公路大修36公里,宝坻区境内的宝平公路大修21公里,西青区京福公路大修12.8公里,蓟县津围公路大修18公里,这些国道及市级干线公路大修后,将大大提高现有的通行能力,促进建材等货物运输及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动工
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正式动工,计划工期为三年半,建成通车后从合肥至武汉全程所需时间将从目前的10个小时大幅缩短为2个小时。

这条高速铁路是国家规划的新的沪汉蓉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起合肥,穿越大别山腹地,经六安、麻城至武汉,线路全长350多公里,其中安徽境内202公里。项目建设投资预计超过187亿元,设计时速为200公里。

五、上海崇明陈海公路中段工程正式开建
上海崇明陈海公路(中段)工程于日前正式动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使全长67.2公里的陈海公路东、西两段全线贯通。

陈海公路(中段)工程西起三双公路,东至堡镇北路,全长25.8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道路用地宽度为60米,路基宽28.5米,设双向四车道,全线设中、小桥梁13座,工程计划明年底竣工。

陈海公路(中段)工程的建设是崇明岛道路交通综合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成后将使整个陈海一级公路东、西两段全线贯通,打通了崇明岛东西交通主动脉,对促进崇明岛的经济建设,改善崇明社会环境、投资环境,加快开发开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崇明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奠定了交通设施基础。

六、南京东山新市区规划有3条地铁线
继河西、仙林之后,南京市规划部门于日前编制完成了“一城三区”布局中另一个新市区—东山新市区的总体规划。

东山新市区将发展成南京市南部地区次区域级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南京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从8月10日至8月24日,该规划将在江宁区规划局、南京市规划局网站和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成贤街118号科技会堂1楼)进行公示。

(一)铁路南站选址东山新城路

位于新城路和规划中的站南路的交汇处。

铁路方面:要新建4条铁路,包括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沪宁杭城际铁路、宁杭铁路,还要对宁芜铁路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容。

公路方面:要拓宽改造绕城公路,建设公路二环、宁杭高速公路,改造104国道。宁溧路在二环以北段改造为城市快速路,拓宽改造宁丹路。同时,在铁路南站旁边配套建设长途客运站。

东山新市区规划北抵绕城公路,南至公路二环,东起规划中的宁杭高速,西至宁丹路及江宁区行政界线,面积约107平方公里。

新市区总体布局结构为“一轴六片”,“一轴”是以秦淮新河和秦淮河为城市功能景观发展主轴,“六片”指以秦淮河、秦淮新河、牛首山河为自然边界,结合城市主干路网布局,划分为岔路、百家湖、九龙湖、机场、老城、科学园6个片区。

东山新市区规划2007年人口规模为40万人,中期2010年为50万人左右,远景为85万人左右。

(二)东山新市区内有3条地铁线

为了沟通主城与东山新市区的联系,共有3条地铁线从主城进入东山新市区,分别是地铁1号线南延、地铁3号线和地铁5号线。另外,新市区内的道路也是四通八达。

路网规划包括“二横一纵”的快速路系统,由宏运大道、天元路、双龙大道构成;“四横五纵”的主干道系统,由站南路、秦淮—金箔路、诚信大道、吉印大道、将军大道、利源路-苏源大道、土山-竹山路-天印大道、城东路构成

规划继续加强东山新市区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的优势,在九龙湖片区新建东南大学及摩托罗拉研发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

规划东山新市区内共有高等院校(分校)6所,分别是南航、河海、东大、气象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正德学院;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学校及民办中等学校共9所,分别是华夏学校、省法官培训学院、中英文学校、水利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区委党校、南方摄影学院、东山外国语学校、供销社千部学院;高级中学6所,分别是江宁高级中学、南师附中、秦淮高级中学、英华高中、城北高中、岔路高中;初中10所(含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共22所。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方面,新建设同仁医院(九龙湖片区)、江宁医院百家湖分院、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此外,东山新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80平方米,远景日供水量达68万吨且家家用上天然气。

七、广州五项重点交通工程通车缓解多个交通瓶颈
广州市五项重点交通改善工程通车,广州市多处交通瓶颈一一疏通。此次建成通车的五项工程是:广园西高架路改造工程、黄埔大道——华南快速路立交改造工程、广州大道——花城大道交叉口交通改善工程、广州大道北——天河北路交叉口交通改善工程、广州大桥北周边道路改造工程(又叫临江大道西延线工程)。

另据悉,广州市政府今年安排的41项道路工程项目正在紧张实施之中。

(一)构建广州城市交通主骨架

围绕迎接亚运会和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对2010年之前的城市交通建设发展和现有路网改善作出了全面规划和安排。在对外交通方面,将全力建设好新白云国际机场、新火车客运站、南沙深水港和“珠三角”城际交通。在对内交通方面,将在全速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建立地下快速通道的同时,加速推进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尽快形成由高速路、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畅顺便捷的城市路网体系。

构建城市交通主骨架,改善城市交通,是广州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城市交通主骨架,尽快形成新城区的快速路网。

另一方面,要加快改善中心城区的交通,力争在明年10月前利用现有道路,在内环路和环城高速公路之间再建设一条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快捷路;同时对中心城区现有道路的交通节点进行全面改造,拓宽交通“瓶颈”;进一步改善交通管理设施,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目前,市政府今年安排的41项道路工程项目正在紧张实施之中。广州市建委将尽快按计划修通花果山广州电视台和三元里等路段的连接匝道,接通从东往西的交通联系,分流交通流量,缓解这一地段的交通阻塞状况;全面实施天河地区交通系统改善工程,针对各个交通阻塞点展开一系列整治;全面实施城市快捷路工程,力争在明年10月前完成这项任务,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条功能相当于内环路的快速通道。

(二) 广州大道北——天河北路交叉口改善工程

概况:该工程为城市主干道与主干道形成的“T”型交叉路口。本工程主要包括明挖隧道510m,道路1560m,排水管1500m,人行过街设施等。广州大道南往北采用单向隧道下穿,隧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总长510m,总投资9400万元。今年1月8日开工,6月28日竣工通车。

作用:工程建成后将提高广州大道的通行能力,缓解天河北地区的交通压力。

六大举措完善天河交通

措施一:改善公共交通。采取抽疏主干道重复性较高的公交路线、加密低等级道路线路和在新增道上布设线路等措施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调整,增加天河地区线网密度,降低线路重复系数,此项措施将在三年内陆续完成。

通过优化调整公交站点,如国防大厦站应与黄埔大道地下人行隧道出口相接,以免由于行人出了隧道口后,再多走路而导致的行人不走隧道引起的交通混乱状况。以及设置公交专用道,在天河城等重要片区设置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规范出租车的停靠,从而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措施二:改善交通组织。根据地铁三号线建设计划和路网改善的建设时序,改善广州东站地区、龙口天河北地区、华阳街地区、岗顶地区、天河南地区、五山立交地面、广州大道-广园中路-禺东西路所围成的“三角道路”、广州大道/天河北路路口、黄埔大道赛马场路段、广州大道/花城大道路口、广州大道北端桥头的交通组织以及华南路东辅道建成后沿线路口等区域的交通组织。

措施三:改善行人交通。改造黄埔大道和天河路现有8座人行隧道的配套设施,包括安装自动扶梯、监控设施等;在天河立交桥底等3处增设人行过街横道;在体育东路/天河南一路等10处人行横道上增设过街信号灯;在天河路/天河东路路口等12处增设二次过街安全岛;增设49块行人引导标志牌,加强对广州东站、天河体育中心、地铁站、人行立体过街设施等人流吸引较大的重要公建及大型建筑的行人引导。并通过整治人行横道占用、清除路障、完善交通设施改善行人步行环境。

措施四:改善交通信号控制。通过天河北路沿线11个路口线控改造,减少天河北路机动车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结合人行信号的设置,优化改善天河路、体育东路等9个路口的信号配时;将天河东路/海欣街等13个无控路口(路段)改造为信号控制路口(路段)。

措施五:改善静态交通。在石牌西/天河路西南角、富星大厦两处已确定再建二处停车场,车泊量为1380个,此外广和路东侧、石牌西路/黄埔大道东北角、南雅苑附近等地点也将配套建设停车场,以缓解天河地区停车供应不足的矛盾。

措施六:改善交通信息管理。在天河地区建立交通信息诱导系统,通过发布实时路况信息使出行个体调整出行线路及时间,缓解天河地区交通压力。

应该说,广州城市道路建设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2000年以来,广州市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使交通拥堵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专家曾预计,在10年内,广州堵车问题不会出现。但仅仅不到四年时间,专家的预言就站不住脚了。从去年年底开始,一度大为缓解的塞车问题,在广州多个路段再次出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事实上,城市道路改善力度跟不上车流量发展速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中是个通例。因为城市道路的建设是有限的,但车辆增长的速度却是无限的。因此,硬件改善是必要的,但仅仅改善硬件却是不够的。

要解决交通矛盾,还须在改善软件上下功夫,即强化管理,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化交通管理水平,如强化路面监控,及时处理违法违章,合理引导车流人流运行等。

城市道路状况赶不上广州的香港,其交通状况则优于广州,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交通管理水平更高。广州也到了向管理要效率的阶段了。

(三)广州大道——花城大道交叉口改善工程

概况:该工程位于广州大道、寺右新马路和花城大道的“十”字交叉口,是广州市急需打通的20项“断头路”、瓶颈路之一,主体工程由一座550M双向六车道的车行主隧道及一座配套人行天桥组成。所建隧道全长513.417m,为双孔式隧道,隧道净宽26.3m,底板埋深约10.00m,人行天桥结构为拱式钢桁架-鱼腹式反梁钢结构组合桥。该工程今年1月8日开工,6月28日竣工通车。

作用:工程建成后,广州大道南北向的直行交通不受灯控限制,对提高广州大道的通行能力,加强五羊新城与珠江新城间的交通连接,缓解老城区的东西向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 广园西高架路改造工程

概况:全线采用高架及地面两层式通行,工程主要实施内容为:拆除原内环路广园西立交的三个落地匝道以及原新机场三元里立交的落地主线;新建高架桥两端分别与内环路广园西立交和新机场三元里立交高架相接。该工程主线高架桥设置在地面道路的中线上,为双向四车道,标准段桥宽18米,主线高架全长1400米,共7个上下匝道,结构为钢筋砼箱梁和钢叠梁结构,其中钢结构3800吨,桩基础167根。该工程于2003年12月23日开工,2004年6月28日竣工。合同造价为14186万元。

作用:该工程建成后,实现了内环路与机场高速路的高架快速连接,缩短了出入新机场和中心区往北方向的通行时间,改善了广园西路长期塞车问题,使整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五) 黄埔大道——华南快速路立交改造工程

概况:该工程实施内容包括:(1)西往西调头匝道桥;(2)东往东调头匝道桥;(3)EA、EB、WA、WB加宽匝道桥;(4)新建N、H匝道桥;(5)黄埔人行天桥(钢结构);(6)华南快速人行天桥(钢结构);(7)新建铺道;(8)黄埔大道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匝道桥均为现浇钢筋砼箱梁结构,桩基143根。该工程全长共计5.8公里,合同中标价为4251万元。工程于2004年2月1日开工,2004年6月28日竣工。

作用:该工程建成后,解决了黄埔大道与华南快速交叉地段车辆调头和交通“肠梗塞”问题,改善了沿线单位国防大厦、暨南大学、广州赛马会、华侨医院、翠湖山庄等周围坏境。

(六)广州大桥北周边道路改造工程(临江大道西延线)

概况:主线(A线)西起寺右一马路与寺右南路交叉口的珠江宾馆北门口,沿杨箕涌东侧,至珠江边,沿珠江北岸东行,下穿广州大桥,与桥东侧临江大道相接。计划总投资3730万元。2003年12月23日开工,6月15日土建工程完工,28日竣工通车。

作用:工程建成后将缓解五羊新城的交通压力,改善广州大桥北行交通的压力。

八、江西“天”字形高速路主框架建成
京福高速公路江西温沙段、上海至瑞丽国道主干线江西西段昌金高速将于9月底同时竣工。

随着这两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江西省高速公路将达到12条,总里程1421公里。

江西省“天”字形高速公路主框架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江西省出省通道和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全面实现高速化,同时也意味着南昌到省内各设区市的“四小时经济圈”及到沪、浙、粤、闽、鄂、湘等周边省市“八小时经济圈”即将形成。这必将对实现江西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打造一个基地两个后花园、促进江西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

温沙高速: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江西境内的南段,起于进贤县温家圳,与梨温高速公路相接,经进贤县、抚州市临川区、南城县、黎川县四个县区,终于黎川县赣闽交界处的沙塘隘,全长177.364公里,总投资47.33亿元,双向四车道,行车速度80~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26米。

昌金高速:为上海至瑞丽国道主干线在江西境内的西段,起于樟树市昌傅镇,途经新余、宜春、萍乡三个设区市的樟树市、渝水区、分宜县、袁州区、芦溪县、安源区、上栗县、湘东区8个县(市、区),终于萍乡赣湘交界处的金鱼石,全长168公里,总投资44亿元。双向四车道,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6米。

参考资料:http://www.zgjrwx.com/jryj/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4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6
太多了。写不出来。我只凭自己的经验知道一些,而且你这个题目太笼统,太盘大,我不知道是不是论文,如果是,关于交通的背景,历史发展,等等,我是不大知道的,总之,很难,不好意思。
第2个回答  2007-12-23
一句话:有的地方,有车有路开不了。有车等于没车。有的地方有路没车。
第3个回答  2007-12-19
很简单啊
通铁路的地方火车为主

不通的地方汽车为主

全国都是如此
第4个回答  2007-12-17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女男男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