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养殖场需要什么手续

如题所述

办理养殖场需要以下手续:
1、土地的手续:养殖场用地需要办理生产设施用地的备案手续,签订用地协议,并在国土局和农业局备案。养殖场的选址还需要通过规划局的审批。
2、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养殖项目属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从选址到最终养殖场生产运行整个流程都需要通过环评进行认定和分析预测,需要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环评手续需到环保局办理。
3、排污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在建设养殖场时一定要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则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4、养殖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国家要求海域水产养殖和内陆水域养殖户需要办理的证件;而对于驯养繁殖可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时,一定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5、办理工商登记、办好备案手续:证件齐全后养殖户需要去工商局申请工商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在取得营业执照后需要到畜牧局办理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
办理养殖场营业执照的步骤如下:
1、核准名称:确定公司类型、名字、注册资本、股东及出资比例后,可以去工商局现场或线上提交核名申请。
2、提交资料:核名通过后,确认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经营范围,在线提交预申请。在线预审通过之后,按照预约时间去工商局递交申请材料。
3、领取执照:收到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后,去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
养殖场营业执照在养殖业中有以下作用:
1、合法化运营:养殖场营业执照是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核准的证件,确认了养殖户具备从事养殖行业的资格和条件。有了这份证件,养殖户就可以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养殖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避免了无证经营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2、提升养殖业的稳定性:通过办理营业执照,养殖户成为了法定注册的企业法人,这有助于提升养殖业的稳定性。在面临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时,有营业执照的养殖户更容易获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与援助,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3、促进可持续发展:政府对养殖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营业执照的养殖户,可以更好地符合政府的监管要求,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技术升级,实现绿色、环保、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4、获得政府支持和补贴:许多地方政府会为养殖户提供各种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指导等。这些政策通常会倾向于有营业执照的合法养殖户,因此拥有营业执照将有助于养殖户获得更多的政策红利。
5、有利于市场拓展与合作:在拓展市场、寻求合作伙伴时,有营业执照的养殖户往往更容易获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可。营业执照是企业合法经营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信誉的重要载体。在商业合作中,对方会更加看重这种法律保障和信誉保证。
综上所述,养殖场营业执照的有效期一般为三年,到期后需要重新办理。在有效期内,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否则将会被吊销执照。
【法律依据】: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第十一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