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体现了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如题所述

  北师大版五年级第十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P84~P85
  教材首先是以“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为学习材料引入的,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又渗透了健康饮食的教育。由宝塔各层的位置和面积,可以看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例。同时,教材呈现了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要求学生计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摄入总量的百分比。然后,教材呈现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主要是让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对比中认识扇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说从统计图中获取那些信息?体会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教学时,我主要利用这些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学习,逐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体会扇形统计图反应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谈话复习 迁移新知
  意图是用“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引入,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又渗透了健康饮食的教育
  (二)对比归纳 找出特点
  1、出示课件:老师也收集了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膳食宝塔图右面出示统计表)
  提问,让学生思考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与膳食宝塔图比例联系)
  我们可以利用什么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课件:在表下面出示条形统计图)
  从条形统计图中,同学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为什么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体会优越性)
  那也就是我们可以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
  大家再来看下这张统计表:我们增加一个栏目 “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指什么?(生:每种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
  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先求什么?(总摄入量)那么请每一组同学算一种食物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小组合作交流)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观察发现 体会作用
  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不能表示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不能),那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种新的统计图
  你觉得怎样表示最合适?说出理由。
  (从学生想的表示方法中重点指导扇形统计图)
  这种统计图是把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表示在----(一个圆里)(呈现圆),也就是作为单位“1”的数量,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板书:整体)
  ①那大家觉得如何表示在圆里呢?(把圆分成几部分……)
  ②那怎么分呢?(每类食物占百分之几,就画出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根据前面计算的数据,把圆分成5部分(呈现分成5部分)。表示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这每个部分像什么形状?(像扇子一样)对,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
  你们觉得每一部分应该表示哪些食物的百分比呢?(生自由答:最大的那块是谷类,最小的……理由)
  2.(呈现完整的扇形统计图)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生:谷类占47.4%……油脂类最少……)
  3.如果你是决策人,你想怎么决策食物的摄入量
  这段设计的意图: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探索精神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分组交流讨论,凭着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想法来探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体会统计思想,我在这里面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不再是绝对的主体的作用
  (四)分层练习 巩固应用
  1.说一说
  观察这副统计图,说一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给出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让学生联系百分数乘法,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这幅扇形统计图只表示各类地形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比,不能直接看出每类地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更深刻地体会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正是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也是和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区别之处。}
  (课件逐一呈现书中的3道题)
  第(2)题:我们先来看这一幅扇形统计图,这是一张关于鸡蛋各部分重量占鸡蛋重量的百分比的统计图
  从这张图上你知道了什么?(预测:它们分别占了谁的百分之几?)
  在这一幅图中,用什么来表示蛋壳的重量,用什么表示鸡蛋的重量?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扇形占整个圆的15%
  小结:扇形统计图都是用一个圆表示单位“1”的量,用扇形表示其中的部分量,它反应的部分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第(3)题:让学生读懂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
  2.试一试
  课件呈现一、五年级学生作息时间安排表。
  (1)大家看看一年级与五年级学生作息时间的分配有哪些不同?认真看图,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进行交流:校内外活动和睡眠时间一年级略多一些,上课时间五年级略多一些,五年级还多了自习时间。……
  (2)你能根据统计图算出这两个年级学生每天上课、自习、校内外活动、三餐及洗漱、睡眠的时间吗?他们的总时间是多少?各项活动的时间可以怎么计算?在本子上计算。
  (3)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能帮他解答呢?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是考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五)总结。
  从这幅扇形统计图中能最清楚地看到什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这是我教学中的一个案例,我是按照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最后决策的思路进行教学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6
分别选择三个不同的标准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类,记录调查结果。
[说明] 比较、排列、分类等活动是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是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的开始,也为以后学习统计与概率及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积累感性经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依据分类标准得出结论,具体可作如下设计:
(1)教师给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性别、身高、家到学校的距离、出生年月、左右手写字,等等。
(2)当提出的标准较多时,可以分组进行活动,完成调查。
(3)运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调查结果。
第2个回答  2012-07-07
《统计》教学案分析
义教版三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是在学生已有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的统计内容与上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由纵向条形统计图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那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销售矿泉水,激发学生的学习统计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表现的领域和机会,从原有纵向条形统计图入手,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用原有统计图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在新问题和旧知识的相互碰撞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再运用启发、讨论等学习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和表现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表现,鼓励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才能。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按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教师为准备一些空白统计图(横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喜欢喝什么品牌的矿泉水呢?
师:是的,市场上有这么多品牌的矿泉水,超市的李叔叔也统计了6月3日~10日的几种矿泉水销售情况。

师: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那些信息?
师:你能将这些信息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自己制作统计图)

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是多少?
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是65箱。你能将统一矿泉水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吗?(格子不够)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怎么办?
交流讨论
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比较各种不同的方法,引出横向条形统计图)
横轴表示什么?一个表示的数量是多少?
纵轴又表示什么?(根据回答出示空白纵向条形统计图)
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三)巩固练习 拓展知识。

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B: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中的信息,将表格填完整。并说明理由。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生成与反思
(一)不断打破平衡,在碰撞中感悟
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学生的学习也不是简单地传授,让学生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中渐进、发展,才能培养有思想、有创造的学生。
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和知识北京中提炼出有趣的 、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发展学生看待问题的新观念。
精彩回放
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怎么办?
交流讨论
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想向上加格子。
师:试一试,这种方法在这里适用吗?
生:我觉得不合适,因为向上加格子,位置不够。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想的办法是用一格表示数量10。
师:这个方法怎样?
生:我觉得很好!
生:我认为一格表示10的时候,45和25不好画。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想的办法是涂旁边的格子。
生:这个方法不好,不容易将不同的矿泉水进行比较。
师:还有方法吗?
生:我将横轴和纵轴对调一下,格子就够了!
师:这个方法真特别,能行吗?
生:试一试就知道了!
(二)在交流中碰撞,在探索中升华,彰显数学的魅力。
数学给人的印象一贯是抽象而枯燥的,简单的看图分析统计,会让学生觉得缺乏挑战,让学生感到简单乏味。学生对统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看图中,兴趣也不会长久,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我在题材的选择上尽量凸显趣味性、挑战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图中的信息,将表格填完整。并说明理由。
生:我认为一月份的销售量是200瓶、5月份销售600瓶、8月份销售700瓶。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这种饮料一月刚上市,只销售了200瓶,后来越卖越好。
生2:我认为一月份的销售量是200瓶、5月份销售700瓶、8月份销售600瓶。
因为一月比较冷,买饮料的比较少,5月劳动节大家都喜欢购物,所以销量好,8月比较热,销量也好,不过大家更喜欢吃冰淇淋。
生3:我认为一月份的销售量是700瓶、5月份销售600瓶、8月份销售200瓶。
我认为一月份这种饮料刚上市大家都想尝一尝,可是这种饮料不好喝,因此销量开始下降。
生4:我认为一月份的销售量是600瓶、5月份销售200瓶、8月份销售700瓶。
我认为一月份这种饮料刚上市大家都想尝一尝,可是这种饮料不好喝,因此销量开始下降。于是生产厂家开始调整产品,味道好了销量又上升了。
……

(有图,不知道能不能传过去,给个邮箱,传到你邮箱!
第3个回答  2012-07-01
分别选择三个不同的标准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类,记录调查结果。
[说明] 比较、排列、分类等活动是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是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的开始,也为以后学习统计与概率及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积累感性经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依据分类标准得出结论,具体可作如下设计:
(1)教师给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性别、身高、家到学校的距离、出生年月、左右手写字,等等。
(2)当提出的标准较多时,可以分组进行活动,完成调查。
(3)运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