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主题理解或者大意概括100字左右,要求是50篇文章,

鲁迅散文主题理解或者大意概括100字左右,要求是50篇文章,可以写20几篇就行了,剩余的我自己写

楼主要求太高了,我只能简要的概括几点∶自始自终,鲁迅都是一个进化论者。由于绝望与他的时代,绝望与同时代的人,他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即使经受了青年的利用和打击,亲历了“清党”时期告密的可骇事实,他说过,愿英俊出于中国人之心,任然不死。至于孩子,他把这幼小的一代视作“将来的‘人’的萌芽”就更不必说了。不妨听听小说《狂人日记》的末尾,那个“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何等的摄人心魄。即使如《长明灯》,对于孩子们的纯真,他流露出了那么深重的疑
虑,以为终于无法逃掉大人的阴影,也任然无改于一生的工作目标∶“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的深刻﹑峻急﹑犀利﹑幽默,是东方文学传统所宝贵的。思辨的精神﹑追问的气质﹑酋劲的文字﹑深沉的境意,时而湍急﹑风狂雨骤;时而缓和,静水流深。
鲁迅先生的是和青少年阅读的散文,文辞优美,意趣盎然,余味悠长。善良的长妈妈﹑久病的父亲﹑古板的寿镜吾先生﹑真诚地藤野先生﹑浅薄的衍太太……鲁迅先生写人,寥寥几笔,生动传神,读来情真意切;“叙景状物,时有可观”,如百草园的盛况﹑秋叶的寂寥﹑留学生的惺惺作态……这些都成为几代人的回忆……
鲁迅先生诸多名篇尤其是散文集《朝花夕拾》,深受儿童喜爱。这些作品是鲁迅先生浩瀚著作中的另类,它们有更多温暖底色﹑更多温情的流露。童年的欢欣﹑成长的艰辛﹑生命的苦难,都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娓娓道来—欢乐的百草园﹑精彩的社戏﹑迂腐的孔乙己﹑愚昧的阿Q……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02
鲁迅(188l一1936)文学家、思想家。原姓周,幼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l 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1902年赴日留学。1909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第一声号角。接着,发表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14篇小说,1923年集为《呐喊》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和革命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杂文,进行文化批判,解剖“国民性”弱点,形成“鲁迅杂文”独立文体。1924一1925年,发表(《祝福))、《伤逝》等11个短篇小说,结集为《彷徨》出版。并发表了散文诗集(《野草》。1925年前后,参加了语丝社和未名社,出版《语丝》、《莽原》、《未名》等刊物。积极指导和鼓励青年与反动统治作斗争,并以杂文为武器坚持对“学衡”、“甲寅”派、“现代评论”派的斗争。1926年,写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赴上海,与郁达夫合编《(奔流》月刊,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是筹备人和领导人之一。其后,主要以杂文为武器参加各种政治思想斗争和文艺斗争,在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人。1936年,逝世于上海。毛泽东高度评价鲁迅一生的业绩,称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空前的民族英雄”。
第2个回答  2012-07-28
鲁迅文笔犀利,以笔为枪,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批判了黑暗的社会。其中的孔乙己,表示了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里。
第3个回答  2012-07-31
呐喊 慰藉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企图唤醒麻木愚昧的人群。
药 双重含义 、文中革命烈士的鲜血制成的药、也指挽救民族的药,文中最后坟上的鲜花指革命事业后继有人。
第4个回答  2012-07-14
表现了对民族对国家的深刻关怀,对麻木国民性的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