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573dcdc电路有什么用

如题所述

启用 DC-DC 可以提升电源能耗利用率,工作电流通常将下降到直通方式的 60%左右。
dcdc表示的是将某一电压等级的直流电源变换其他电压等级直流电源的装置。dcdc按电压等级变换关系分升压电源和降压电源两类,按输入输出关系分隔离电源和无隔离电源两类。
dcdc,表示的是将某一电压等级的直流电源变换其他电压等级直流电源的装置。dcdc按电压等级变换关系分升压电源和降压电源两类,按输入输出关系分隔离电源和无隔离电源两类。例如车载直流电源上接的dcdc变换器是把高压的直流电变换为低压的直流电。
电动汽车用dcdc变换器是应用在电动汽车的一种机器。在以燃料电池为电力能源的电动汽车中,由于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偏软,输出电压不稳,需要在燃料电池与逆变器之间增加一个dcdc变换器。
ESP32-C3和CH573都是RISC-V核心的2.4G无线SoC,价格都不高,可以考虑用来替代涨价的通用MCU,最近刚刚盘完这两款芯片,先说结论:CH573更适合当作通用MCU来使用。
核心性能
两者都是RV32IMAC核心,ESP32-C3主频最高160M四级流水线,CH573最高60M两级流水线,性能方面显然ESP32-C3更强。当然考虑功耗两者实际使用中往往都不会用到最高频率。
存储资源
ESP32-C3有384kB的ROM和400kB的SRAM,FLASH是可选的,有内置512kB版本。
CH573有18kB的SRAM,全系标配了512kB的FLASH。
纸面数据上显然是ESP32-C3更强,尤其是SRAM两者有数量级的差距。CH573也没有内置的ROM固化蓝牙的协议栈,协议栈部分都要放到512kB的FLASH中,当然不用蓝牙的话这些FLASH都可以存储用户代码,448kB的程序FLASH基本可以实现FLASH自由了。18kB的SRAM又要放数据,又要放部分高性能代码,确实是比较紧张的,考虑到很多入门级的通用MCU只有8kB的SRAM也用得好好的,问题也不是很大。
芯片外围
两者外围都不算复杂,CH573的外围更简单一些,甚至连晶振的负载电容都不需要。电源不用DCDC的话,直接一路3.3V就可以了,去耦电容最少只需要3个。ESP32-C3考虑外接SPI FLASH就比较麻烦了。
可用IO
同样是CH573更好,QFN28封装有20个用户可用IO;而ESP-32C3由于要考虑外接FLASH,QSPI接口就占用了6个IO,导致用户实际可用的IO更少,而且内置FLASH的版本这6个IO用户也不能用。
开发环境
开发环境分别是ESP-IDF和MounRiver,代表了设计思想的两个极端。
ESP-IDF大而全,配置使用非常繁琐,往往用户需要花很多时间来搞环境,全部命令行操作,还依赖github,从github上找上GB的包依赖很多时候是非常崩溃的,很多小白用户光环境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要想使用好ESP-IDF,用户必须熟练使用Linux命令行,最好会写shell脚本,会写python脚本,会写makefile。
MounRiver是基于Eclipse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IDE框架,上手简单,WCH可能是觉得它还不够简单,于是就对它进行了一些负优化:弱化了Eclipse本身的workspace功能,把MDK和VS的solution和project移植过来,分别搞了两个配置文件,源文件编码全部设置成GBK,完全不考虑Eclipse老用户和Linux用户的感受。那么多的基于Eclipse做开发环境的厂家,WCH这么做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整体用下来还是MounRiver更好一些,开箱即用,把时间浪费在配置环境上是非常不划算的。
下载与调试
下载方面,ESP32-C3的esptool已经非常好用了,不过CH573的下载更好一些,直接用USB下载,速度更快,也不需要外部的工具。
调试方面,ESP32-C3只能依赖串口log,四线JTAG基本没人用。CH573除了串口Log,还有两线的SWD接口可用,这在RISC-V里面也算是独树一帜,调试直接在MounRiver里进行,不会让用户直接操作openocd,降低了使用门槛。
功耗
CH573更低一些,不用蓝牙的话,代码里没有任何协议栈的内容,实测60M主频,使能USB,实测7.2mA。甚至比很多通用MCU功耗还低。
ESP32-C3由于依赖ESP-IDF框架,底层的协议栈不太好剥离,实际功耗也更高一些。更早的Xtensa核心版本比如ESP8266等,功耗更高。
外设
ESP32-C3的外设相比ESP8266好了很多,基本的GPIO/SPI/UART/DMA都有,还有个USB,当然这个USB只能当CDC或者JTAG使用,对用户来说并不是很友好。
CH573基本的GPIO/SPI/UART/DMA也都有,它的USB接口和CH552基本是一样的,十分适合做USB应用,用CH552但是8051性能又不够的场合,用CH573来替换就再合适不过了。CH573虽然是RISC-V核心,但是外设使用起来和8位的CH552更像一些,直接使用寄存器来操作就很方便,官方提供的SDK也只是对寄存器进行了很薄的一层封装。
成本
截止2021年11月4日,ESP32-C3大约5.x元,CH573大约3.x元,CH573更便宜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