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溺爱会毁了孩子

如题所述

关于家庭教育,不管是外人还是家长本身都不希望家长"溺爱"孩子,担心毁了孩子。但是,在豆瓣网上有那么一个小组,其中组员约12万人,每天总会有几十条新帖,跟帖回复就不好计算了。小组内容就是内容就是“哭诉”父母过去或现在害了自己,而曾经被溺爱长大的,并非少数。(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那是一群受了伤的孩子,请读者不要做任何道德评判)触目惊心呢。

那么什么行为是溺爱?为什么溺爱就毁了孩子呢?到底溺爱是怎样毁了孩子的?在这几个问题上,似乎并没有太多人解释和说明。这些问题不能够说明,我们仅靠口号式的“不能溺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甚至会带来家长的焦虑。所以,今天笔者尝试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给予一些解释,望能够给予迷茫中的家长一些支持。

在新华字典中,这样解释溺爱:

溺:淹没;过分,无节制,沉迷不悟;

爱: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那么,溺爱就是指过分的爱,无节制的爱。

对于这个解释,笔者有两个考虑:

1.爱是一种情感,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的行为是在表达爱吗,那么哪些才是爱的表达呢?

2.溺爱是无限制的爱,那么不溺爱就应该有限制,有度,那么这个度在哪里?

这些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那么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溺爱。溺爱不仅仅是无节制,过分的爱,而是无节制的不合适“爱”的行为。而且这个爱是有引号的,原因我会在后面解释。

从溺爱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溺爱的两个特征:爱的错误表达方式和无节制。其中,无节制很好理解。问题在爱的错误表达方式,是这些爱的错误表达方式才让溺爱出了问题。可问题就在,哪些是爱的错误表达方式呢?

在网络上,传着溺爱的9种类型,虽然无法查证其来源,但是从经验上与现实很相符,很有借鉴价值。现总结如下:

第一种类型:特殊待遇,特别在家中高高在上,可以拥有所有特权,而且只有权利不用付责任;

第二种类型:轻易满足,要什么给什么,从不会拒绝孩子的要求;

第三种类型:生活懒散,无规律的生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吃饭睡觉学习毫无安排;

第四种类型:乞求央告,为了让孩子做某事,乞求或讨好,比如为了让孩子睡觉,答应给吃巧克力或者糖;

第五种类型:包办代替,替孩子做本应该他自己做的事情,比如穿衣服,吃饭喂饭;

第六种类型:大惊小怪,对于孩子受到的挫折和困难惊慌失措,大惊小怪,担心孩子受到任何伤害;

第七种类型:剥夺独立,为了怕孩子受到伤害,将孩子无时无刻都看在眼前,不让孩子自己做事;

第八种类型:害怕哭闹,只要孩子哭闹就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

第九种类型:当面袒护,当他人批评孩子的时候,当着孩子的面袒护;

其实,上文的内容多少存在逻辑和内容上的重复,所以笔者进行了一些总结和归纳:

错误一:以为爱孩子,就要满足其需求,一切以孩子需求为大,家人必须想办法满足,不满足就是不爱。我们暂称其为“孩子需求为大”;

错误二:以为爱孩子就是让孩子免除一切困难挫折和可能的危险,所以不必让孩子尝试自己做事,家长代替了。我们暂称其为“包办生活”。

这一点溺爱有几种可能性,一者是由于某种原因,家长觉得在某方面亏了孩子,所以用满足一切需求来弥补,这容易出在忙碌的父母,在某方面苛刻的父母等;二者是家长奉行的错误观念是“爱孩子就得让他满足,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容易出在老人身上(其实也是一种弥补心态)。当然,最重要的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背后意味着什么。

那么,这一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谁认为“孩子需求为大”的家庭孩子从来不受训斥那就是极大的误解了,我经常看到的是一边是溺爱,一边是抽脸那样的体罚。不可思议是吗?但经常如此,为什么呢?我们举个例子,看全球各国,什么样的国家最为混乱?一定是政府无能的国家,政府无能意味着法律无效,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原则和标准,那么就离暴乱不远了。

家庭也是如此,一旦没有了原则和标准,麻烦也就不远了。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需求的确为大,但是总会遇到老爸刚被领导骂的时候,或者妈妈正好心情很烦躁,孩子还是无原则的瞎闹,那么会不会翻过来转头就骂孩子呢?肯定会。但是问题是,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因为之前这样,爸妈没打我也没骂我呀。所以混乱了,结果是要么孩子生活在惶恐之中,不知道爸妈哪天发飙;要么恐慌中生存成为了人精,每天察言观色的生活。

所以, “孩子需求为大”造成的没有原则和标准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是孩子造成孩子心理的不安全感;第二是让家庭没有了共同的原则和标准,像军阀割据一样混乱丛生,只能让家长头大。

提前说明两个心理学名词:自我意识发展,观点采择能力

首先我们刚出生是分不清你我他它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他要靠咬来判断这东西能不能吃,所以你给他磨牙棒他往嘴塞,给奶嘴也往嘴里塞,自己的手也往嘴里塞,甚至掰着自己的脚往嘴里塞,为什么?因为他分不清“敌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开始出现你、我、他的区分,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意识的发展。

孩子小的时候,你会发现,俩孩子很容易发生冲突,大人劝架往往无效,你劝孩子“弟弟想玩会你的玩具,你给他玩会吧”,他更可能回答的不是好吧,而是“那我也想玩呀”。孩子开始区分你的、我的、他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以为我是这么想的,你也应该这么想。慢慢理解原来别人也有其他想法,心理学上称为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和观点采择能力的正常发展让人类在社会群体中能够正常互处,而不会发生剧烈永不可调解的冲突。

但是 “孩子需求为大”问题剥夺了孩子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机会。

当我的一切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的时候,我就意识不到原来这个世界别人的想法和我是不一样的。也就丧失了自我和他人的区别,一切都是自我,所有的外物只是自我的附属,和手臂一样。那孩子能不成为“熊孩子”吗?所以,你会发现,当中国开放二胎的时候,有太多的孩子要自杀,为什么,因为他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我控制的,还有别人,那么我还有意义吗?当然要用死来反抗。

这带来更大的问题是他与家庭外的人相处时的冲突,因为他别人不以他的需求为中心,这种冲突给他带来的挫败感和无力感是他人无法理解的。但问题又在于,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受过挫折(被父母摆平了),所以抗挫折能力特别差,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承担责任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但是在“孩子需求为大”的家庭中,孩子被剥夺了这个机会。为什么?

因为,“这都不是我的错,是别人的问题”,摔倒了磕着是土地不平的原因,不想吃饭是妈妈做的不好吃的原因,没有朋友和我玩是他们不好……所有都是别人的责任,这叫“错误的外归因”,就是把原因责任归结为外部的,和我无关。这种归因方式一旦养成,就会自动化,即便想承担责任,但是第一反应总会是责怪其他方面。

所以,“孩子需求为大”在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作出这种做法的家长其实并没有想包办,就是不想让孩子累着,苦着。当然,还有就是家里太有钱,这些都是保姆给做了基本生活工作,确实不用做。

包办生活意味着什么呢?

这是最直观的影响,大学的孩子还没见过鸡蛋怎么剥,初中的孩子还不会系鞋带,这些事情已经屡屡出现,我们称之为“缺乏生存自理能力”。显然,这是不行的,没人能照顾你一辈子。但这孩远远没有结束。

人是有舒适区的,被照顾是很舒适的,即便理性上明知不好,但也不愿走出来。从而,这种照顾与被照顾的行为就养成了“依赖与被依赖”的心理关系,我们现在仅思考“依赖方”。当有一天失去了“被依赖方”,怎么办?生活并不仅仅是剥鸡蛋这么简单的事情,依赖以一种心态,一旦形成,会在任何事情上依靠别人,甚至形成依赖型人格特征。那么,社会会给予什么答复呢?可想而知。但这还没有结束。

包办生活的家长其实也都希望孩子能够成大事,但是,包办的确阻碍了孩子成大事。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就是我相信依靠我的能力能够完成某件事情的程度。研究表明自我效能高的人更容易成功,即便是实际能力相同的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容易成功。那么,这个自我效能感怎么培养呢?就是通过做事培养,成功完成某件事情。而且,我过去完成事情的越多,难度越大(同意或者类似能力要求),自我效能感往往会越高。

可是,包办生活,为了怕孩子受挫,害怕孩子失败,害怕孩子伤心,彻底放弃了做事的机会,降低了孩子自我效能感。一个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的人内心会快乐吗?

这样就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些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总显得那样的沉稳和自信。

所以, 包办生活的孩子并非真的快乐,因为不可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

我永远相信,没有家长想溺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每一家都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溺爱。为什么呢?这是个更深入的话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清楚,所以在此只能做个简单解释,以后会详细叙述。(同时推荐武志红老师的《家为何伤人》一书,其中一篇文章有非常详细的叙述,其他文章也很值得一读。)

1、观念:在上文其实我们讲了几个错误观念,“爱孩子就是要满足他需求”,“爱孩子就不能让他受挫折”等等。

这些错误的观念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所以,自我检验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类似挂念,如果有,就需要考虑一下调整了。

2、教育方法:有些家长真不是有意溺爱孩子,只是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退一步讲,连最基本的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陪的方法了。那么,这样,我们就需要想办法对话一些时间来有效的陪孩子,在家庭中建立统一的规矩和原则。(推荐《正面管教》一书,如何开家庭会议是很值得借鉴的)

3、家长自身需求:溺爱子女,爱的不是孩子,而是满足自己,在满足孩子的同时总会在满足自己某个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强烈建议读一读《家为何伤人》会有更好的理解。

当然还有许多,也都值得深入探讨,但是由于篇幅和笔者水平有限在此不再详述。以上均为本人一点小小的感悟与总结,水平有限,欢迎批评指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3

因为溺爱,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隐性诱因。

看到新闻中报道的,孩子不吃饭大人追着喂,生怕孩子饿着,因为不满足自己的意愿就对母亲拳打脚踢,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我们不禁感叹,在谴责孩子这种不良行为的同时,身为父母是否应该去反思在教育路上有所偏差。

《围炉夜话》中说道:“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

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也曾说:“千万别太顺从孩子,因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宠出来的。”

爱孩子是件好事,但是过度的爱很可能会变成溺爱,是畸形的爱,让孩子会有“心灵窒息”的感觉。真正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游戏,不是贪玩,而是源于父母对孩子过度而没有节制的溺爱。

溺爱不是爱,而是害!被溺爱长大的孩子,只懂得一味索取,永远也学不会感恩,这正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

爱她,就让她“吃苦”。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长的道路上必然有风雨相伴,只有亲身去经历,去磨练,才能不断总结经验,从坎坷中汲取教训,引领她成长,而不是替她成长。只有苦过,才能享受极致的甜。

在平日的休闲时光里,我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来磨练她的意志和毅力,与她一起看体育比赛感受运动员的坚韧与顽强,帮助她养成做事情有始有终的好品性,当坚持的品质成为了习惯,便能受益终身。

父母疼爱孩子,不能一味的娇惯纵容,舍得让孩子吃劳动的苦,为她的将来长远考虑,才是深爱的表现。

我做饭时发现她喜欢围在我的身边问东问西,从小让她尝试帮我做家务,小到倒垃圾、扫地,大到揉面、包饺子,让她从点滴的劳动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感,让她感受到我是家庭的小成员,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别小看孩子,孩子的视角往往让大人惊叹!

勤劳的品质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所谓“勤能补拙”,一件事情重复上百次甚至上千次,就能摸索出其中的道理和经验,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融入了什么样的色彩,但是这画笔的主动权要交给孩子,给她一个独立的成长空间,父母扮演 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替她成长。

六岁的她对未知的世界很好奇,懵懵懂懂,喜欢探索新奇的事物,喜欢摆弄她的玩具,包饺子时喜欢围在我的身边揉面团儿。

我观察到她有这个爱好后,为她购买了一些拼插玩具来提高她的动手能力,在动手的同时也是锻炼她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玩耍的过程中她会遇到各种问题,最简单的方式是向大人抛出问题,等大人回答。

往往这个时候我都会让她先开动脑筋思考,自己如何去解决,往返几次,让她学会自主思考,主动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小错误。

《左传·宣公二年》有句话:“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善莫大焉”。孩子犯错实属正常,在孩子犯错时父母应正确引导,适当批评,接受一定的惩罚,才是对他最好的爱。

让孩子学会自我审视与检点,改正不良习惯,不断成长,不断精进,若是选择一味地偏袒与包庇,则会养成孩子肆无忌惮、自私自利的性格。

人这一生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挫折和困难,身为父母,只能陪伴孩子一段路,不能永远保护孩子,在孩子儿时就要培养她独立面对挫折的能力,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失败观,提高逆商水平,想要她学会真正的独立,想要她未来飞的更高,就要舍得剪掉手中风筝的线。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告诉孩子每一次的失败都是离成功更近一步,遇到困难不气馁、不退缩,而是应该迎难而上,逆风而行,风雨兼程的人生更值得珍惜与回味。

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鼓励孩子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赢得想要的生活。只有经过不断地锤炼,孩子的羽翼才能越来越丰满,即使风雨来临,也能学会自己撑伞,扛起应有的担当!

正如泰戈尔所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做个温柔而坚定,有爱有边界的家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