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双超GDP增幅的原因及其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金融危机爆发,我国“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受到重创,扩大内需便被赋予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如何使扩大内需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就成为重要问题。目前我国还有超一半的人口为农村居民,如果能有效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那么实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作将是事半功倍。本文着重探讨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的重要性及如何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造成严重消极影响的应首推沿海外贸企业。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海关月度库的数据显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口总值累计同比增速和出口总值当月同比增速均一直保持负增长。出口订单的锐减,大批出口产品的滞销,致使许多外贸企业面临倒闭、破产的困境。基于要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考虑,国家采取发行公债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等项目,以期能够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活力。因此,扩大内需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然而在扩大内需上,我国始终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一障碍就是农村居民消费。  一、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  首先,我们运用支出法考察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贡献率是指各个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表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某种最终需求拉动引致的。拉动率则是指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各种最终需求贡献率所占的份额,其数值由贡献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乘积得到。其次,根据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获得的原始数据,我们以1988年的相关数据为基期经过GDP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整得到如下排除价格因素影响后的实际数据。  在此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拉动率的相关知识考察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对GDP的拉动率,得到如下数据:  基于以上数据所绘制的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的折线图可以直观的反映出:  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1995年,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之间的差异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二者之间的拉动率差异始终保持在1~3个百分点。第二阶段从1996年开始至今,城镇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在波动中保持增长的趋势,农村居民对GDP拉动率则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甚至没有增幅可言。  二、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的原因分析  为何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在讨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哪些。这里从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从历史、制度层面和农业自身生产特点分析造成农民收入低的原因。  1.历史、制度层面。建国初期,我国为优先发展重工业,配套实施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这些制度在早期为我国重工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的同时,也为抑制我国农业发展埋下了伏笔。改革开放后,虽然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改革了农村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源于城市利益集团的压力及传统体制遗留的制度限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逐渐拉大。我国长期实行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户籍制度,同时实行粮食统购政策以及在物价上涨时通过调整农产品价格来调整CPI的做法极大的扭曲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农民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不平等地位,长此以往农民收入上始终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此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其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速度。虽然从各国发展的过程看,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标准、趋势,但在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劳动力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自由流动,导致农业人口出现过剩,从而在一定数量的土地上承载数量庞大的农民必然会导致农业的边际产出率为负,农民收入增量低。分析1989年~2008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它们之间的比值一直在不断扩大,其中198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28倍,而到2008年这一比值上升至3.31.2.农业生产自身特点。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的种植技术延续至今,许多农村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先进的农业技术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为尖锐,按照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量的理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如果耗费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的个别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时,那么多出的个别劳动时间部分是不能得到社会承认的,也就意味着耗费个人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商品不能得到社会全部承认。我国农业生产恰恰验证了这一点。由于社会制度变革,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重,同时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农业产出和人力投入之间成正比的关系早已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这一观念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农业人口的激增。加之户籍制度将农民限制在土地上,有限土地上积聚大量的人口就导致生产某种农业产品时的个别劳动时间明显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农业产品价值量不能得到全部实现,农民增收困难。  其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也是造成农村居民消费低的原因之一。目前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但相较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法律制度设计不完善导致缺乏监督保证机制。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阶段,没有法律条文给予实施行为以规范约束,导致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运用上出现挪用、贪污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民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积极性。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不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依然遵循各自为政的模式,社会救助由民政部门管理,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门管理,养老保险则由社保部门管理,在这一管理模式下,最终的结果就是各管理部门间责任的撇清、社保资金的低效使用。第三,社会保障项目的提供不足。多年来,城镇居民一直享受着比农村居民多的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也不例外。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起点晚,加之农村人口众多,就导致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面难以覆盖到所有农村居民。  因此,解决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低的措施,应从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入手。  三、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建议措施  1.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乡镇企业。虽然我国城镇化速度快,可是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这就意味着农村积聚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囿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所以农村消费市场潜能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因此,增加农民收入需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乡镇企业两个方面考虑。  1.1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受传统农业生产思维的影响、国家投入资金的不足、户籍制度的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始终停留粗放式的生产层面上。因此,转变农业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向集约式生产方式需要集合多种影响因素的改变。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是必然选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基于农民自身经济条件的劣势,在获得市场信息、先进种植技术等方面就需要国家投入必要的财力扶持。同时,随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倚重科技兴农的趋势越为明显时将导致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一转变的后果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在没有当地乡镇企业可以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前提下,适度放松的户籍制度将有助于农民流向可以增加收入的地区。此时,国家应加大立法工作维护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1.2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市场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通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农民可以通过乡镇企业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以此提高自身竞争的实力。乡镇企业多以发展农产品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但是,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对市场变化不能进行及时反应。这就需要国家在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利用科技指导、信息发布、政策扶持等方式引导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不足是刺激消费的“短板”。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价格也日趋提高,百姓生活成本上升,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失业问题、养老问题、治病问题都是困扰居民消费的重要问题,为随时应对这些问题的发生,高额储蓄就成为百姓首选。这些问题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就更为严重,农村居民自身收入不高、储蓄额低,加之生活成本又不断上升,导致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常常出现捉襟见肘,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可以说,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子女教育、住房、养老等问题如果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法,那么鼓励居民消费就是空谈。社保制度恰恰是这些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最优途径。纵观全球高福利国家的居民消费,他们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额消费的原因无外乎在于他们有着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为他们“保驾”。而在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时,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比起降息等货币政策更容易显现效果。  四、结语 据2008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数已降到7亿2135万人,城镇人口数升至6亿667万人。如果能切实提高这7亿2153万农村人口的收入及社会保障问题,那么我国的扩大内需工作将不再是一个惟有遭遇经济危机时才提出的解决方法,我国经济也就减轻对国外需求市场的依赖。因此,有效解决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将有助于我国扩大内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1
美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50%左右;欧洲占6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超过70%。而我国仅仅占35%左右。因此,工资水平的快速提高是合理的,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基本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