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永乐大典戏曲三种、荆刘拜杀、戈阳腔、昆山腔、

如题所述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在明代《永乐大典》中,收录了33种戏文,现存仅有一卷,包含《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三种。这些作品曾一度流失海外,后由叶恭绰于1920年从英国购回。现存的版本是根据抄本翻印的。
荆刘拜杀:这是元代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的合称,除了《琵琶记》外,它们是南戏中最著名的作品。
弋阳腔:弋阳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与海盐腔、昆山腔、余姚腔齐名,被誉为“四大声腔”。弋阳腔起源于南宋末年,是南戏经信江传入江西弋阳地区后,结合当地方言、民间音乐和民俗形成的。
昆山腔:昆山腔原流行于昆山、苏州一带。经过魏良辅和梁辰鱼的改革,昆山腔迅速扩展至浙江、湖南等地,形成了湘昆和北昆等不同流派。改革后的昆山腔吸收了海盐腔和弋阳腔的特点,演唱上注重语音的抑扬顿挫,旋律上显示出悠远流畅、舒缓细腻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水磨腔”。梁辰鱼将音乐革新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创作了《浣纱记》等作品,使昆山腔在戏曲音乐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