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市区是哪几个区

类似宝山、闵行郊区就不用了,我只是想搞懂上海的市中心究竟是哪几个区,而不是上海市区有哪些区,谢谢

1、核心区域包括:黄浦区(黄浦区、原南市区、原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杨浦区、虹口区、普陀区、静安区(静安区、原闸北区)以及浦东新区的外环内城区(浦东外环线以内的城区)。浦西七区为传统意义上的上海中心城区。

2、郊区具体包括闵行、宝山、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奉贤、浦东新区、崇明区。

其中闵行与宝山是“中心城区拓展区”;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属于“新型城市化地区”;浦东新区属于“都市发展新区”,内环区域与部分中环属于上海中心城区范围,但其余大部分地区诸如川沙等以及原南汇地区属于郊区;崇明属于“综合生态发展区”。

3、老上海:黄浦区、老闸区、卢家湾区(简称卢湾区)、邑庙区、水上区(1956年年底撤销)、新成区、蓬莱区、嵩山区、徐家汇区(简称徐汇区)、常熟区、长宁区、静安寺区(简称静安区,1956撤消建制,1960年复建)、法华区、普陀区、闸北区、北站区、北四川路区、提篮桥区、虹口区、杨树浦区(1949年改今名)、榆林区 。

4、划分规则:一般是由市政府根据地势或社会形态划分的。

扩展资料:

1995年,上海市辖浦东新区、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南市、卢湾、静安、宝山、闵行、嘉定等14区和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县,有106个街道、208个镇、10个乡和3590个居民委员会、2986个行政村。面积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积697平方公里。

20世纪末,松江县、青浦县和金山县也改为区。

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

2001年1月奉贤县、南汇县撤县建区。

2009年为了更好的开发浦东地区,合理配置地区经济与社会资源,综合优化总体布局,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撤南汇区、浦东新区,组建新的浦东新区。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组建新的黄浦区。

2015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宣布,静安区与闸北区正式合并,组成新的静安区。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下辖的唯一一个县——崇明县撤县设区,改制为崇明区,此标志着上海市告别下辖县,全市至此形成下辖16个市辖区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海郊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6
市中心区(1949-1960,期间逐步归并,形成目前行政规划):
1.黄浦区,2.老闸区,3.卢家湾区(简称卢湾区),4.邑庙区,5.水上区(1953年以黄浦江、苏州河及其68条支流水域设置。因居民都是散居水上的船民,故名。1956年年底因散居水上船民大部分都已在陆上定居而撤销),6.新成区,7.蓬莱区,8.嵩山区,9.徐家汇区(简称徐汇区),10.常熟区,11.长宁区,12.静安寺区(简称静安区.1956撤消建制,1960年复建),13.法华区,14.普陀区,15.闸北区,16.北站区,17.北四川路区,18.提篮桥区,19.虹口区,20.杨树浦区,(1949年改今名),21.榆林区
撤并至今日情况(只针对以上区名,并不涉1970年后的更动):
南市区(1956年6月水上区撤销,黄浦江和苏州河两水域的中线以西,以南归区境,1960年新成区东部及邑庙区、卢湾区的部分地区划归区内,后改动见备注1)
卢湾区(1956年、1960年两次调整行政区划,先后将撤销的嵩山区和邑庙区部分地境并入,成今界。)
徐汇区(1956年常熟区与徐汇区合并,仍名徐汇区。)
长宁区(无撤并情况,但1980年后有多次括界成今界)
静安区(1956年撤销静安区建制,以常德路、富民路为界,析为东、西两部,分别并入新成、长宁2区。1960年初以江宁区全部、新成区西部及长宁区镇宁路以东部分地复置静安区。)
普陀区(1950年闸北、真如、新泾3区部分地段划入后,辖境扩展至苏州河以北,1956年后又多次划入真如、大场、西郊等区和宝山县部分地域。)
闸北区(1956年北站区并入。1958年划入原北郊区中山北路至场中路地区。1962年从虹口区划入罗浮路以西地区。)
虹口区(1956年划入北四川路区,1960年划入提篮桥区)
杨浦区(1958年北郊区撤销,将走马塘以南划入。1960年1月榆林区撤销后并入。1961年浦东县撤销,将沪东街道并入。吴淞区及浦东新区变更见备注)

郊区(1949-1965期间逐步归并,形成目前行政规划):
民国末期至解放初期10个郊区名:
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杨思、洋泾、高桥、真如、新市街区(1952年撤销建制,辖地划归江湾区)。
撤并情况:
1.东郊区(1956年由杨思区,洋泾区,高桥区合并而成.)
2.西郊区(1956年由新泾区,龙华区,真如区合并而成)
3.北郊区(1956年由吴淞、江湾、大场3区合并设置)
4.浦东县(位于今浦东新区西部。1958年以东郊、东昌2区设置,因地片名浦东为名。县境东邻川沙县,南接上海县,西濒黄浦江,北临长江口。县人民委员会设在浦东南路。辖高桥、洋泾、杨思3镇用11个公社、6个街道办事处。1961年撤销浦东县,原东郊区地划归川沙县,原东昌区地分别划归杨浦、黄浦、南市3区。)
注意:1.为今浦东新区雏形.2.为1980年代上海县雏形.现都已撤并.
3.为今宝山区雏形.4.为1980年代川沙县雏形.

以下为今大体建制,已有较大变动.
1.上海县(1958年1月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1960析出闵行镇及吴泾镇设闵行区,1992年9月由原上海县和闵行区“撤二建一”,设闵行区,沿袭闵行区名。)
2.川沙县(1950年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1961年浦东县农村地区并入县境,1982年划出杨思公社部分大队归南市区,1984年又划出洋泾镇和洋泾、严桥、六里、杨思、张桥5个乡127个生产队归杨浦、黄浦、南市3区。撤县前辖2个镇、27个乡,面积446.11平方公里,人口62万。1993年撤销川沙县,全境划归浦东新区。)
3.宝山县(1956年江湾、大场、吴淞3区合并为北郊区,1958年北郊区和川沙县横沙乡并入县境,同年划属上海市。1960年吴淞镇及薀藻浜南至长江路、长江西路一带划入吴淞区境,1980年划出盛桥、月浦、吴淞、淞南、庙行公社所属部分地区及城厢镇归吴淞区。1988年撤销宝山县,全境与吴淞区合并设立宝山区。)
4.嘉定县(1958年从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92年,长征、桃浦2乡划属普陀区,同年改县为区。)
5.南汇县(1949年属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1952年苏南行政公署撤销后属江苏省松江专区,1958年划归上海市。20世纪末撤县建区)
6.松江县(1958年撤销松江专区,县属苏州专区,同年从江苏省划归上海市。20世纪末撤县建区)
7.金山县(1958年从江苏省划归上海市。20世纪末撤县建区)
8.崇明县(民国期间隶属江苏省,1958年11月改属上海市。)
9.奉贤县(1949年5月后,隶苏南行署松江专区,1952年属江苏省松江专区,1958年撤销松江专区属苏州专区,同年划归上海市。世纪末撤县建区)

备注:
1.1964年吴淞区撤销后并入杨浦区(1980年又划归复建后的吴淞区)
2.1993年撤消川沙县,川沙县全境与杨浦区沪东街道,黄浦区浦东部分(1961年浦东县撤销后,东昌路办事处、崂山西路办事处、张家浜办事处划入,区辖境始跨黄浦江两岸。1984年8月川沙县所属的洋泾镇、洋泾乡的7个生产大队,严桥乡的张家楼及光辉大队部分地域划归区境),南市区浦东部分(1961年浦东县撤销,黄浦江以东的周家渡一带划入区境,1982年和1988年又先后划入杨思乡部分自然村和杨思镇,区境东、东南以杨高路、白莲泾一线与川沙县、上海县为界;1993年浦东的周家渡、塘桥、上钢新村、南码头路4个街道和杨思镇等地区划入浦东新区)及上海县三林乡撤并建立浦东新区。
3.2000年南市区及黄浦区“撤二建一”,仍沿用黄浦区
第2个回答  2019-08-06
以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程度来定义市区的话, 上海外环以内都是市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也是这么定义的,外环以内为上海主城区也就是中心城区),有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只是部分,浦东很大的)外加 闵行和宝山(外环内区域部分)。
当然很多有老上海情结的所谓上海人(其实基本上数三代以内也都是移民,上海真正的土著大都在郊区)眼里只有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 、虹口区、杨浦区这些还算得上是市区,其实是老上海的市区。
外环以外,《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还外加四个主城片区(虹桥、闵行、宝山、川沙)。按照上海的城乡体系,从内到外有着不同的定位:上海中心城区、上海主城片区、上海主城周边地区、上海的城镇地区。
上海中心城区:上海外环线以内的地区,面积664 平方公里。
上海主城片区:临近外环的四个片区,宝山、闵行、虹桥、川沙,也包括浦东北部高东高桥地方
其它(松江、青浦、崇明、奉贤、金山、嘉定以及浦东的原南汇部分则为郊区和远郊 (也就是上海规划里的所谓主城周边城镇和周边地区)。
上海中心城区和上海主城片区合成上海主城区。
第3个回答  2009-08-16
上海市行政区划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外国的船只从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区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租界以南的华界被称为南市,同时,苏州河以北老闸(宋代建)和新闸(清代建)一带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逐渐兴起,形成北市。1910年清政府颁发《城乡自治章程》,上海县合城南境、老闸、新闸、江境庙区域为上海城;另设蒲松镇、东泾镇及12乡。1914年,上海改城为市,蒲松镇也改为蒲松市,另设闸北市、洋泾市,合称19市乡。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吴淞5区。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1930年又改特别市为市,辖吴淞、引翔、闸北、法华、沪南、塘桥等17个区,全市面积527.5平方公里。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抗战爆发后,1937年12月,日军在浦东设立大道市政府,次年扶植汉奸政府,改上海为特别市,将华界和苏州河北的公共租界划分为南市、沪北、沪西、浦东北、浦东南及市中心6个区。1943年,汪伪政府接管上海租界,随后合并周围各县成立扩大了的上海特别市,分辖区为市区、郊区、县区,市区包括原两租界、南市、闸北、沪西等,郊区包括江湾、洋泾、真如、浦东北、浦东南等,县区则为南汇、奉贤、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
1945年抗战胜利,上海恢复了旧称,国民政府将周围各县复归江苏省管辖。翌年,大场、七宝、莘庄三个区划归上海市,但实际七宝、莘庄均未交管,故上海市共划分为30个区:其中郊区为10个区,市区为20个区,全市面积618平方公里。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苏南、苏北行暑,后由江苏省管辖。1956年经过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1958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江苏省所属上海地区的郊县划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辖黄浦、邑庙、蓬莱、卢湾、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新成、江宁、虹口、提篮桥、杨浦、榆林等14个区,浦东、嘉定、宝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贤、南汇、青浦、川沙、金山等11个县,总面积达6340.5平方公里,比建国初大十倍以上。1960年,撤消邑庙、蓬莱设立南市区;撤消新成、江宁,设立静安区并撤消提篮桥区和榆林区,析上海县置闵行区,析宝山县置吴淞区,次年又撤消浦东县。1964年,撤消闵行区与吴淞区,此后上海保持了10个区和10个县不变达10余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0、81两年,再置吴淞区与闵行区。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为进一步改革开放,1993年撤消川沙县,将其境域与黄浦、杨浦、南市的浦东地区合并设立浦东新区。同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合设新的闵行区。20世纪末,松江、青浦、和金山县也改为区。2000年南市区则划入黄浦区。2001年奉贤和南汇县撤县建区。2009年为了更好的开发浦东,撤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至今,上海全市辖17个区、1个县。
黄浦区。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 62万。邮政编码200001。区人民政府驻延安东路300号。
卢湾区。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 33万。邮政编码200020。区人民政府驻重庆南路139号。
徐汇区。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 89万。邮政编码200030。区人民政府驻漕溪北路336号。
长宁区。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 62万。邮政编码200050。区人民政府驻愚园路1320号。
静安区。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 32万。邮政编码200040。区人民政府驻常德路370号。
普陀区。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 85万。邮政编码200333。区人民政府驻大渡河路1668号。
闸北区。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 71万。邮政编码200070。区人民政府驻大统路480号。
虹口区。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 79万。邮政编码200080。区人民政府驻飞虹路518号。
杨浦区。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108万。邮政编码200082。区人民政府驻江浦路549号。
闵行区。面积372平方千米,人口 75万。邮政编码201100。区人民政府驻莘庄镇沪闵路6258号。
宝山区。面积415平方千米,人口 85万。邮政编码201900。区人民政府驻密山路5号。
嘉定区。面积459平方千米,人口 51万。邮政编码201800。区人民政府驻博乐南路111号。
金山区。面积586平方千米,人口 53万。邮政编码200540。区人民政府驻金山大道2000号。
松江区。面积605平方千米,人口 51万。邮政编码201600。区人民政府驻园中路1号。
青浦区。面积676平方千米,人口 46万。邮政编码201700。区人民政府驻公园路100号。
奉贤区。面积687平方千米,人口 51万。邮政编码201400。区人民政府驻南桥镇解放东路120号。
浦东新区面积为1210.41平方公里,人口268.60万。邮政编码200135。区人民政府驻世纪大道2001号。
崇明县。面积1411平方千米,人口 64万。邮政编码202150。县人民政府驻城桥镇人民路68号。
第4个回答  2009-08-16
今年情况:
浦东新区(与南汇区刚并)
卢湾区(1956年、1960年两次调整行政区划,先后将撤销的嵩山区和邑庙区部分地境并入,成今界。)
徐汇区(1956年常熟区与徐汇区合并,仍名徐汇区。)
长宁区(无撤并情况,但1980年后有多次括界成今界)
静安区(1956年撤销静安区建制,以常德路、富民路为界,析为东、西两部,分别并入新成、长宁2区。1960年初以江宁区全部、新成区西部及长宁区镇宁路以东部分地复置静安区。)
普陀区(1950年闸北、真如、新泾3区部分地段划入后,辖境扩展至苏州河以北,1956年后又多次划入真如、大场、西郊等区和宝山县部分地域。)
闸北区(1956年北站区并入。1958年划入原北郊区中山北路至场中路地区。1962年从虹口区划入罗浮路以西地区。)
虹口区(1956年划入北四川路区,1960年划入提篮桥区)
杨浦区(1958年北郊区撤销,将走马塘以南划入。1960年1月榆林区撤销后并入。1961年浦东县撤销,将沪东街道并入。吴淞区及浦东新区变更见备注)

郊区:
金山区
奉贤区
崇明县
宝山区

老上海:
1.黄浦区,2.老闸区,3.卢家湾区(简称卢湾区),4.邑庙区,5.水上区(1953年以黄浦江、苏州河及其68条支流水域设置。因居民都是散居水上的船民,故名。1956年年底因散居水上船民大部分都已在陆上定居而撤销),6.新成区,7.蓬莱区,8.嵩山区,9.徐家汇区(简称徐汇区),10.常熟区,11.长宁区,12.静安寺区(简称静安区.1956撤消建制,1960年复建),13.法华区,14.普陀区,15.闸北区,16.北站区,17.北四川路区,18.提篮桥区,19.虹口区,20.杨树浦区,(1949年改今名),21.榆林区

划分规则:一般是由市政府根据地势或社会形态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