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已有岗位竞争超1300:1,如何看待热门岗位这个竞争比例?

中新网北京10月28日电(阚枫 刘欢)28日,2023年度国考报名已经到了第四天,部分报名热度较高的职位,其竞争程度已经超过“千里挑一”。

第1个回答  2022-10-29
国考当中有的岗位竞争已经超过了1300:1。如何看待热门岗位的竞争比例?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任何好的岗位或者说好的职业。都可以有人竞争。既然有人竞争那竞争的比例肯定就是越来越悬殊。岗位越好。那竞争的比例就越大。这是正常现象。完全能理解。别说国考的。岗位竞争比较激烈其实就是一些特别好的企业里面岗位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大多数也是用考试的办法来竞争企业当中岗位的。所以我觉得。岗位竞争。这是好事。竞争的人越多。说明这个岗位的重要性越大。竞争上这个岗位的人肯定是个优秀的人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国考。在近几年已经越来越被年轻人重视。毕竟公务员属于人们常说的金饭碗。工作量不是那么大。只是朝九晚五的。有规律的工作制度。不用那么辛苦。也不用经常加班。而且收入还相对比较高。因此,现在年轻人。只要觉得自己有一点实力的都会去参加国考。一旦考上了。只要工作中不出现严重的失误或者错误。就不会随时有丢掉饭碗的可能。而不像一些私企。有的时候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或者其他原因,等等。企业被迫破产了。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员工。工作就没有了,着落还要重新去找工作。相对麻烦就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再就业的话难度也是很大的。如果要是考上国考。那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无需顾虑。

其实所说的热门岗位竞争。也未必是坏事。只有竞争。才能让人才脱颖而出。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在这个岗位上他才能更充分的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因而在这岗位上大展宏图。总比那些无才无德的人。占用了这个岗位然后还不能作出什么贡献。那要好很多了。竞争激烈一些很有必要。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在这个岗位上。造福于百姓那不是更好吗。
第2个回答  2022-10-29
国考当中有的岗位竞争已经超过了1300:1。如何看待热门岗位的竞争比例?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任何好的岗位或者说好的职业。都可以有人竞争。既然有人竞争那竞争的比例肯定就是越来越悬殊。岗位越好。那竞争的比例就越大。这是正常现象。完全能理解。别说国考的。岗位竞争比较激烈其实就是一些特别好的企业里面岗位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大多数也是用考试的办法来竞争企业当中岗位的。所以我觉得。岗位竞争。这是好事。竞争的人越多。说明这个岗位的重要性越大。竞争上这个岗位的人肯定是个优秀的人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国考。在近几年已经越来越被年轻人重视。毕竟公务员属于人们常说的金饭碗。工作量不是那么大。只是朝九晚五的。有规律的工作制度。不用那么辛苦。也不用经常加班。而且收入还相对比较高。因此,现在年轻人。只要觉得自己有一点实力的都会去参加国考。一旦考上了。只要工作中不出现严重的失误或者错误。就不会随时有丢掉饭碗的可能。而不像一些私企。有的时候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或者其他原因,等等。企业被迫破产了。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员工。工作就没有了,着落还要重新去找工作。相对麻烦就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再就业的话难度也是很大的。如果要是考上国考。那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无需顾虑。

其实所说的热门岗位竞争。也未必是坏事。只有竞争。才能让人才脱颖而出。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在这个岗位上他才能更充分的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因而在这岗位上大展宏图。总比那些无才无德的人。占用了这个岗位然后还不能作出什么贡献。那要好很多了。竞争激烈一些很有必要。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在这个岗位上。造福于百姓那不是更好吗。
第3个回答  2022-10-29
国考报名后热门岗位的竞争比已经远远超过了2000:1。

目前国考报名的最热门岗位是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为2245∶1;其次是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这一职,竞争比为2016∶1。

有热门,也就有冷门,而冷门的岗位集中在税务、铁路公安等一线执法系统。并且,还有510个职位没有人提交报名申请。这占到了职位总数的3%。

从报名的总人数来看,国考热依然是热度不减。相对于高考80%的录取率,国考的竞争压力那就要大得多了。为什么国考会如此大热呢、其实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自然是薪资高了。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公务员都是高收入群体之一。可以说,公务员的收入是塔尖上的存在。尽管近些年,国家加强了廉政建设,灰色的收入少了,但是他们的薪资和福利待遇都是很高的。

虽然,当下,不少的乡镇公务员抱怨工作繁重,薪资低,但是却并没有多少人辞职,反而有不少的毕业生削尖了头往里挤,为什么?这都是暂时的,随着自己的努力,他们往往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更多的人脉和资源,就能走向更高的职位,而随之福利待遇也就水涨船高了。你说,他们愿意离开吗?

其次,体制内安全感强,不用担心失业。公务员属于铁饭碗。在当下,公务员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反劳动纪律,你就不可能被开除。即便你混吃等死,不做一点事,你也能工资照拿,奖金照发。这样安逸的环境,谁不喜欢呢?

疫情期间,这一点表现得最明显。工矿企业,不是停业,就是裁员,而被冲击的就是员工。就是那些不被裁员的职工,工资也会被停发,而公务员有吗?他们稳坐钓鱼台,该有的连一个子儿都没有少。你说,应该在哪里最有安全感呢?

第三,公务员的工作模式让人不能不羡慕。公务员完全是按照8小时工作制,没有一点打折扣。

而到了工矿企业,那就不是这样轻松了。最典型的就是996工作模式。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这虽然被法律禁止,但是哪里不是在这样做呢?而且他们还有“末位淘汰制”“目标任务处罚制”“目标管理制”“绩效考核制”等把人逼成了陀螺,你愿意吗?

也正是因为这三个原因,毕业生们就是挤破了头都要往公务员的行列里挤。但是,从报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毕业生们一定要看清三个现实——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要心比天高。都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就不要往人多的地方挤。2000多个人争一个岗位,这不是在开玩笑吗?一个岗位,就将有2000多人当炮灰。你觉得这样的报名有价值吗?我觉得一点价值都没有。道理很简单,幸运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在这里,你就是准备了,又有多大机会呢?所以,在报考公务员的时候,你要学会放弃,不要跟风。

其次,要学会选择。不有一句话说,方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吗?因此,我们要对自己有着充分地了解,不能盲目地跟着他人陪跑。

性格决定命运,这一句话是绝对没有错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性格是怎样的都不知道,那真的是悲哀了。这个社会上,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的性格合不合适。一个演讲家做不了研究员,一个研究员做不了作家,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第三,果断选择报考人数少的,先想办法挤进公务员的队伍才说。现在的年轻人,大多眼高于顶,总是想着不切实际的目标。他们天真地认为,自己年轻,有的是试错的机会。但是,这样的试错机会有多少呢?每年都有很多人考公务员。这一批毕业生离开了,后一批又来了。
第4个回答  2022-10-29
热门岗位的竞争比例,已经超过1300:1,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任何比较好的岗位都是会有竞争情况出现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多和专业的老师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也能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我们一定要多向老师学习,不懂就问,这是学习知识最好的方式。
学问学问,好学多问,学问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于多提问,所以能够经常寻求老师支持,多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学生,他们表现的特点是往往比较喜欢提问,因此他们的学习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因为专业的老师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学生的每天学习的课堂上,就有精通各门功课的老师,这也是最有益的条件,一定要充分的的用。
很多学生比较不懂得积极跟老师提问,总是自己学习,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汲取知识也是很重要的,自己努力是一个方面,但是如果通过借助他人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会有更有效果。
有一些学生当老师一下课的时候,他们就会跑到老师旁边,拿出自己的疑问来向老师提问,老师会精心讲解。
其实这样的方式是非常好的,善于询问老师的学生,他们在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性格方面都是很积极乐观的,而且能跟老师之间,同学之间的相处都是非常融洽的。
互相问问题,敢于问,敢于说,从问题中去了解自己的不足,去获取知识,反而记忆的会更好。

其次,提问题要问到主要内容上,对自己的疑惑发问,明白自己到底是哪里不懂,是哪个知识点有不理解的方面,这样老师也知道该怎么样帮你去解答知识。
第5个回答  2022-10-29
国考有岗位竞争,超过1300比1。真的是很热门。在就业比较困难的阶段,出现这样的状态很正常。不过我还是有点好奇,看了一下什么样的岗位呢?原来是“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学历要求为大专及以上专业要求,数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学科对报考者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和基层工作无最低年限限制。你看这个,这也难怪了。门槛低,公务员的岗位,学历包括了所有的大学以上的毕业生,而且不要求工作经验,工作实践。这面对是所有的求职者。所以,待遇好,条件少,所以求职者众。
另外一个因素,职位在艰苦边远地区。这几年我发现自己越是在艰苦边远地区的,报考的人更容易集中。那是因为大家现在普遍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过磨练,怕吃苦,所以这样的岗位报名的人数会少。就是大家都这样想,于是这样的岗位那就爆棚了。这就说明了,目前,就业形势的艰难,在报名参考的时候,关注的是被录取的可能性高不高?,而不是岗位自己喜欢不喜欢。这就是一种求稳定的安全方法。结果呢,大家都撞车了。就形成了这么一个1300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