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房地产对GDP的贡献同比增幅73.8%!

如题所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经济发展成绩单早已公布。经过初步核算,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近101.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3%,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率先回暖,实现正增长,十分难能可贵。

  大部分人都将目光聚焦到中国经济第一次破百万亿这一亮眼数据上,很少有人发现,在中国101.6万亿元的GDP中, 房地产 业增加值贡献了近69632亿元,占比7.3%。这个数字超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同时,2020年房地产创造的GDP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1.96倍。

  然而,这并不是全部。

  01

  20年GDP的房地产比重上涨78%

  2000年,中国房地产增加值仅为4141亿元,在当年GDP中占比4.1%。二十年后,2020年中国房地产增加值跃升至74553亿元,GDP占比7.3%。在20年时间里,房地产增加值大涨70412亿元,增长率达78%。

  对比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数据,2019年北京GDP为35371亿元,上海GDP为38155亿元,房地产业20年增加值接近北京2019年GDP的2倍;2020年房地产增加值已经超过了2019年北京和上海GDP之和。放眼全国,北京和上海是所有地区中GDP最高的城市。

  数据不会说谎,20年间,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和增加值让人震惊。具体来看:

2000-2020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998年房改之后,房地产市场活力增强,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中国房地产增加值为4706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4.2%。

  查阅政府相关文件发现,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正式发布,其中谈到,“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正式得到政府认可。2003年,房地产增加值上升到6157亿元,在当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比4.5%。

  2008年,为走出经济危机阴影,国家放水4万亿元,提振中国经济。房地产如获甘霖,2009年增加值跃升至18761亿元,较上年增长29%。2009年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5.4%,比值较2008年上升0.8%。

   其后,房地产发展如火如荼,房地产增加值2010年第一次超过2万亿元,2012年超过3万亿元,2015年超过4万亿元。

  房地产增加值从1万亿元增加到2万亿元用了5年,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用了3年,从5万亿元到7万亿元只用了4年。房地产新创造价值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02

  “房住不炒”背景下,房地产占GDP的比重为何越来越高?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房住不炒”之后,各地调控日趋严格, 楼市 政策补丁不断,房地产市场进入漫长的横盘时期。

  但与市场基本面不同,2016年房地产增加值为49969亿元,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7086亿元。之后3年,房地产增加值还在不断上涨,到2020年,房地产增加值上涨到74553亿元。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2016年的6.7%,增加到2020年的7.3%。

  中央三令五申,落实“房住不炒”,坚决遏制 房价 上涨;专家一再发声,中国经济不能再被房地产绑架,呼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房企高喊“活下去”,裁撤经营差的区域,出售项目股权,寻找战投,降低负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什么房地产增长值的总量,以及其占GDP的比重都不降反增?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居住需求仍未得到完全满足。根据恒大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我国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仅人均23平方米,而同期美国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7平方米,德国、法国均超38平方米,日本和韩国人均住房面积也分别达到33和28平方米,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还有增长余地。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城镇化率在30%到70%期间是加速城镇化时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9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60.6%,仍有近10%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空间。

  2010-2019 中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数据料来源:政府、官方媒体等

  从我国现实来看,各地“抢人大战”、农民工继续进城、户籍放开带来的人口流动、都市圈的发展、租购并举政策力度的扩大等,都将继续助力房地产增长值的提高。按现在每年约1%的城镇化增长率计算,到2029年之前,我国房地产仍将继续平稳助力GDP增长。

  另外,房地产仍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国家近几年对地产严加管控,调控之网越织越细,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房地产行业发展。楼市调控的本质是“纠偏”,纠正房价上涨过快、楼市过热、频出、炒房乱象不断等等。

  楼市自发调节失效,如果不通过政策干预,很可能让楼市沦为资本的工具,刚需陷入无房可住的困境。调控只是将房地产拉回“平稳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并未否定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作用。拉动GDP增长,也是支柱性产业的题中之义。

  03

  房地产对GDP的拉动远不止7.3%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14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7%;商品房销售额17.36亿元,同比增长8.7%,创历史新高。不管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还是商品房销售额,均远高于同期7.46亿元的房地产增加值。这是因为统计口径不同。

  按生产法,房地产的增加值等于总产出与中间投入之间的差值;按收入法,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与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按支出法,为最终消费支出/实际最终消费加上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房地产增加值不仅包括房企的房地产开发活动,还包括存量自有住房的租金收入、房屋经纪和代理活动增加值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房企用于购买土地的收入并不属于房地产增加值的计算范畴。因为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指的是“在机构单位负责、控制和管理下,利用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将某些货物和服务投入转化为另一些货物和服务的过程”。土地交易并不涉及到货物和服务的转化,因而不会被记入GDP。

   实际上,如果仅着眼GDP中房地产增加值的占比,以此评估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在中国GDP中,房地产的直接和间接贡献率,远不止7.3%。

  房地产所有经营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进行的。土地出让收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土地财政”的讨论不绝于耳,社会各界都在呼吁改革,但到现在为止,土地出让收入仍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20年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5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27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1亿元。

   在2020年1-11月的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26.88%,即土地出让为政府带来超过1/4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又被用于建设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基建和公建项目,持续助力GDP增长。

  另外,从房企融资,房屋建设,到装修、家电,再到物业、居住,房地产串联起一张庞大的产业网。IFinD产业链中心曾整理过一张房地产产业链全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众多,包括金融机构、工程机械、建材、钢铁、化工、家居装饰、物业服务、家电甚至汽车。

  房地产全产业链全景图 资料来源:IfinD产业链中心

  还包括前期的规划和设计、测绘勘探、质检安检,中期的供水供暖供电、垃圾处理,后期的社区配套、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等等。

  在我国,房地产与众多行业高度关联,带动了几十个行业的发展,共荣共生。其对GDP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很难量化,但绝对不容小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