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各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基本实现应参保人群全覆盖

如题所述

11月10日,滨州市举行“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人社工作发展成就。滨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李荣舜,滨州市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于燕,滨州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颜波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坚持稳就业保就业,就业局势稳中向好
      构建就业优先体系,政策保岗。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列入全市发展规划,就业指标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任务,每年召开稳就业工作会议。
      强化企业纾难解困,援企稳岗。不断加大企业发展支持力度,最大限度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先后6次开展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连年增加,其中“十三五”时期累计发放稳岗资金1.9亿元,2020年资金数发放额达到2016年的近7倍,2021年企业享受政策数量达到2016年的20倍,政策覆盖率保持全省第一。
      支持大众创业创新,全面拓岗。2020年疫情发生时期,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达到16.14亿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发放2786.6万元,扶持了14860名创业者成功创业,带动近5万名群众就业。
      提升整体劳动素质,培训返岗。“十三五”时期累计培训劳动者21.23万人次。不断提升培训补贴标准,推出以工代训补贴政策,三年来累计发放1.12亿元,惠及企业2100余家。
      实施多样就业援助,政府兜岗。大力实施青年见习、实习实训、三支一扶等支持举措。开展失业保险“扩围”行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累计为14.2万人发放失业补助金4.2亿元。2022年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在全省率先启动、率先上岗、率先兑现待遇,解决了2万余名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切实守好民生底线,社会保障坚强有力
      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至2022年10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29.35万人。与2012年末比,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总参保人数分别增加120万余人、30万余人,各项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应参保人群全覆盖。
      养老保险待遇持续提高。连续8次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列全省第5位。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实现了职工养老保险“十八连涨”。2012年以来,滨州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556.35元增长到2406.64元,增长率达54.63%。
      社保经办服务不断优化。社保业务100%实现全程网办,打印查询类、关系转入类等19项社保业务可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建设社保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平台,静默认证率达99.54%,列全省第一位。养老金领取业务全面升级为“免申即享”服务。工伤医疗住院全部实现实时联网结算。作为“全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综合示范”试点市,大力推进社保卡全领域综合应用,2021年率先完成国家试点任务。
      实现“人才净流入”,人才引育不断提升
      引才战略创新发力。累计出台50多个综合性政策文件及配套实施细则,涵盖实训、就业、创业、生活、购房各方面。启动“城市实习生计划”,全市每年拿出5000余个岗位,重点招募大学生和硕博士来滨实习实训。
      育才体系不断健全。开展“十万名技能人才梯次培育工程”,选育首席技师、技术能手。完善全周期的博士后培养体系,对首次设站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博士后在站期间,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生活补助。
      用才活力有效激发。201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共认定各类人才2.5万人。
      留才诚意充分彰显。在省内首创人才专属节日“滨州人才节”,已连续举办三届,参与人数2万余人,开展人才活动300余场。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万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本科及以上前两年租金免费,全市先后5000余人入住,营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
      持续加强权益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劳动关系协调解决机制进一步完善。十年来,滨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实现了“八连涨”,从2012年的950元和1100元,分别提高到1700元和1900元;企业薪酬调查职工平均工资从2012年的3.37万元增长到7.51万元,增幅达122.8%,职工工资水平显著提升。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西王集团、京博控股、滨化集团先后荣获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中海沥青、安琪酵母等2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先后有15人荣获省级、100人荣获市级金银铜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称号。
      农民工工资支付得到有力保障。共开展30余次专项检查行动,出动联合执法人员5632人次,检查企业1.2万家,涉及劳动者120余万人,追缴拖欠工资7000余万元。累计办结各类投诉举报2897件,办理涉嫌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050件,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均为100%。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不断强化。全市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案件52937件,涉及职工58628人,涉案金额10.93亿元。积极开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推动市县两级仲裁机构全部建成标准化仲裁场所,标准化建设率均达100%,仲裁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作质效保持在全省前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