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暨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研经验分享

个人情况

本科就读于佛山一个二本学校,专业是网络工程,考研报考暨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大一的高数和线代都是及格线边缘飘过,唯一能稍微称道下的就是过了英语四六级,在大学四年内没有科研经历和实验室经历,也没有什么竞赛经历(最厉害的也就不过是蓝桥杯B组省三的水平),什么数学建模啊、互联网+大创啥的一个没有,完全凭借一手还行的初试分数上岸,初试在本专业排名第4,复试后排名第2。

考试科目:

二、选择暨大计算机学硕的理由

当初选择学校的时候,考虑到自身的基础比较差,数学和专业课这两门会有一门的时间很少,所以尽量选择专业课考察内容比较少的学校,正好又处于广东,也不是特别想出省读书,就从广东里面挑,当时是在暨大和深大这两所学校中徘徊,因为暨大和深大的计算机学科评估都是B,从专业方向的角度来说差距很小,但是想到以后可能会留在广州工作,并且深大的专业课是408,如果是考408的话,可能留给数学的时间不够,于是选择了暨大。

然后是选择考学硕的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疫情,当时预估2021年考研人数会大幅上涨,如果考专硕的话,竞争会十分激烈,而且看到2020年考研数学的难度也非常大,但是虽然难度大,查阅了录取名单的分数后发现很多数学一分数很低的同学也上岸了,于是决定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数学上面,思考过后预测了一下2021年计算机学硕如果想上岸的话,数学一至少要达到100分,事实是最终也凭借103分的数学成功上岸。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对自己在英语方面比较自信,也觉得自己至少能达到英语一65分的水平,就选择了学硕。

三、初试复习经验

1.思想政治理论

5月的时候开始看徐涛的政治基础班课程,看到大概6月吧,这期间都没刷题,就理解概念就行。

7月开始看他的强化班课程,不过没有全部看完,只看了马哲的内容,就结束了。

10月开始刷题,买了肖秀荣的三件套(精讲精练+ 1000题+ 1000题题解),一直反复刷,到最后1000题大概刷了有三遍,第一遍全部刷,后面二、三遍的时候只刷错题,到了上考场的时候,基本畅通无阻一路做完选择题。

12月开始背肖八肖四,肖八的内容背了一遍就没背了,混个眼熟就行,能把关键词都记得差不多就OK。

重点是肖四,考前10天开始背,几乎每天早上就是在背肖四的大题,最后结果也非常满意,2021年考研肖秀荣直接杀疯了,上到考场就是默写。注意:肖八肖四的选择题主要用来查漏补缺,不要觉得错很多就没希望了!也不要拿来估分(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不准)我当时肖四肖八平均也就20多分,到最后上考场选择题有40分+。

2.英语一

今年的英语一算是十年以来最难的了,不过还好在考场稳住了心态,结果也还能接受。 

首先背单词是肯定逃不过的了,我在3月之前就把考研英语的大纲词汇过了一遍。

然后从3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2月上考场,每天都在背单词,大概每天过200个吧(我是每天700个),一直坚持下去。重点是坚持!我是一天都没有落下,日历都是满的,坚持下去,你会明白这是值得的!然后是阅读,6月以前保持每天一篇阅读,状态好的话也可以两篇,我是从2001年英语一的真题开始刷的。刷到2009年就可以停了,把前面的再刷一遍,其中阅读中出现的不懂的单词一定要记住,很重要!(除非是超纲词)然后从7月开始,认真把剩下2011年到2020年的阅读一篇一篇刷好,当时我是定时刷的,15分钟内一定要做完,不论做得怎么样,对答案有时一连错三四个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要灰心!一直刷阅读到12月,这时候真题应该都刷了两遍到三遍了,我是刷了三遍,到最后看到文章就能联想到题目。也不用担心刷几遍阅读会不会记住答案,不会的!只要你按顺序刷下来,后面重头刷的时候你记不住题目的。这时候可能你就要问了,那2010年英语一的试卷怎么不用做?没错,2010年英语一的试卷不太建议你做,实在是太难了,我当时是11月的时候觉得自己有点飘了,就拿来做,结果可想而知,对了答案以后总分估计没有超过国家线……一下子心态就平静了下来,当然我建议你把这套试卷用在你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时候,打压一下自己哈哈。

推荐书籍:

3.数学一

说到这个我就来劲了,我大一的时候数学期末考都是60分+飘过的水平,高考数学80多分,算是特别差的基础了。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你也行了?

3月到5月,是看的汤家凤的的视频课,把高等数学的部分看完,然后又看了他的线性代数,都是基础班。

然后又看了余炳森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基础班(强推他的概率论课程真的特别适合我这种基础差的)。

当然你可能说,内容太多了,记不住怎么办?那就多看几遍,没错我把以上的老师的基础班课程来来回回看了三遍,期间几乎没有刷题,只是在他们的对应的辅导讲义上面做好笔记,把整个数学一的知识框架建立起来。从6月至9月,开始大量刷题,什么叫大量?我先说下我用到的习题册:

接力题典1800(汤家凤)

李正元*范培华复习全书(粉红的那本书)

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精讲精练880(李林,强推!有些题目出的特别好)、高等数学辅导讲义(汤家凤)、概率论讲义(余炳森)。

说下刷题顺序,我刚开始是从汤家凤的辅导讲义开始刷,刷了两遍,都是例题,有些难度,不过刷完配合他的强化班课程,效果很好。然后开始刷李永乐的辅导讲义,这个一定要多刷几次,里面的题目都出得特别经典,主要刷每一章的课后练习,例题也要看懂。然后是概率论的讲义,也刷了一次,这个不用特别强调正确率,后面我会说为什么。重头戏来了,开始刷接力题典1800的基础部分,我当时是只刷了这本题集的基础部分,因为题目实在是太多了,刷不完,刷完这部分之后去做李林880的基础部分,没错,都是基础部分!

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问了,有些题目实在看不懂怎么办?这时候粉红色的那本书就派上用场了。我当时是遇到做不出来的题目,几乎没头绪的那种,就去翻粉红书,看里面的基础概念,里面讲得特别透彻,特别是里面的例题,十分开阔思路,难度确实也挺高的,不过看完下来收获很多!

从10月到12月,开始每天一套真题,做完真题就刷模拟题。真题的习题册:张宇的真题大全解(真题买这个就够了,很全,排版特别舒服)模拟题:李林的四、八套卷、 张宇的四、八套卷(这个很难,随便刷刷就好,当时用来保持手感)。我当时是先从1987年的真题做到2010年,然后把2001年到2010年的真题又做了一次,做的时候把错题圈起来后期复习得时候可以看看。然后就是2011年到2015年,这5年的真题刷了两遍,也是记下错题,后期无聊得时候就翻出来看看。重头戏来了,2016年到2020年的真题,非常珍贵!一定要下狠功夫搞明白,出题人在这几年放飞自我了,特别是2016、2018、2020年的题目,把概念都玩出花儿来了,我一次做的时候也就60来分,人都麻了,不过也坚持过来了。我最后把2016年到2020年的真题刷了五遍,试卷都快被我磨烂了。再之后就是刷模拟题了,做完就行。模拟题用来查漏补缺,对错题的知识点掌握了就OK。

有些地方需要说明一下:我这套学习路线是自己琢磨出来适合基础差的,基础好的不要学我,我最开始目标也就只想考个100分,最后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建议如果是基础好的同学,想冲数学一120分+的,可以去把上面习题册的强化部分也刷完,尤其是那本粉红色的全书,你能把里面知识点全部掌握,题目搞懂(并且都会做),140分+不是问题,考不到你来找我。

4.专业课

8月开始复习,刚开始是看王道的视频课程,搭配它对应的课本,暨大计算机专业课是848(数据机构+操作系统),所以刚开始是看一章节的视频就做对应章节的内容,等到把王道视频课看完了,王道书习题也刷了一遍了,这个时候应该也差不多10月份了,开始做暨大十年真题,按顺序刷完两遍,总结一下题型(我的话是刷完三遍真题就没理了)。

最后考的分数也不咋地,建议各位同学在做完以上部分之后,去刷严版数据结构课本对应的习题册,暨大真题里的代码题都是从里面出的,至少也刷一遍吧,遇到代码题能有思路就行。

 利用好历年真题

我选的这个学校的历年原题都有网上都有的,基本上从开始招收研究的那一年的真题就有的,而且重复的地方还不少,这也算是我选这个学校的一个原因吧。

由于真题的数量足够多,而且专业课的题目有不少的重复,可以将历年真题做个整合,分门别类地整理出各个科目的历年真题,心中会对专业课有个大概的了解。

大家可以参照这个方法,花上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做个宏观的估计,只看题目,只研究知识点,不看答案,把相关的题目和知识点归拢一下,看看是否有所收获。

考研这个事情,确实是个大事情,不过再大的事情,也都是由无数个小事情组成的。

我做事情喜欢从宏观到微观,先做宏观的分析,如果这都不行的话,就直接放弃(很多学校,是不按照既定套路出题的,知识点经常考出大纲之外,这点其实也正常,考研毕竟是个选拔性考试,不是一个通过性考试的);

微观上,就是梳理知识点了,按照学的时候的重点慢慢梳理,每个学校的重点大差不差,偶尔有不一样的地方,全都背下来就好了。

最后就是宏观和微观结合,把真题当作考题,完完全全地答一遍,可以对照书,也可以找同学或者学长、学姐甚至是老师,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说不定,你这道题目或者这道题目的知识点,就会出现在试卷上。

 考研是个系统性工程,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心态也要平和;考研相对来说确实蛮难的,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外界利诱在引诱着,这些都是考研前进道路上的阻力;但需要明白,当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这些阻力你就一定要克服。

大家考研,肯定是往比较好的学校去考,所以竞争还是挺大,都说考研相当于第二次高考,虽说考研不至于没有学上,但是如果调剂到了一个还不如你本科的学校或者不太心仪的地方,总会是觉得心有不甘的吧。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研报名时间,相信大家早就选好了心仪的学校了吧,也缴费成功了吧。

如果是现在才开始准备,其实是有点晚了的,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最起码得5月份之前开始准备,至少半年多的时间才能比较有把握的,但排除个别聪明的小伙伴。

最后总结

考研最重要的还是坚持,你如果以为考研只需要努力的话就错了,稍微认真一下不叫努力同学们,多多关注生活中的琐事,到头来你会发现考研中最难的事情是你怎么应对生活上的问题,而不是学习,这方面我做个谜语人,你考完就懂了。最后,祝各位学弟学妹们考研顺利上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