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乳腺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乳腺增生的症状如下:1、疼痛:乳房呈周期性胀痛,在月经来潮前疼痛明显,月经后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2、肿块:乳房的某些部位可触及结节,伴有触痛感,质性柔软,或具有韧性,常顺乳腺导管而行;3、溢液:少数患者的乳头可挤出澄清、透明或黄色浑浊液体,也可能出现类似牙膏的渣状物质,应辅助其它检查,进行排查。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在乳腺门诊里乳腺增生患者的比例高达80%以上。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逐渐低龄化。在青春期或青年女性中,经前有乳房胀痛、有时疼痛会波及肩背部,经后乳房疼痛逐渐自行缓解,仅能触及乳腺有些增厚,无明显结节,这些是生理性的增生改变,不需要治疗。
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发病多与内分泌功能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有关。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而年龄较大而未婚,没有生过孩子或没有哺过乳及精神抑郁的女性最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三大症状警惕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下面介绍最常见的乳腺增生临床表现,以引起女性朋友们的警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 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疼痛在月经前几天出现或加重,月经结束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 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房可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外上方,也可见于其他部位。肿块大小不等,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达3~4cm,边界不明显,常有触痛。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 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同时有的患者还常感觉情绪不畅或心烦易怒,可兼见痛经,月经前后不定期等。
乳腺癌和乳腺增生均可见到乳房肿块,普通患者往往难以鉴别,其实通过一些简单的自检方法,自己也能进行初步诊断,以下鉴别方法供大家参考。
乳腺增生怎么办?
由于乳腺增生发病率高,属于一种慢性病,有的乳腺增生,只需定期复查,不需服药;有的则需要治疗,绝大部分的乳腺增生是不会发生癌变的,不需要手术治疗,仅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需立即就医的情况
❖ 乳腺增生疼痛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或工作。
❖ 疼痛持续时间长,在3个月以上,或月经结束10天后疼痛症状还没有消失。
❖ 平躺时,用除拇指外的四指按压,能摸到肿块,有刺痛、钝痛感,与月经周期和情绪联系不明显。
需手术治疗的乳腺增生
❖ 乳腺肿块迅速增大,质地变硬者,宜作局部肿块切除手术。
❖ 乳腺肿块单发于外上象限,触诊似有癌变者。
❖ 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上,病变范围广泛,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伴有乳头溢液者。
❖ 细针空刺或病理切片已发现有癌变者。

养成好习惯,远离乳腺增生
导致乳腺增生的原因很多,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会刺激机体,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伤到女性乳房。换句话说,女性朋友如果注意改善生活方式,相当一部分乳腺增生是可以预防的:
1.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过度紧张、焦虑等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乳腺增生的产生和加重,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的心情有利于个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2.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睡眠:规律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分泌,更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效的良好环境。
❖ 性生活:和谐的性生活对调节内分泌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性生活能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对乳腺的保护力和修复力。其次,性爱时也会刺激雌激素分泌增加,但在孕激素(同样增加)的监督下,雌激素只能乖乖丰胸,没有机会使乳腺增生。另外,性高潮刺激还能加速血液循环,避免乳房因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增生。
❖ 饮食:调节饮食,遵循“低脂高纤”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及各种粗粮,增加人体代谢途径,减少乳腺受到的不良刺激;少吃油炸辛辣刺激性食品,动物脂肪、甜食,避免过多进补所谓营养品,以免雌激素过多,造成乳腺增生;不吸烟,控制饮酒;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人体如果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或钙、镁等矿物质,前列腺素E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乳腺就会在其他激素的过度刺激下出现或加重增生。
❖ 妊娠与哺乳:妊娠、哺乳是预防乳腺增生的好方法,孕激素分泌充足,能有效保护、修复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不易出现增生。
❖ 运动: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机体免疫力。
❖ 药物: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含雌激素的食品。
❖ 注意月经期保健:临床发现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比其他人更易乳腺增生,通过调节内分泌调理月经,能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
❖ 衣着:注意胸罩合体、不要太紧。
3.保持乳房清洁,做好乳房自查
经常用温水清洗,注意乳房肿块的变化。(乳房自查方法见第三章第五节乳腺癌)
4.坚持定期体检
❖20~40岁:
每1~3年进行一次临床乳房检查,每月进行乳房自检。30岁以上女性,最好每年请专科医生检查一次
❖40岁以上:
每年进行乳腺钼靶摄片;每年进行乳腺临床检查;每个月进行乳房自检,以便及早发现病变,防患于未然。

小贴士
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
研究发现,要治疗乳腺增生需从改善自身的体质开始,酸性体液不能改变病变细胞也就是说不会使病变细胞死亡,因此多吃碱性食品,改善自身的酸性体质,同时补充人体必须的有机营养物质,这样才能恢复自身的免疫力。
1.强酸性食品:蛋黄、奶酪、白糖做的西点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酒、油炸豆腐、海苔、章鱼、泥鳅等。
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香蕉、桔子、南瓜、草莓、蛋白、菠菜等。
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海带、柠檬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5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疾病,乳腺增生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乳腺增生:
一 乳房疼痛
1.表现为胀痛或刺痛感,常见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多偏重于一侧,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
2.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月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疼痛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二 乳房肿块
1.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型结节样肿块。
2.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
3.肿块呈节结构,大小不一,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4.乳房肿块大小、质地常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
三 乳头溢液
乳腺增生患者挤压乳头时,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可挤出乳白色溢体,或者草黄色、棕色浆液性溢液。
四 月经失调
乳腺增生患者可见月经前后不定期,周期不稳定,量少或色淡,还伴有痛经。
五 情绪不稳
乳腺增生患者常感觉情绪不畅或心烦易怒, 尤其是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情绪波动更大。
第2个回答  2022-01-25
乳腺增生症有多种病理类型,如单纯性小叶增生(占乳腺增生症的大部分),乳腺增生建议中药调理,平时喝德甫的茹舒拧茶等效果都还不错。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普通外科、外科
是否传染
无传染性
发病部位
胸部,乳房
发病特征
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
病因
乳腺在内分泌激素,特别是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会有增生和复旧的改变。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内分泌激素代谢失衡,雌激素水平增高,可以出现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增生的乳腺组织不能完全消退,就形成乳腺增生症。
临床表现
在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特点,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尚未哺乳的妇女,其主要症状为乳腺胀痛,可同时累及双侧,但多以一侧偏重。月经前乳腺胀痛明显,月经过后即见减轻并逐渐停止,下次月经来前疼痛再度出现,整个乳房有弥漫性结节感,并伴有触痛。35岁以后妇女主要症状是乳腺肿块,乳疼和触痛较轻,且与月经周期无关。用手触摸乳房可摸到大小不等、扁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柔韧的结节,边界不清楚,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45岁以后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囊性肿物,边界清楚,多伴有钝疼、胀痛或烧灼感。绝经后妇女乳房腺体萎缩,囊性病变更为突出。乳房疼痛的严重程度与结节的有无及范围无相关性,疼痛可向腋下、肩背部放散。少数患者可伴发乳头溢液。由于病因来自身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故除乳房方面的症状外同时还可出现月经不规律,脾气不好,爱着急爱生气、爱出汗等症状。
第3个回答  2023-07-18
疼痛、肿块、溢液都是乳腺增生的症状。如果发现这些症状也不用太过担心,及时就医诊断。另外注意,乳腺增生大多由情绪等因素产生,平日里要保持心情愉悦,不要太过劳累,也可以搭配即瑞夏枯草口服液进行治疗,这款产品我喝了半年,有抗炎镇痛、消肿散结作用,而且很安全,现在已经治疗好了,没有用药了。
第4个回答  2021-08-04
乳腺增生的症状如下:
1、疼痛:乳房呈周期性胀痛,在月经来潮前疼痛明显,月经后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
2、肿块:乳房的某些部位可触及结节,伴有触痛感,质性柔软,或具有韧性,常顺乳腺导管而行;
3、溢液:少数患者的乳头可挤出澄清、透明或黄色浑浊液体,也可能出现类似牙膏的渣状物质,应辅助其它检查,进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