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十条要求,你知道有哪些吗?

如题所述

一、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现在很多老师都是把家庭作业扔给家长批改,让不少家长头疼和发愁,有些家长根本没有时间,或是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不是所有父母都是高材生,也有时候老师直接让学生自己对照答案批改,变相加重了孩子的负担,也不利于孩子学习吸收所学知识。现在教育部明文规定禁止这些行为,真是令人称赞,希望老师能独立完成本属于自己的工作。

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 。

这一条真的是说到点子上了,中小学生确实应该减轻负担,少布置一些作业。不得不说,现在孩子们的作业太多了,尤其是中学生,经常需要熬夜到十二点甚至一点才能写完,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现在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中小学作业布置问题,希望各个学校和老师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合理布置作业,让孩子稍微多些活动和休息时间。

三、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 

禁止校外培训机构留作业也是在为中小学生减轻负担,不然他们不仅需要完成校内家庭作业,还要完成辅导班作业,太过辛苦。现在加强对培训机构日常监管,也是在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问题的发生,只是希望相关监管部门可以严格执行这一政策规定。

四、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想起小时候那些罚抄课文、抄写五六遍甚至十来遍生字词的作业就感到难受,那些作业其实没有太多意义,现在教育部禁止学校老师布置那些重复性、惩罚性作业,真的是太正确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6
一、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各地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三、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第2个回答  2021-04-26
一、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二、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三、严禁校外培训作业。各地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第3个回答  2021-04-26
对于学生作业的作业量安排不可以超过两个小时,而且不可以强制性要求家长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因为这是老师的责任,不可以布置惩罚性的作业,另外也不可以把作业作为校外培训的重要内容。
第4个回答  2021-04-26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各地要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