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秦始皇的棺椁漂流在水银河流上,有什么依据?

如题所述

秦始皇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帝王,不仅生前拥有雄图霸业,其死后围绕着其陵墓的传说,也是几千来来从未断过,在民间街坊、说书馆里、神话传说的渲染下,秦始皇陵的神秘色彩越来越错综复杂,其中关于地宫水银的故事就值得探索。

(一)史记的描述

对于秦始皇陵墓的描述,以汉代司马迁的描述最为令人神往,相传秦始皇陵地下宫殿之中,以金银珍宝填充在棺椁之间,用水银浇灌储蓄成沟渠来模仿河流,用夜明珠来装饰穹顶模仿万千星辰, 天文、地理都被模拟在了地下世界之中。

《史记》有云: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也就是说,民间所说地宫有水银河流的传言应该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之中,我们先暂且不揣测秦始皇墓中水银作用,如此巨量的水银是否真实存在,是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考古的发现

在1981年和1982年,为了验证秦始皇陵墓中是否如《史记》所记载,专家进行了汞量测量工作:如果秦陵地宫中埋藏有巨量的水银,则水银蒸气必然会由陵墓中向上迁移,故而便会在封土表层形成汞异常!

这条南北采样点的纵线,贯穿鱼池水库以及骊山脚下,中间为秦陵高大的封土堆。从数据上来看,在秦始皇的封土中的确存在一个汞异常区域,其汞含量变化为70-1500ppb!

但是,封土中出现的汞异常,到底是土壤中固有、经过地下水银挥发而成的?还是封土本身的土壤就取自某一处大量富集汞的矿化地区?幸好,在文献中的记载有这样一条线索:

“始皇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郦道元《水经注》

水经注里的鱼池,就是秦始皇陵东北五里处的现在鱼池水库!而在鱼池水库中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其汞的含量偏低,平均值在30ppb,也就是说,即便封土取自鱼池是真实的,其封土中形成的汞异常,也只可能来自于其本身陵墓中埋藏的汞挥发所致!

(三)水银河流棺椁

也就是说,正如司马迁所描述的那样,在秦陵地宫之中是存在着巨量水银的,那么到底有多少呢?有学者提出这样一种说法:

“按照已掌握的汞藏量和现代汞的生产能力,估计陵墓内储油水银百吨左右,如果此数字能够成立的话,由丹砂炼汞的比率(86·26%),秦始皇陵内的巨量水银需由115.928吨丹砂提炼!”——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

因为地宫的水银由丹砂提炼而成,古代称之为“抽砂炼汞”,秦始皇陵中炼汞用的是“低温焙烧法”,即用简单的设备,将汞矿石加热至450-8000摄氏度时,把分离出来的气态汞使之冷凝,就成了液态汞。

所以,由此可见,民间传言之中有一半真有一半假,真的是,地宫中果然有所谓的象征百川大河的大量水银;假的是,秦始皇的棺椁未必就一定是在这水银河流上飘荡,因为史籍中没有记载,考古又尚未发掘,一切都还是谜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1
这主要的依据就是秦始皇的陵寝当中充满了水银。如果秦始皇的棺椁不漂在水银之上,就会完全被水淹没,所以才有这样的推论。
第2个回答  2020-08-21
根据现代科学家的检测,发现秦始皇的棺材是漂流在水银河流上。水银有剧毒,但也有防腐保鲜的作用。这样就能防止自己的墓穴被偷盗。
第3个回答  2020-08-24
因为秦始皇的尸体是没有腐烂的,这和水银有很大的关系,再加上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人们为了他的意愿将他放在水银河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