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古画价值?

我花一小钱购得在民间流传的《清明上河图》仿冒摹本,有金人“张着”在同一画绢上尾部的题跋,并另有南宋琼州太守杨如寿在《清明上河图》同一画绢上部的题款,还有南宋与元代相交时期的宋氏宗人,元代翰林学士赵孟俯在同一画绢的首部,题写的《清明上河图》篆书画名,不知现代人能否仿造,如是古画值多少价值?

鉴定古画要先断代,再看其个人风格,鉴定起来相对难一些。
鉴定要点:
1、纸绢鉴定
  书画所用的材料绢和纸对于书画的断代起着一定的作用。绢和纸的鉴定是鉴定书画又一途径。晚周帛画和战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时候的马王礁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丝织成的,至今为止未见用双丝绢的(即经线是双丝,纬线是单丝织成绢)。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从表面来看,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元代的绢总的说来比宋绢显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稀松的状态。明代的绢总的看来也是比较粗糙。明代早中期有一种质量较低较稀薄的绢,由于这种绢太稀薄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汉、晋古纸,所见都是用麻料,较多的是用麻布、麻袋、麻鞋、鱼网等废料的再生物,也有用生麻--北方用大麻、南方用苎麻。
2、印章鉴定
  印章的时代特征与气息也是鉴定书画的佐证。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从其形状、篆文、刻法、质地、印色等方面出来。宋代印章铜、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质料的。自元代王冕开始采用石料刻印以后,采用石料刻印的人逐渐多起来。明代初期,各种石料的印章已相当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变化,篆文每个字的停笔处,都比原笔画略粗一点,但显得较淡,并略呈黄色,同元代的印色就有些不同了。明代中后期印章以石质居多,其它如水晶、玛瑙、铜、玉等均有。清初,书画家印章甩用的篆文变化并不大,但印章形状、字体字形都有多样化的趋势。清代中后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如浙派、皖派和其它各种流派,大都以《说文解字》为主体。
3、题跋鉴定
  题跋可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代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真古画而配以定人的伪跋,或伪古画而配以定人的真跋,都是常见之事。画上如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而须从一些题跋中去探索。后人的题跋对书画鉴定能起多大作用,更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如书画上或题跋上,尤其是书画的题款等等出现了这种情况,都被认为是作伪者所露出的马脚。避讳;在封建帝王时代,行文要避讳,就是当写到与本朝皇帝的名字相同的字,都要少写一笔,这就叫避讳,通称为缺笔。在书画上面,看到缺笔的字,是避的哪代皇帝的讳,就可以断定书画的创作时期,不能早于避讳的那代皇帝的时期,否则就是作伪的漏洞。
4、年月:书画上或题跋上所题的年月或作者的年龄、生卒不符,或与事实有出入,也将被认为是作伪的佐征。

鉴定的方法:
传统的方法主要是目鉴和考证两种。
1.“鉴”就是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2.“考”就是考证,即借助于画家传记、书画著录、有关诗文、历史知识等等文献,对作品与之关联的某些问题作一番考证,以此来判断真伪。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考证能起一定作用;一是真迹存在甚少的画家或时代,目鉴缺乏必要的比较条件,而相关的文献资料却比较多,通过考证往往能对鉴定起作用,如唐、五代的诸多作品。二是有条件依靠目鉴的初步来判定,但仍有某些问题存疑,这就需要通过考证来进一步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19
排除赝品的可能,画作的价值取决于作者的知名度、成熟度和内容。
《清明上河图》的仿冒摹本太多,故宫的都不是原作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3-17
排除赝品的可能,画作的价值取决于作者的知名度、成熟度和内容。
《清明上河图》的仿冒摹本太多,故宫的都不是原作啦!
第3个回答  2008-03-16
呵呵,本身你就是买的仿冒的,现在就需要看这个古画的品相以及画家的知名度,画工了!

有好多是貌似古代的,实际是现在的人伪造的!现在造假的手段层出不穷,所以一定要看好!

不过看你说的,应该品相不错!最好找几家书画店问一下,应该不会偏失了!
第4个回答  2008-03-16
《清明上河图》摹本很多的,艺术价值在于摹本是不是高仿,最好把原画的扫描图上上来看看

或者找点专业的书画鉴藏资料学习对比下

http://www.mihuhu.com/bbs/forumdisplay.php?fid=23

参考资料:http://www.mihuhu.com/bbs/forumdisplay.php?fid=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