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说时间是( )

如题所述

从哲学角度来说,时间是运动的尺度。或者说,有时间,才有可能运动。
因为世界上出现了人类,人类又是物质,而物质在空间里运动,所以在人类的意识里就产生了时间感受。有运动,才可能有时间。如果一切停止运动,时间也就静止了。运动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变化着的点,相对于运动来说,时间是出现与消失的过程,是无限小于一秒的点,是人类用来记忆衡量运动的虚构存在,虚拟尺度。
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的矛盾统一和物质运动状态的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它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一个方向,一去而不复返。
抽象地说;时间本身也是不存在的,时间只是对物质存在的一种认识,描述或度量。或者说;我们为了认识,描述或度量物质的存在或物质之间存在长短差异的关系。我们就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个时间的观念。所以,时间的存在实质上反映的是物质的存在。讨论时间存在的问题就是讨论物质存在的问题,时间存在的过程就是物质存在和变化的过程。时间和空间一样都属于形容词的概念范畴。(空间是认识,描述和度量物质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的概念。时间是认识,描述和度量不同物质之间存在差异关系的概念)。
从物质实在或实体的角度上讲;世界上除了物质的存在之外,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存在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存在实体或形式。其他都属于人的感觉和观念上的存在,或者,都是在物质存在范畴内的一种较低层次的存在概念。所以,存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是建立在狭义范畴之内的,是对狭义存在的进一步扩展和发挥。时间,空间,对物质存在状态的其他描述以及对物质之间关系和性质的认识等都属于广义的存在概念。我们一定要把握和区分好存在的层次性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分层次和关系,单独地讨论某种存在,比如,时间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既然,时间的存在本质就是物质存在的本质,所以,时间的属性就是反映物质存在的某一方面的属性,比如,时间的延续性问题就是反映物质存在的延续性问题。物质的存在是不可能中断或中止的。物质在这个世界上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时间也具有永恒存在的性质。有人认为物质和时间都有产生的问题(从大爆炸中产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没有搞清楚具体存在与一般存在的关系。比如,每一个人都存在出生日,但是,这并不表明时间或物质是从你的出现而出现或产生出来的。所以,宇宙并不是产生出来的,而是从另一种物质形态中转化而来的。
由于时间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所以,时间并不存在之间或之间的差异问题。今天与明天或今年与明年对时间来讲都是一样的,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差异。如果存在什么区别和差异的话,那也是物质之间的区别和差异。有人认为时间可以倒流,可以延长或延迟,时间是有具体区别的,比如,在我们存在的这个时间世界中还有另外的一个时间世界,等,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时间既然是对物质存在形态的一种描述(空间是对物质存在状态的一种描述),那么,物质的存在状态是处于运动或变化之中的,所以,时间也就赋于了“流动”或“连续”的特征,为了确立时间“流动”的精确性,也是为了给时间找到一个可以描述或度量的参照物或坐标系统。人们发现某些有规律性的物质运动可以做为时间的物质载体进行计算和度量,比如,利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来做为时间的计量单位,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原子“涨落”的均匀性,于是又制造出原子钟来计量时间的“流动”问题。总之,时间的存在与对时间存在的描述或计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像美丽离不开具体的人或景物一样,时间也离不开物质的存在状态,因为,时间只是对物质存在状态的一个方面的反映。
“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内涵是无尽永前,其外延是一切事件过程长短的度量。
“无尽”指没有起始和终结,“永前”指时间的增量总是正数。
时间是标定物质发展变化情况的度量衡单位。
同温度、长度、质量、体积等记录单位属于同一范畴。
因为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需要时间来丈量和标定,人类在认识世界时自觉地引入时间概念,是世界发展变化的最有利证明。如果没有时间,世界上的一切就会凝固静止。
时间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对具体事物进行逐级思维分解形成和产生的绝对抽象事物,是同空间以对立统一方式存在的元本体,是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一般规定和一般本质,是运动、行为和变化的一般表现形式。
时间是四维空间里的物质尺度,长度、宽度、高度和时间将这个世界组成了个四维空间。时间也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存在。物理学中有个最基本的常识,那就是世界上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是绝对平坦的,再平坦的物质,放大千万倍,也是凹凸不平的,在四维的空间里,时间在各处也不可能是绝对平坦的,在空间里存在很多被物理学家称为“虫洞”的东西,它是极其微小的,虫洞应该是时间不平坦的表现。所以各处的时间都不一样,理论上认为,质量大的物体对周边时间的影响大于质量小的物体,在质量大的物体旁边时间会相对变慢。但是地球上的物体质量都较轻,所以影响并不十分明显。理论还认为,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时间就会变得越慢。但是据说回到过去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有因才有果,这是全宇宙的通用法则,而到达未来的时间旅行被认为是有可能的,因为人们可以利用以上使时间变慢的方法来穿越到未来,但是现在的科技条件人们似乎还不可能具备这一能力。越是接近于光速的物体,对应的时间也越缓慢,但一切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这也是物理上的一个基本定理,他的提出者是爱因斯坦。
不管现在论正确还是永恒论正确,时间都是世界本身的一个特征。这就是传统上对时间的根本看法。但康德在其新颖的认识论中,反对这种关于时间的传统看法,认为时间只是人类认识方式的特征,而不是世界本身(物自体)的特征。康德断言时间和空间都是心灵认识世界的框架。这个框架表明了心灵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而不是世界本身的特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9
时间是指宏观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的各种变化过程,其有共同性质的连续事件的度量衡的总称。
  时是对物质运动过程的描述,间是指人为的划分。时间是思维对物质运动过程的分割、划分。
  探究时间概念的由来,可从地球人公认的时间单位“天”和“年”说起。自人类诞生起,人们就感受着昼夜轮回现象,并把一个昼夜轮回定义为一天时间,以后逐步认识到这是地球自转(一种事物)的表现。再有,人们从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轮回现象的背后认识了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这一事物,并把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定义为一年时间。不仅如此,人们还把一天划分为24小时或者12时辰,把一年划分为4个季节、12个月份等等。人们还拿一年时间与一天时间的长短进行了比较,以1年时间(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来对应大约365天。
  通过对时间单位“天”和“年”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其实是围绕着各个(种)事物的存在过程进行的。时间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存在过程进行定义、划分和相互比对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事物的存在过程、状态无外乎运动变化或静止。运动变化的事物既可有空间上的位移,也可有形状的改变,有的事物呈现出周期性的运动或变化,而有的则不明显或者没有。那些具有明显周期性变化的事物,其存在过程或阶段,往往被人们用来作为衡量时间长短的依据。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单摆的运动周期、原子的震荡周期等等。人们虽然由观察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建立起了时间概念,但这并不表明没有运动变化就没有时间或静止对时间没有意义。静止状态也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比如钻石的分子结构这一事物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是稳定不变的,不然人们就不会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因此,不论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还是静止的,只要有事物存在就可以对其用时间来描述其存在过程,也就是时间概念里还应体现事物的静止状态这一面。仅仅把时间概念建立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上是初步和片面的,若能进一步意识到静止也是事物存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将是人们在时间概念上的一个进步。
  人们建立时间概念的一个基本目的是为了对时,即对各个(种)事物的先后次序或者是否同时进行比对。人们为了方便相互间的交流和活动,通常以一些具有标志性事物的起止作为对时的标志。例如,以耶稣诞生的年份作为公元纪年的开始、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的年份成为民国纪年的开始、以运动场上发令枪的声音和烟雾就作为某项比赛的开始。
  人们建立时间概念的另一个基本目的是为了计时,即衡量、比较各个(种)事物存在过程的长短。人们一般不以静止事物的存在过程作为记时的依据,这也许是长期以来人们将时间仅仅看作“运动的存在形式”的一个因素。人们通常选择一些周期性运动变化较为稳定的事物,以其运动周期作为计时依据。比如月相、圭表、日晷、机械钟表、石英钟、原子钟等等,这些事物也就成为人们天然的或人工的计时器。计时器就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某个(种)变化事物的存在过程(尤其是周期性的)来衡量其它事物存在过程长短的装置。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计时器度量出的时间都是呈现其本身的存在过程,不一定代表其它事物的存在过程。虽然如此,人们还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或通过一定的转换,以某个计时器的运行状态来描述其它事物存在过程的长短或所处阶段。比如以大约365个地球自转周期(天)来对应1个地球公转周期(年)、以大约29.5天来对应1个朔望月、用秒表来测量运动员的成绩等等。
  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时间概念不应是人凭空杜撰出来的意识,时间概念来自于人们对各个(种)事物存在过程的认识,并通过归纳总结而产生。因此时间概念对应着客观现实——事物的存在过程。人们除了对“东西”——以实物形态呈现的客观事物,比如恒星、行星、分子、原子、细胞等认识以后可以产生了相应的概念,还可以对不是“东西”的非实物形态的客观事实认识以后产生相应的概念。比如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时间、长度、质量、电流强度、温度、发光强度、物质的量,还有人们的空间、信息、意识等概念反映的也是非实物形态的客观事实。所以,如果有人以时间不是“东西”为由,就否认时间概念的客观性显然是荒谬的。
  人们不仅用时间来描述物质事物的存在过程,其它非物质事物的存在过程也可用时间去描述。比如说意识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是何时产生的,又流传了多久。
  人们若是认识到了事物的存在过程是时间的本原,再给时间下定义就不是难事了。时间是事物的存在过程,是所有事物皆具有的天然属性。作为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纲之一,人们统一以时间来衡量各个(种)事物存在过程的长短和次序,包括运动变化的快慢。
第2个回答  2012-10-08
为了说明什么是“存在”而引用的一个界定标志,即:永恒,或者过去、现在、未来的过程。
第3个回答  2012-10-08
生命的轮回
流动的水 逝者如斯就是这个意思。
第4个回答  2012-10-08
时间就是存在得以展开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