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免疫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目前还是主要用驱虫药物来治疗寄生虫病,它非常有效、廉价并且易于使用。然而由于出现抗药性的寄生虫,还有关于化学药品对环境不良影响的担忧,所以长期使用化学药物治疗寄生虫感染是不行的。随着停止使用化学驱虫剂的呼声越来越高,寄生虫疫苗研制变得紧迫。另一方面,疫苗是安全的,没有化学残留,不会污染环境,并且许多细菌病毒疫苗已被人接受,所以寄生虫疫苗是治疗寄生虫疾病的新方法。经过近十年研究,目前仅有非常少的驱虫疫苗作为商品销售,其疗效仍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寄生虫有很完善的免疫逃逸机制。 寄生虫之所以能在宿主体内长期生存并繁殖,其机理十分复杂。首先,寄生虫寄生在机体的特定部位即免疫特惠区,如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还有许多寄生于肠腔,免疫系统很难对其进行攻击和完全清除。其次,寄生虫的虫体结构复杂、抗原组分繁多,有代谢抗原,表面抗原、虫体抗原等。并且有科、属、种乃至期特异性。第三,有些寄生虫的抗原性很弱或被宿主抗原隐蔽,如岗地弓形虫的包囊就表现为弱抗原,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此外,寄生虫还可以通过改变抗原性,如抗原变异、抗原伪装、表面抗原脱落与更新等逃避宿主免疫攻击。所以如何研制出有效安全的寄生虫疫苗将会是以后十年的公关难题。目前在以下几种寄生虫疫苗的研究中获得了成绩但都有不足之处。 死疫苗死疫苗死疫苗死疫苗 死的虫体或裂解物,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使其毒力丧失,但仍保留免疫原性。如利什曼原虫的死虫作为皮试抗原已广泛应用于利什曼原虫病的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但是死疫苗对大部分寄生虫病而言,其抗感染能力弱、维持时间短、需多次接种,而且副作用较大,对人和动物的实用意义不佳。 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将不同阶段的虫体经物理或化学处理使其毒力降低,而接种后又能保持一定的活力,可激发较强的免疫应答。此疫苗的特点是:免疫力强、作用时间长。因其可能在人体内恢复毒力,故安全是一个问题,对免疫缺陷的人十分危险。 虫体特异组分疫苗虫体特异组分疫苗虫体特异组分疫苗虫体特异组分疫苗 此疫苗是用免疫化学方法从虫体裂解物或排泄和分泌抗原 (ESA) 中,提取特定组分作为疫苗。由于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都能分泌和排泄大ESA,这些抗原成分直接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激发宿主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某些 ESA 对寄生虫本身的生存也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机体对其产生的免疫反应往往能有效地阻碍寄生虫的寄生。科学家们正试图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从 ESA 中筛选有效的保护成分并在体外大量表达制成基因重组疫苗。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 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希望利用虫体蛋白的一些具有保护性表位的抗原研制有效疫苗,亚单位疫苗应运而生。亚单位疫苗是由人工分离病原有效免疫原性的一个或几个抗原决定簇表位而制成的蛋白质疫苗。国内外学者应用单克隆方法制备高纯度的抗体和抗原,利用PCR技术建立了cDNA文库。目前已经建立起的寄生虫基因文库有:日本血吸虫、肝片吸虫、带状带绦虫、旋毛虫、犬钩虫、弓形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布氏锥虫、恶性疟原虫等。 核酸疫苗核酸疫苗核酸疫苗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是一种将某种保护性抗原的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调控序列的质粒中,制成 DNA 重组质粒,直接给动物注射后,质粒 DNA 在组织内扩散,被宿主细胞摄取,再通过宿主细胞的转承翻译表达保护性抗原蛋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因此核酸疫苗叫做基因疫苗。有学者将其称为继减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后的第三代疫苗。 核酸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备以下优点:①直接DNA 接种,无需重组抗原的表达和纯化,也不需要佐剂;②在宿主细胞合成的抗原可直接结合MHCⅠ和MHCⅡ类分子,激发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包括特异抗体和CTL的产生及CD +4 T细胞的激活;;③免疫具有持续性; ④在宿主的真核细胞中表达,使寄生虫的有关蛋白更接近天然构象;⑤可与其他疫苗联合使用构成多价或多联疫苗;⑥易于工业化生产,成本较低,且在常温下易于储存和运输。尽管核酸疫苗与其他疫苗相比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但也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主要是:①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能否导致突变或激活癌基因;②抗原在体内长期表达是否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是否会导致宿主的免疫耐受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疫苗细胞疫苗细胞疫苗细胞疫苗 细胞疫苗是应用细胞蛋白质,也包括细胞全基因组的免疫原性,从而对寄生虫病进行免疫控制的疫苗。与基因工程疫苗相比,细胞疫苗具有更高的免疫保护率。 至今,兽用寄生虫疫苗已取得阶段性成功,并已较为广泛的使用。而人的寄生虫疫苗因为安全要求性高,疗效要求性高还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2
1 寄生虫常引起宿主的不完全免疫,不能完全排出虫体。
2 寄生虫存在免疫逃避现象
3 寄生虫感染后常存在带虫现象,虫体存在,免疫存在,虫体消失,免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