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从……从……从……都……造句

如题所述

1、这个决定从理论上,从实际上,从经验上,都是正确的。

2、从雪山,从草原,从荒漠,我都领会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3、从延安到重庆,从长沙到广州,从湖南到湖北,都留有红军的脚印。

4、作为一个人,从来就要努力,从来就要奋斗,从来就要进取,这都是我们的职责。

5、从前,小明从来不洗衣服,从来不洗澡,大家都讨厌他!

扩展资料:

造句方法:

扩词法,先组词扩词,然后用短语造句。

词意法,先用词语的意思造句,然后再把词语“代换”进去。

反例法,有些词语造句极容易出错,可以采用“反例法”。

修辞法,此法是规定要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造句。

情境法,造句时,可创造一些情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从,汉语常用字,一级字,现代汉语通常读作cóng。意思是依顺,采取,按照。

1、这个决定从理论上,从实际上,从经验上,都是正确的。

2、从雪山,从草原,从荒漠,我都领会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3、从延安到重庆,从长沙到广州,从湖南到湖北,都留有红军的脚印。

4、作为一个人,从来就要努力,从来就要奋斗,从来就要进取,这都是我们的职责。

5、从前,小明从来不洗衣服,从来不洗澡,大家都讨厌他。

6、他做事从不马虎,从不斤斤计较,从不偷懒,很是难得。

7、从冰川的融化中,从鸟儿的歌唱中,从花儿的芬芳中,意识到春天来了!

8、从清晨的空气中,从眼前的美景中,从村民的朴实中,感受到了小镇的美好。

9、我家的小猫为了展示自己的跳跃能力,从桌子上跳到了地上。从地上跳到了窗台上,从窗台上跳到了屋顶。

10、学习这件事,从生活上,从课堂上,从书本里,都可以获得收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02

1, 从那以后,我每次走过荷塘,仍然要观赏荷花,不过当我不再是凝视一朵一朵的莲花和田田的莲叶构成的奇景时,我觉得,只有荷花开在莲叶中间,只有满塘莲花一齐开放,那才显得出真正的美。

2, 自从那件事以后,在每个柳絮飞舞,鸟语花香,谷穗摇曳,大雪飘飞的日子里,你都会看到一个身影,或来去匆匆或伏案急书,都会听到一种声音,或语重心长,或侃侃而谈。

3, 经过努力,我从一个差生变成中等生,只要我不放弃,相信以后也会变成优等生。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们国家从贫穷变得富裕,从落后变得先进,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强大。

5,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生活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很难想想以后的生活会怎样。

拓展资料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2-06
这个决定从理论上,从实际上,从经验上,都是正确的。

从雪山,从草原,从荒漠,我都领会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从延安到重庆,从长沙到广州,从湖南到湖北,都留有红军的脚印。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0-22
这个决定从理论上,从实际上,从经验上,都是正确的。

从雪山,从草原,从荒漠,我都领会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从延安到重庆,从长沙到广州,从湖南到湖北,都留有红军的脚印。从欧洲到亚洲从南美到北美从非洲到南北极,所有的居民从古至今都离不开这赖以生存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