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里“爱迪生救妈妈”是否存在问题?

如题所述

这一段时间,有关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真实性问题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的争议。

个别课文引发了部分教师和家长的热议,甚至被质疑是“假课文”。对此,人教社的工作人员回应称,人教社已经向教育部写了相关的情况说明,课文绝不是杜撰的,有相应的文章来源。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编写者在编每一篇选文的时候,应该有若干个标准,其中史实和科学的准确应该是重要标准之一。”

在这些被质疑的课文中,最主要的一篇课文是人教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里的《爱迪生救妈妈》。该篇课文说的是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由于来不及上医院,家里灯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使妈妈手术成功。但是很多小学教师认为该篇课文并不严谨,因为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

3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说:”对语文教材的这种批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

“其实,《爱迪生救妈妈》这篇小故事并非‘杜撰’,而是有来路的。”温儒敏介绍,1940年美国拍摄的电影《YoungTomEdison》,里面就有一段爱迪生救妈妈的情节。在选入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之前,1983年版的人教版初中英文课本第5册第9课中,已经选了一篇题为“Edison'sBoyhood”的课文,其中写到了爱迪生救妈妈。而小学语文的这篇课文就是根据这些材料编写的。

 

当然,这样也不能证实爱迪生小时候一定救过妈妈。“小故事属于文学作品,即使有一定的想象和虚构,也是可以容许的。”

几个月前,笔者在给家里的孩子听写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生词时,也看到过一篇有问题的课文,那是苏教版的《金蝉脱壳》课文,文章介绍说,傍晚,小作者在园子里的树上看到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内容描写非常的生动。根据自己的常识,蝉脱壳的时间应该是在天黑之后晚上,有光亮和声音时,它是不会进行脱壳的。也就是说,小作者爬到树上,在有阳光的情况下,不借助其它光源,根本不可能看到脱壳的事情。如果脱壳,也是天黑的事情。当时,怀疑课文有问题,只是觉得,语文课文不过尔尔,真的没有必要较这个时间点的真。

现在,专家和一些学者出来说话了,认为,语文不是历史,教材可以批评但不要炒作。教材不是“美文”的汇编,课文的改动是为教学的需要。教材只是教育的工具 ,教师不能被工具左右。

从报道的观点看,似乎主张课文的真假可以不重要,目的是要完成语文教学综合任务。

笔者认为,对于中小学,进行语文教学,其内容的真实性应该是不容许忽略的。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学生从一些课文中知道一些本来没有发生、牢强附会的故事,学习语文知识,提高作文能力,但是,同样在故事中会受到教育。而如果故事虚假,相信效果就会是大打折扣的。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们不相信,这样的事情真的是一个难解之迷,找不出事情的答案。如果《爱迪生救妈妈》这种事没有发生,就大大方方的承认,改正就行。对于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机构,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误差和错误都不是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找借口,绕圈子去搪塞。这是不敢担当、推卸责任的表现。

欲盖弥彰,贻害无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