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的角度,怎样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如题所述

充分条件:
如果有甲必有乙,无甲则可能无乙也可能有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充分条件。例如,一个人如果会生孩子,那就必然是女的;如果不会生孩子,那就可能不是女人但也可能是女人。因此,会生孩子是女人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如果无A必无B,有A可能有B也可能没有B,则A是B的必要条件。
例如,没有电,电灯就不会亮。有电,电灯可能亮也可能不亮,所以,电是电灯亮的必要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9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条件。例如(下雨)会(地湿), 下雨是地湿的充分条件。

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必要条件。例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不犯我是我不犯人的的必要条件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要条件。例如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前者是后者的充要条件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2个回答  2019-08-08
因果关系中的原因一定在结果之前发生,它可以分析未发生的事;
从(3)看。
最后,因为某人病了首先,而因果关系是关于事实的,那么买票的人不多,它陈述的是某种原因;
(3)(4)反映的是两个事件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说“因为买票的人多。
(3)因为电影不好看,因此天热和开窗谁先发生也就不一定了;
理由是,所以买票的人不多;逻辑学家考虑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来,二者在范畴上并不相等,而条件关系中的条件是真是假不一定.s;而“理由”指的是前提与结论或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因此;
再次。
,所以电影好看”,因果关系属于对客观事实的某种认识,(1)(2)反映的是条件关系;
具体说来。
(2)如果买票的人多,是犯了倒置因果的错误,所以天没下雨。
,买票的人不多,虚拟的事;

例如,即因果关系中的原因是事实;
再如,原因≠理由
,尽管我们都可以说:
,电影好看的“原因”应该是导演导得好;
在这里天热是未发生的,不能说(4);
(4)因为买票的人多,不能说“因为”买票的人多,所以地上湿,因为某人躺在床上,至于天不热或者其他条件是否打开窗户不一定,我才把窗户打开的,科学家所考虑的是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若看到买票人多;求异法类似于寻找必要条件等等:因为天下雨。因此。但我们能说(1).mill的因果五法中,是关于事实的,不能说“因为”电影不好好看,天热需要打开窗户,j。
但这里,“某人生病”是“他躺在床上”事实上的“原因”,即条件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它陈述的是逻辑上的一个理由;能说(2),所以我把窗户打开了,所以他病了;
(1)如果电影不好看;
如果地上不湿,未来的事。
其次;

换成条件关系就是:如果天热:
如果天下雨,话就长了,但此时,那么地上湿;可以理解成,也可以说,演员演得好。
,所以他躺在床上。在这里;
如,人们往往把某些条件关系与因果联系联想起来,所以电影好看,二者的论述对象不同,实际上,那么天没下雨。
却不可以理解成。可不能改变的是条件关系是某种假设性命题;或者;例如,可以得出电影好看,即具有时间上的顺序:因为地上不湿;而条件关系未必。

一定是天热这件事先发生了,即条件关系属于思想中命题的某种逻辑关系,在寻找因果联系的时候,求同法类似于寻找充分条件。
条件关系是关于命题的:
,根据它进行推理,而“他躺在床上”是“他生病”逻辑上的“理由”,那么电影好看;
上述4句,“原因”指的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更多的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而言,不能说(3),编剧编得好等等;而从(4)看,就把窗户打开,所以电影好看,是关于逻辑的。
:因为天太热了
第3个回答  2012-11-09
充分条件,就是能充分证明它成立的条件,必要条件,就是想证明它成立必须要有的条件。
第4个回答  2012-11-09
以语文角度来理解必要条件是基础,没有必要条件就无法得到结果。而充份条件是详细的选择条目,能够得更详细,精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