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房子怎么办

如题所述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在网上查了查资料,其实很多国家,是不须要每个人都买得起房的,解决住房问题有多种,除了提供低租金的政策房外,很多人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  但在我们中国不行,很多人买房,可能有些人,是想为将来买一种保障,通过N年的努力,来为自已的将来,或是下一代的将来积蓄的一定的保障资金。所以,我们中国人,有些很深的买房情结,这和我们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很有关系的,试想,如果我们病了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下一代的教育有坚强的后盾,老了不必担心没人养,等等,我第一个就租房,而不买房了。 中国地大人多,短期内都有实现完美的社会保障是不现实的,江阴目前房价高,针对很多人买不起房,推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相对弱势的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多想买房的年轻人都会望楼兴叹,买不起房子怎么办?贷款按揭呗!但你是否想过,你有勇气做“房奴”吗?月月减衣缩食,只为还银行的几千块钱贷款,长年累月,长年累月…… [对比]高房价之下 美国年轻女房奴的“悲壮还贷史”[调查]超70%人认为楼价太高 心理价位多4000-8000元[揭秘]楼市冰冻期真相:大鳄已摸到消费者心理底线或许我们从居住成本来看这个问题,就会更理性了。居住成本,这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存在着居住成本,只是因为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安家必置业”观念,把“家”当成了人生的必备品,而居住成本这个概念,早已被一个“家”字替代了。许多人为了这个“家”倾其所有,有人甚至为此背上后半生的债务,怎么能说住在自己买来的房子里就没有居住成本呢?那么,每个家庭的居住成本应该是多少呢?按照国际惯例,家庭的居住支出不能超出家庭收入的1/4,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是10万元,居住支出应该控制在2万元到2.5万元之间。可是,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如何用每年的家庭收入换算出家庭的居住成本,还真不容易。其实核算居住成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看与自己家一模一样的自住房的出租收益是多少,再与家庭收入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自家的居住成本是否合理。 核算居住成本,应该从买房开始,首先从购房的面积开始。打个比方,在新加坡城市里,有70%的人住的是政府提供的60至70平方米的“组屋”,另外还有15%的单亲家庭或未婚者住的是50平方米以下的“组屋”,还有15%的有钱人住7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中国香港也是如此,普通公民的住宅大多是特区政府提供的公房,住房面积大都在65平方米左右。而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一个数字,说上海人均住宅面积已达到16.5平方米。上海民政部门还公布过一个数字,说上海户均不到2.9口人。看来,政府出台90/70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也并不是仅仅针对房价的,寻常百姓家能住上90平方米的房子,已经赶超新加坡和香港了。 再从家庭收入和居住支出的角度来说,我们国人还没有达到家家户户住大房的程度。居住成本占家庭收入的1/4,这是发达国家核算出来的标准,我国国民的人均收入刚刚达到“小康”,套用这个标准来比较有那么一点超前,况且,对许多借贷买房的人来说,较之国际标准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一些赚钱有限的小白领,忽视居住成本,忽视实际情况,憋足了劲买房,合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5

可以试着申请经济适用房,或者购买较为偏远郊区的小型二手房产。当然这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但是花销上能够节省很多。

1、降低身段。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从你买得起的片区和户型入手。明确你是要大单房还是1房1厅,又或者是很偏僻的小2房。列好计划,超出预算的一概不看,以免心乱。一般来说,租金回报率最高的就是关内位置佳的大单房,有些楼盘每平米的月租能达到120-130元。不论是投资还是过渡都是较好的选择。

2、做高评高贷,可以节省首付。因为很多刚需的问题不是月供能力的问题,而是首付的问题,那么做高评估可以减少首付。

3、寻找靠谱的中介。尤其是第一次买房的刚需,经验很匮乏,再加上中介行业水平层次不齐,什么样素质的人都有,支付的佣金每一家也不一样,加上中间有赎楼、罚息、按揭服务等等名目众多的环节,到处是陷阱,刚需吃亏上当的例子非常多,动辄损失好几万。所以选一个好中介公司、遇到一个素质好的中介还是很必要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0
现在买不起不等于以后买不起,先租房吧
第3个回答  2013-11-10
租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