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0年,韩国《杀人回忆》原型凶手终被抓,此案有哪些难点导致破案困难?

如题所述

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有人觉得不痛快,因为它没有水落石出,更谈不上快意恩仇。但在最近,原型凶手终于被抓,大快人心。也因为当时的很多技术上的原因,导致凶手难以抓捕在案。


原型现年50岁,目前因1994年对自己妻子的妹妹进行强奸后杀害并且弃尸,被判无期徒刑,现收监在监狱中,作案手法的残酷性和弃尸手法与华城连环杀人案相似,当年也备受关注。但之前一直没有被怀疑,引起网友的热议。



 ‘’华城杀人案”中的凶手一直未能被“抓住”,跟当时韩国的刑侦体系、人员的素质以及刑侦技术装备有着很大的关系。
受害者均是在雨天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子,身体多处受到伤害,死因多是脖子被紧紧缠绕窒息而死,犯案手法相当残忍。
《杀人回忆》所处的年代,是韩国由军政府向民主政府过渡的20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正是技术薄弱、体制混乱、人心迷茫、社会失序的年代。影片中有个细节颇能透露这一点。当凶手杀人前常点的音乐在广播中播放时,天也下起了雨,警官们知道凶手又要杀人了。但他们却没有足够的人手去阻止,因为警力大都上街去维护治安了。


可惜的是,韩国的公诉期限按照最后一个案件的发生日期来计算,这类案件的公诉期是15年。但是最后一个杀人案是 1991 年 4 月 3 日发生的,到现在已经 28 年,过了公诉期,凶手似乎不会进监狱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最困难的就是当时科技的不发达,导致警方不能够找到充分的证据逮捕他。
第2个回答  2019-09-19
1、案件是大雨天气,脚印之类的都被冲刷了,2、当时技术落后,没有摄像头无法查看来往的人
第3个回答  2019-09-20
凶手一直未能被“抓住”,主要是跟当时韩国的刑侦体系、人员的素质以及刑侦技术装备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4个回答  2019-09-19
因为有好多人的行为设计的的人太多证据不全面,让公案难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