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言文,语文考试,文学知识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手于左史、龙门[注]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chăn),故笔法超绝。王阮亭闻其名,特访之,避不见,三访皆然。先生尝曰:“此人虽风雅,终有贵家气,田夫不惯作缘也。”其高致如此。(既而渔洋欲以三千金售其稿代刋之执不可又托人数请先生鉴其诚令急足持稿往阮亭一夜读竟略加数评使者仍持归时人服先生之高品为落落难合云)
[注]:左史指左丘明,《左传》作者。龙门指司马迁,因他是龙门人。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手于左史、龙门[注]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chăn),故笔法超绝。王阮亭闻其名,特访之,避不见,三访皆然。先生尝曰:“此人虽风雅,终有贵家气,田夫不惯作缘也。”其高致如此。(既而渔洋欲以三千金售其稿代刋之执不可又托人数请先生鉴其诚令急足持稿往阮亭一夜读竟略加数评使者仍持归时人服先生之高品为落落难合云)
  释文:
  蒲松龄(字留仙)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简,有寓意的地方并没有留下痕迹(指不点明寓指的事物),大多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手法,不仅仅只是可以与左丘明、司马迁抗衡的。相传,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景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私塾先生,家中贫穷,自食其力,从不向别人求助。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大磁罂,里面泡着浓茶,而且还预备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地上垫着芦席,(先生)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在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集奇说异闻,让对方知道什么就谈什么;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对方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到家里就加工润色。就这样经过二十多个严寒酷暑,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王阮亭闻名特意前来拜访,却避而不见,三次来访都是如此。先生曾经说,“这个人虽然有文采,终究还是有富贵人的味道,农村人不好与他结缘。”可见他崇高的人品和情趣是什么样的。(接着,渔洋想买断他的书稿代他印成书籍,他坚决不同意。又托几个人几次请蒲松龄先生,感激他的诚恳,于是让使者赶快步行去给他送稿件。阮亭一晚上就把稿件读完又略微加以批注,使者仍将批注完的稿件带回。当时的人们都佩服先生的高雅品格,认为他特别突出,与世俗难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