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题阅读题,高手快来!很简单,小学都能做出来,具体看下面。30分钟,我在线等着,文章连题目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称为雾。
②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中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③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④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⑤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

1.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

2.文章第③段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

3.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4.文章第⑤段所举的扇子消雾的例子属于人工消雾的那种方法?



1、不能,因为“容易”一词更加说明了雾的危害性大,更加强调它。
2、1:影响交通。2:影响农业生产。3:对人的身体危害较大。
3、(划线部分是什么啊?)我想应该应用了列数字,使所举例子一目了然,更加清晰。还有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4、是人工扰动混合法。
请采纳!可以加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7
1.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

不能,容易在里面可以显示出概率的意思。去掉就感觉是一定会发生的后果。
2.文章第③段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

A飞机汽车、船舶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B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

C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3.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我看不到你划的线,不会的话请改变字体颜色。
4.文章第⑤段所举的扇子消雾的例子属于人工消雾的那种方法?
人工扰动混合法

请参考,我的劳动请给与认可。
第2个回答  2012-10-27
1.“容易”不能去掉,因为容易在这里表示一种比较大的可能性,去掉后变成一种事实,并且语句不连贯。
2、分别从对交通的危害,对农业生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三方面说的。
3、哪个句子是划线部分???
4、人工扰动混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