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七大方言区

如题所述

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混淆了几个不同的概念,所以说不清楚。也就是什么是方言?什么是官话?我们按照什么特点区分方言?
所谓方言,顾名思义是指地方话。大家知道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人们讲话的发音就不完全一样,于是出现了很多方言,在现代汉语里,是有八大方言区,这就是:北方方言;粤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北方方言是指哪里呢?如果我们在一张中国地图上,从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这条线以北都可叫北方方言,这是大致而言,不是说山东,中原不是。为什么这样划呢?因为看一个人讲什么话,不是看这个人在哪,比如一个讲北京话的人在广州工作,我们就不能说他在说广东话。所以划分方言的标准是根据语言的自身的特点,最主要的有两点:语音和词汇。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方言之间就是在这两点上差异很大。语音的差异我们不难理解,如果我们打开电视机,拨到广东,福建等地方台,我一句也听不懂。因为每个方言都有自身一套语音规律,比如我们讲普通话的人,是有4个声调,阴,阳,上,去,已经没有入声调了,可是在广东话里,还保留着入声。所以不同方言圈内的人,可以自由交流,圈外人是无法沟通的,
另外一点就是词汇的差异。人们之间无法交流,除了语音不同外,就是用词不一样,说了个方言词,别人听了不知啥意思。侯宝林在相声“戏曲与方言”中,就抓住这点,爆了很多笑料,上海人管洗头叫打头,几乎把他吓跑。其他像四川话的“趴耳朵”,东北话的“埋汰”,“嘎达”,“突噜反仗”等。就是“搞”这个词,本来是方言词,现在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了,大家都在说“他是搞文艺的”,“这事搞砸了”。
方言的区别主要在这两点上,至于语法也有差异,但是是很小的。比如,“公鸡”,“母鸡”,有的方言叫“鸡公”,“鸡母”,把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后面。
北方方言是一个大范畴的划分,其中各地语言仍然存在着各种差异,像四川话,东北话还是有不少差异的,但总起来讲,人们能够沟通,我们就不划分得再细了。
那么什么是“官话”呢?官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概念范畴,是指汉语标准音。它的确立和名称的由来,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为大家发音不同,无法交流,于是人们就必须找到一种话,大家说出来,都能听懂,这就出现了民族共同语。这种共同语是以哪个地方话的语音作为标准音,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它的名称也不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管汉语共同语叫“雅言”。这种“雅言”是以当时洛阳话的语音作为标准音。当年孔老夫子上课的时候,讲的就是“雅言”,也就是他说的是当年的普通话,他没讲他那一口流利的山东话。《论语》上有这样一句话:“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魏晋南北朝以后,在南方出现了南方雅言,这种“雅言”是以当时建康话为标准音。建康是今天的南京,当时的建康话并不是今天的南京话,当时建康话和苏州话属于吴语,所以当时的雅言是以吴语为标准语音的。
后来隋、唐、宋、时期,这种南方雅言还在通行。到了元朝的时候,首都建在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这个时候,在南方雅言继续在官场流行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都话。
明朝是先建都南京,后迁都北京,当时还是以南方官话为主,不过也出现了北方官话,就是当时的北京话。“官话”这个词是明朝人张位在他的一本叫《问奇集》的书里提出来的,意思是当官的人说的话,英文翻译为 Mandarin,人们戏称“满大人”。
到了清朝末年,官话这个名字又改成了“国语” 。为什么要改呢?大家知道,1898年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设立了京师大学堂。1902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叫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当时正推行标准语活动,这种标准语是以东京语音为标准音,日本人把这种标准语叫“国语”。吴汝纶回来后,向当时主管大学堂事物的大臣张百熙作了汇报,建议在中国也要推行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国语”。1909年当时清政府资政院开会时,有一个叫江谦的议员,他提出把“官话”改为“国语”,清政府同意了,从此以后,“国语”这个词便开始使用了。
后来为什么又改为普通话了呢?“普通话”这个词,吴汝纶、秋瑾都说过。1906年切韵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把汉语分为,“国文”、“普通话”和“俗语”。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也曾发表过文章,提到了“普通话”这个词,可是长期以来,“普通话”的概念是很不明确的,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直到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才把汉民族共同语正式定名为“普通话”。1956年2月6日,中国国务院发出指示,把普通话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三句话,非常清楚地把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标准,规定得十分明确。从而使普通话成了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另外,当时把这种共同语叫作“普通话”不叫“国语”,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如果把这种汉民族的共同语叫作“国语”的话,怕被人误解为,是把汉语凌驾于其它语言之上,所以就不叫“国语”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中国分为七大方言曲: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各个方言又分为不同的次方言。
  1.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百
  分之七十以上。
  2.吴方言
  分布在上海,江苏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含镇江),南通小部份和浙江大部份。以苏州话为代表。
  3.闽方言
  现代闽方言主要分布区域跨越四省.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海南岛和雷州半岛部分
  地区;浙江南部温州一部分地区,台湾省的大多数汉人居住区。
  4.粤方言
  即粤语,是唯一一种发源于广东地区的汉语方言,也是在广东省占有主流地位的方言,故又称广东话,通行于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为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可说是保存着我国最早的“普通话”。
  5. 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
  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
  6. 赣方言
  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通行于江西省大部份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份县市。使用人口在5148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 class="font14g"> 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内部可分为7个片:昌靖片,宜浏片,吉茶片,抚广片,鹰弋片,赣南片,闽西片。
  7.湘方言,也称湘语,习惯称湖南话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通行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北部几县。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约4600万, 湘方言的北部的主要代表语言有长沙话,南部的代表有祁阳话。
第2个回答  2012-10-29
一楼 满口胡说。。七大方言啊。。。 呢吗 官话是什么?赣语是什么?吴侬软语又是什么?
既然是大 也就是说 讲的人比较多呗。
中国人口大省 河南省 9717 (万)
  2 山东省 9284
  3 广东省 8889
  4 四川省 8650
5安徽省 6228
很明显。第一:河南话(中原腔,包括 山东,安徽,徐州,湖北都差不多的。也就是说讲河南话的人有三亿左右。大家都可以不用国语沟通,用自己的本省方言都可。)
第二:广东话(讲的人也蛮多的,像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大部分人都讲广东话的。据我认识。)
第三:东北话(大家都知道啦,东北三省,辽宁 黑龙江 吉林,那么多人讲呢。)
第四:福建话(也就是闽南语,都知道 ,福建 台湾都讲闽南语,讲的人也很多)
第五:四川话(四川的人口可以和河南PK了。加上重庆后,四川话也蛮流行的 感觉很搞笑,呵呵。讲四川话的人 也差不多一亿啦吧。)
第六:暂无
第七:暂无
像刚才一楼Wuxuqy说的 湘语啊 客家话…… 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是一个省在讲好不,再说了 湖南话不同意,一个省好几种湖南话更谈不上大方言了,客家话是什么?大家都明白的 不多说了。后面的那两个我压根就没讲过。更不是什么大方言了。
我排的这5个应该是很具有代表的方言了。对,应该是大方言。排名不分先后!谢谢围观!打字真累。给分吧。
有不同意见的朋友还可继续!! 素素给分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0-29
被推荐的同志,一楼所说的是对的!完全正确!

七大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又叫官话,分四大次方言:江淮方言(淮语),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华北方言。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20
1.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区
2.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
3.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
4.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
5.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
6.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方言
7.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